发布时间:2010-09-29 00:27 | 来源:国际在线 2006-07-17 14:14:56 | 查看:2846次
张仁杰(中国好人网配图)
核心提示:有工资、专门从事流浪人救助的人叫做救助站工作人员;没工资而专门从事流浪人救助的人名叫张仁杰。可以说,现在北京市的乞讨者和拾荒者随时有可能被他救助,他的原始积累是从捡垃圾做起的。从2005年7月份开始,张仁杰正式把救助此类人群作为事业或者说是工作来做。
张仁杰的经历,几乎不需要论证动机是什么。其实张的动机只有一句话:在乞丐的面前,他才能最大限度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在扮演上帝,这个下意识也是驱动力,虽然张仁杰自己未必能意识到。
用照相机和网络救助乞丐
一切似乎都是从2005年3月开始,这是怀揣着4万块钱的张仁杰从河南郑州一家武术学校来到北京的时间。4万块钱中有的是哥哥给的,有的是自己攒的,有的是自己写稿挣的稿酬,这个时候他19岁。
张仁杰是安徽六安人,家贫失学,13岁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外出流浪,自谋职业了——捡垃圾。
后来他被人收养,并送到了一家武术学校。毕业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很快就找了一份在健身中心做教练的工作,月薪2000多块。对于19岁的小青年来说,应该算是步入春风得意序列了。
许多事实说明,不忘本的基因存在于习惯之中。上班后的张仁杰买了一架300万像素的数码照相机,这使他的摄影饥渴得以满足,在工余经常搞一些街拍,而街拍的对象还是衣食无着的乞讨者和拾荒者,而这些人在那个城市中是随处可见的。与别人不同的是,张仁杰总是能给一点帮助:或者是几块钱,或者是一件旧衣服。时间长了,主动找他求助的人多了,张仁杰感到力不从心了,他要使更多的人来关心帮助他们。事实上,张仁杰在帮助乞丐的时候太投入,以至于经常请假。他回忆说:“组长就跟我说,你老这样不上班,我们就不要你了!”
2005年7月,没等人家不要他,张仁杰自己辞职了,并且把自己的博客改成网站,命名为“感恩中国”,把自己拍照的乞丐生活纪实图片配加说明,发在网页上。“网络是媒体,可以把许多信息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们关心帮助乞丐们的生活。”从此,他开始了“媒体人”生涯。
网络把天涯海角的人连在一起
一家电视台给张仁杰贴的标签是“掏钱记者”,原因是他在拍照之外,最后总会给被采访的乞丐和流浪者一点钱物。为了省钱,张仁杰买了一辆破自行车,不管多远的路程,只要是在北京市内,他都会骑自行车过去,他还做了一个印有“感恩中国”的不干胶贴粘在背包上,自行车、照相机、背包成了他的“三大件”。
王雪萍是他的网站的第一个头条。王雪萍先天残疾,被父母遗弃,被3个好心老人收留了十几年。去年,70岁的大伯带着她徒步走了5个月从安徽来到北京求治。听到治病医疗费要十几万元,绝望之余大伯带着小雪萍开始乞讨筹集治疗费。 “两手像海豚的鳍一样翻在背后,两腿畸形无法站立,坐在一个安装了4个滑轮的木板上。”张仁杰这样描述在西苑菜市场发现这个乞丐女孩时的情景。他有了为这个女孩做些什么的强烈愿望。这使他第一次想到了网络,他把王雪萍的图片放上去,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许她就可以获得帮助。果然,通过“感恩中国”网站和其他热心人的介绍,“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为她提供了6万元的手术费用,网友们又四面八方地给王雪萍寄来捐赠款。去年11月,王雪萍脚部矫正手术已经在东直门医院完成,今年4月25日,她第一次能站立走路了。
GooglePageRank(网页级别)是Google搜索引擎用于评测一个网页“重要性”的一种方法,其评级从1到10。由于搜索结果没有人工干预或操纵,使Google成为一个广受用户信赖、不受付费排名影响且公正客观的信息来源。可以清楚地看到,百度(www.baidu.com)的pr值是7,而张仁杰的“感恩中国”的pr值是3 。
由于这个网站的广泛受关注,给张仁杰帮助乞丐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原本在他想象中不可能的事情居然都会变为事实。网络把天涯海角的人都连在一起,像一把变幻的魔术扑克牌,奇迹随时都可能发生。
记不清自己救助了多少人
最让张仁杰有成就感的就是帮助齐齐哈尔的于雅珍老人回家。
去年12月5日的夜里,北京的气温下降到零下9摄氏度。张仁杰在西苑早市马路边上看到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她双脚只缠着几层塑料袋,冻伤的脚面已经开始流脓。张仁杰带老人去附近的小饭馆。“可怜的奶奶不顾水烫就拼命地喝!或许这样的热水可以缓解她冰冷的身体!此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饭馆抓紧时间把面条做好!”在网站上张仁杰用三个感叹号记录当时的情景。
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张仁杰把这个叫于雅珍的老人安置到了海淀区救助站。于雅珍神志不清,但每次张仁杰去看她,她都会说:“外甥来看我了!”一见面就要他带自己“坐大票车回家”。
在网上公布之后,各种消息纷至沓来,终于联系上了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户政支队人口信息管理科的白警官。
2006年5月23日,于雅珍终于回到了齐齐哈尔,见到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关宏雷。这个36岁的汉子一下子跪倒在妈妈面前失声痛哭:妈妈走丢已经4年了,没想到今生还能见到。
“外甥别走!外甥别走!”当张仁杰要走的时候,老人发疯似的挽留,两个小伙子几乎都拦不住。张仁杰是流着泪走的,但心里无比高兴。
就救助来说,张仁杰已经数不清自己救助了多少人,他记得安徽电视台做了个模糊统计数据: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张仁杰共救助各类病残流浪乞讨150多人,其中20多人送往救助站,10多个老人帮助回家,8个高度残疾的孩子完成了手术。“网站上公布的是我目前没办法而求助社会的,自己想办法帮助的不会往上面放。”
与70多人有着长期的联系
湖南卫视在《口述时事》的节目中这样总结:张仁杰资助的对象全部是陷入困境的人。他至少与70多人有着长期的联系。老潘,就是这70多人中的一个。
老潘约60岁,是个有文化、腿残疾的乞讨者,活动在五道口城铁一带。张仁杰和老潘这帮乞讨的“老大爷们”一起生活了(他经常和乞丐们吃住在一起)半年时间,并且在2005年春节前根据谈话提供的地址,远赴河南验证,知道老潘家里有一个上高三的女儿。那次回来,张仁杰知道了为什么自己送老潘衣服但从没见他穿:原来是寄给女儿了,让女儿在学校穿得能体面一点。在老潘给女儿的电话中,他说自己在北京做保洁员,工资很高,让女儿放心上学。老潘是用乞讨的钱在供女儿上学。
“我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才在网上公布的。”张仁杰所说的“公布”不仅仅是指发在网页上求助社会的,也指他重点救助的每一个人。为了确保真实,他根据被救助人提供的住址,多次自掏腰包去河南、山东等地。
王燕王芮姐妹双双残疾,妈妈把她们从陕西老家一路抱到北京来治病。别人走一遍的路这个妈妈要走两遍,因为女儿要一个一个地抱着走,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找地方打工,挣下饭钱房钱学费和路费还要把医药费一并计算在内。王燕只记得自己每到一处就换一个学校上课,至于换过多少个学校,她也说不出来。每到一处,离开的时候,妈妈都要问当地的人,往北京的方向怎么走。就这样走走停停,徒步到北京花了6年时间。
通过张仁杰的帮助,一家学校接受了王芮并免去了学杂费,一家医院已经为王燕做了全面检查。姐妹俩把张仁杰叫“ 大哥哥”,十分信任他,她们记得大哥哥答应会支持她们上学。
“我把王燕看成是我的亲生妹妹。”张仁杰没有亲生妹妹。自己的妹妹是爸爸从外面捡来的遗弃儿,得了白血病。3 岁时开始呕吐,爸妈卖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农村最宝贵的耕牛,但最终也没有保住妹妹的命。妈妈抱着死在医院里的妹妹走了50多公里,谁要抱都不给。一直没有哭,到家里妈妈泪流满面。张仁杰清晰地记得:“妹妹走的时候9岁。”
从不让受救助的人来“办公大楼”
2005年的春节,张仁杰分两部分过的,上半部分,他把没回家的几个乞讨的“老奶奶”聚到一起,自己拉着灶具餐具,煮出热腾腾的饺子,和她们一起吃;下半部分,回来陪救助治疗的小文小武一家4口人再吃一次……
从12岁离家,他6年没回家了。
“看到拾荒的老太太,我心里很不好受,她们都是奶奶辈的,过年让她们吃上一顿饺子。我爸妈还年轻,我孝敬他们的时间还长着呢!”这是张仁杰在江苏卫视的第一个解释版本。
“我没有面子回家。一文不名,到手的钱都捐给了别人,给爸妈许的诺言没有兑现。车票也用钱呢!再有我总不能空手回去,我拿什么给爸妈表示呢?”其实,这个在湖南卫视的解释版本才是张仁杰藏在心里的。
他跟爸妈在电话里说的是:“我住的三室一厅,宽敞着呢!”他在宽慰爸妈。
王雪萍住院手术使张仁杰几乎花光了手里的积蓄。
接着是闻讯而来求助的外地一家4口人,当张仁杰掏钱买票送他们上车的时候,4人齐刷刷地跪在站台上,当时他没落泪,挥挥手。“车开了,我哭了。给他们买票花了2000块钱,我兜里就剩46块钱了。”
张仁杰的“感恩中国办公大楼”是个二层砖混楼。它的全部意义只是他的“办公室”在这个楼中,说是办公室,其实也是休息室,除了楼道“停车场”放着的那辆“除了铃儿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自行车外,办公室拥有的空间是:长1.8米宽1米70厘米高以上用木板隔开,一个人还能转身,两个人同时进入就要把门敞开。电脑桌20元,电脑300元,都是从 “垃圾市场”上买回来的。
“我看张仁杰哥哥好像总是很疲惫的样子。”王燕的感觉一点都不错,张仁杰白天到处跑,晚上还要巡夜,“看看桥下路边有没有老人,尤其是冬天,会冻死人的”。他救助好多流浪乞讨的老人就是在夜间发现的。一般凌晨三四点回来更新网站内容,然后才是睡觉。
他从不让受自己救助的人来“办公大楼”,因为他要保持自己基本的体面。“我帮助人的同时,我不要别人同情我。我确实是在欺骗,我在隐瞒我的真实生活状态。如果他们知道我张仁杰连衣服穿都没有,连吃饭都困难,他们愿意接受我的捐助吗?”事实是:1.他的裤子是他从人们捐赠乞丐的物品中“贪污”的;2.他经常备用的叫不出名字的方便面,优点是8毛钱一袋,并且包装袋中有两个面饼。
乞丐朋友们问他名字,张仁杰一般都不告诉,所以大多数就称他“来了”。“看得出来我在他们生活中很重要,我的出现他们也很高兴。”江苏卫视《服务先锋》栏目主持人赵丹军给张仁杰做了两集的对话,最终也没搞清他这么做的动机,张仁杰说:“当一个残疾的孩子找到我,我能帮助他站起来,这就是我最大的回报,这就够了,不需要说谢谢。”(本报记者 郑建峰)
(责任编辑:曾永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