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1 11:48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4月01日 第04版 | 查看:646次
研究显示传染性病原体可引发癌症,专家表示 ——
本报记者 雍 黎 通讯员 熊志翔
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13%都是因各种传染性疾病导致?近日,《柳叶刀·环球健康》(Lancet Global Health)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团队的一篇统计报告显示,排行前五的致癌因子分别为: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HP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
传染性病原体会引发癌,那癌症会直接传染吗?
“癌症本身不会传染。”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说,从发生的机制来看,癌症是不会传染的,不过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和细菌会传染。特别要注意的是,家庭成员间因为长期生活,可能会被同一致癌因素或诱因影响导致“家庭癌”的发生。
不会通过日常生活传染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组织细胞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生长、增殖等是有序的,不会发生混乱。但当人体长期接触致癌因素,如化学致癌物、放射线、某些细菌和病毒后,会引起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这些失控了的细胞也就是癌细胞,癌细胞在体内“疯长”,形成肿块(或肿瘤)。专家介绍,癌症的发生是在外部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等多种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结果。
“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慢性病。”王东林说,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
理论上,癌症如果发生传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患者的癌细胞能够进入健康人的体内以及癌细胞能够在健康人体内存活和生长。首先,癌细胞体积很大,很难通过日常传播途径比如呼吸、饮食和接触等途径进入正常健康人体内;其次,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和消灭外来的侵入者,即使癌细胞通过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健康人体内,也会被免疫系统清除掉。
王东林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例癌症传染的临床报道。而实践中,肿瘤医院里长期与癌症患者接触的医生和护士,癌症发病率并不比一般人高。因此,可以确定癌症不会通过亲吻、接触、性、共用餐具等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行传染。
血亲人群的遗传易感风险更高
癌症不会传染,但可能会遗传。
“肿瘤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往往存在家族聚集的现象。简单的理解,就是肿瘤的发生发展或多或少与遗传学因素有关。”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检验科副主任易琳表示,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遗传学角度,可以把肿瘤划分为遗传性肿瘤、有肿瘤遗传易感倾向的肿瘤以及散发性肿瘤。
此前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进行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手术。其原因是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她从母亲那里遗传了突变的癌症易感基因BRCA1,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87%。易琳说,虽然当时舆论一片哗然,但此事引起了人们对癌症遗传易感性的进一步关注。
易琳说,目前常见的、研究比较清楚的实体肿瘤主要有遗传性乳腺癌、遗传性卵巢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这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往往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如果导致肿瘤发生的致病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层面,那么家族中获得该突变的后代发生肿瘤的风险会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易琳说,比较熟悉的是,在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中,BRCA1/BRCA2基因突变致病的概率较大,约有40%—50%的遗传性乳腺癌是由BRCA1/BRCA2基因突变引起的,有文献报道携带有BRCA1基因突变者,一生中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5%—45%,携带有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0%—20%。
需要明确的是,在进行遗传学分析时所指的“亲戚”,是互相之间有血缘关系的“血亲”。
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和细菌会传染
“癌症没有传染性,但不代表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和细菌不会传染。”王东林说,有些癌症的发生与一些微生物感染有关,比如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虽然肝癌不会传染,但乙肝是传染病,要注意防范和治疗。胃癌的发生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会通过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经消化道传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也要及时治疗。
夫妻、子女间存在“家庭癌”吗?会得同一种癌症吗?王东林表示,这个还真有可能。不过,它并不是传染的结果,而是共同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环境造成的结果。
一家人长期居住在一起,暴露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之下,生活、饮食和居住环境基本相同,日积月累,大家可能会被同一致癌因素或诱因影响。
比如,家庭中有人喜欢吃熏腊制品、腌菜等食物,往往会形成家庭共同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这些食物长期食用会导致某些消化道癌症的发生。又如,饭桌上的某种食物霉变,但全家都在食用,殊不知霉变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会使肝癌、胃癌的风险增加。
家庭成员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封闭环境中,如果室内空气存在某些致癌物,比如厨房油烟污染,或家庭成员中有人吸烟,加上通风不良,大家呼吸着相同的空气,空气中的致癌物就会成为家庭成员共同的致癌因素。
此外,研究认为,人的情绪对免疫功能有影响。家庭的生活氛围往往传染和影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一个和谐、充满幽默感和欢声笑语的家庭,会使人心情愉悦,而精神状态压抑,则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多位专家表示,“家庭癌”是有科学依据的,因此在家庭中,一定要维护好大家共同的居住环境,养成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共同防癌抗癌。
相关链接
癌症是种慢性病,“三早”提高生存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王东林表示,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也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吸烟、喝酒、肥胖、压力、缺乏运动等都是癌症的高危因素。所以,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最大程度预防癌症,提高癌症生存率。
在此,专家建议,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五点。
1. 戒烟限酒。抽烟者比不抽烟者患癌风险高7至11倍。长期大量过频的饮酒也会大大增加肝脏、食道、胃等多脏器的损害,必然增加肝癌、食道癌、胃癌的发病率。
2. 饮食卫生。长期吃过热、过冷、过咸、过辣、过酸的食品可以直接造成消化器官的损伤;长期煎炸烧烤等富含致癌物质的食品可诱发癌变;长期吃过期变质、吃霉变的食品容易患癌症。
3. 劳逸结合。长期精神压力大或失眠,必然导致体虚,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各种身心疾病接踵而来,最终导致恶性肿瘤发生。
4. 提高抵抗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锻炼。
5. 空气污染防护。空气污染物中,存在致癌物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及个人防护都十分重要。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