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8 00:33 | 来源:工人日报 2010年01月17日 第01版 | 查看:1860次
以兰州市总工会离休干部周效惠名字设立的“周效惠爱心助学基金”,半年多来帮助85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30年前,周效惠从兰州市总工会离休,虽然是离休,但作为一般干部,她和丈夫王成钦的收入并不高。30年了,夫妻二人一直在干一件事,默默地资助着全省各地贫困大学生,为他们捐书,捐物,捐钱。
2009年4月,已91岁的王成钦和89岁的周效惠夫妇,拿出10万元钱积蓄,委托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了“周效惠助学基金”,圆了85个孩子的大学梦。
曾亲历求学之难
周效惠年幼时家境贫寒,上学成了她儿时最大的梦想,所以她更能体会那种因为贫困而被拒之门外的痛楚。
“旧社会有钱人家孩子才能上学,看着那些上私塾的‘少爷’‘小姐’们,我打心眼里羡慕,可上学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有一次我忍不住去私塾外偷听,被私塾先生发现,差点挨一顿打。”老人回忆那段“求学史”不免感叹。
但渴望知识的愿望并没有因此消减,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去学习。
首次接触到文化知识,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举办的扫盲班上,那时大家学习劲头很足。白天在地里劳动,晚上挤在破烂的庙宇里学习认字。
“晚上就点个小煤油灯,大家都学到十一二点才回家,学得可起劲了。后来那个地方建成了小学,直到今天周边老百姓有时还称其为‘识字庙’呢。”周老回忆说。
但没能上大学始终是周老心中的遗憾,她说:如果以前有条件上文科,她想当作家,上工科想当专家。离休后,周老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还根据自己兴趣报了很多知识讲座,也算是圆了她老人家几十年来的大学梦。
现在的周老,看报、写稿成了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觉得很欣慰,没想到老了还有继续学习、接触新知识的机会。
离休后的心愿
离休后,年幼时的求学之苦在周老心中挥之不去,她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孩子像自己当年一样,眼睁睁徘徊在校门之外。
1983年,老伴王成钦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离休后,两人一拍即合。“文革”时,王老从机关抽调到通渭县、庄浪县,曾亲眼目睹孩子们读书的艰难。很多中小学搭块木板就是一张课桌,学生坐的凳子高高低低。最难的是没纸没笔,孩子们只好拿木棍、炭芯在地上写作业。图书奇缺,“除了课本,基本上没有可看的东西”。
两位老人说:“我们的想法很简单,离休了,国家给我们的待遇很好,我们的生活、吃穿也很简单,不需要花什么钱。儿女们都独立了,生活和经济上都不需要我们帮忙。我就想要投资教育,这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好处。”
从此,他们每月都会拿出大部分工资,买书本、文具等东西寄给天水、武威等地的贫困孩子。王成钦说:“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给孩子们买东西和寄东西。”
自甘肃省1991年成立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来,两位老人成了这里的常客。从最初几十元到后来几百元,18年来他们默默坚持着,并为此快乐着。每年,王成钦都要骑自行车到团甘肃省委大楼向希望工程捐款,直到2008年实在骑不动车了为止。
2009年3月10日到10月12日,两位老人分四次将全部积蓄总共10万元捐献给希望工程甘肃省青少年基金会,并设立“周效惠爱心助学基金”,专门用于帮助那些贫困的女孩子上大学。
孩子们的感谢信
“我作为一名受助者,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生活上、精神上给予的帮助,你们给我的援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种信念,给了我生活的勇气。”这是来自永靖县刘家峡镇贫困大学生尹芳霞收到“周效惠爱心助学基金”后,托家人带来的一封感谢信。
类似的感谢信两位老人收到厚厚一大摞,这不过是其中一封。
虽然他们从未与孩子们见面,但他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别人。
一张皱皱巴巴的捐款单,详细记录了王成钦老人多年来向社会捐款的数目和希望工程受资助学生名单。
最早一笔捐款在1985年,金额为500元。之后20多年,老人几乎每年都拿出一个月退休金,用以购买青少年读物,寄给甘肃贫困地区小学和自己家乡山东蓬莱的农村中小学,还有他曾经工作过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的学生。截至2008年,这个数字已累计达25395元。
记者从甘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了解到,目前,“周效惠爱心助学基金”已援助了甘肃省定西、天水、平凉、武威、张掖等10个市、州85名贫困学生,每人获1000元资助。
夫妇二人家中陈设极简单:上世纪50年代的床、60年代的箱子、70年代的五斗橱……环顾四周,简洁朴素的家具,默默陪伴着这对善良的老人。
感 言
助人为乐的境界
文/王瑜
两位九旬老夫妇,三十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直至捐出10万元毕生积蓄。
自家用的却是上世纪50年代的床、60年代的箱子、70年代的五斗橱。人对自身的节制竟能达这种程度。
谁又能想到,他们清贫简朴人生的背后是85个孩子大学梦圆。普通家庭供养一两个孩子上学都很艰难,何况两位仅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
显然,简单物质生活的另一面是精神的富足。
窃以为,人有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两位老人对物质生活很知足,又在助人中享受到快乐,能持续几十年,说明始终乐在其中。三乐境界均已达到,难怪幸福。
这其中助人为乐或是高幸福指数的核心,也可能是他们长寿的要诀。 本报记者 康劲 实习生 戴春阳 付垚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