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激发青年学子爱国报国热情(组图)

发布时间:2019-12-15 12:44 | 来源:湖北日报 2019-12-11 12版 | 查看:3100次

爱我国防 筑我长城

阮庭萱

王桥

理一洲

卢美玲

杨智超

吉新晨

侯熙尧

冯祺洋

朱扬帆

李荷堰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12月9日,2019年全国大学生“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复赛在石家庄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吉新晨获优胜奖,省国防教育办获优秀组织奖。

  此前的11月11日晚,由湖北省国防教育办主办,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协会和武汉理工大学承办的2019年湖北省“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举行了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比赛决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4名。

  其中,来自武汉大学的阮庭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王桥和武汉理工大学侯熙尧和吉新晨获一等奖;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理一洲、武汉工程大学的杨智超、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朱扬帆、武汉纺织大学的冯祺洋、武汉软件工程学院的李荷堰和武汉晴川学院的卢美玲获得二等奖。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经说,通过举办“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兴起关心国防、爱我国防的热潮,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有着怎样的国防故事和报国情怀?我们来听听其中10名参赛选手的心声。

  选择军旅 青春无悔

  武汉大学 阮庭萱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是什么?”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用行动告诉我们——选择军旅,青春无悔。

  他曾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却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毅然踏上从军之路。一天出操比战友慢了几秒,排长不留情面地训斥,他顿时羞得面红耳赤。

  2017年,他听说有下派赴边疆的任务,便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去跟排长辞行,排长却冷冷地说:“先活着回来再说。”到了边疆,他才体验到难以想象的艰苦:50多人住在设备老旧的板房里。雨雪天气,漏雨渗水;沙尘暴袭来,嘴里鼻腔里全是沙粒。他默默地坚持,因为要证明给大家看——大学生兵可不是娇生惯养的。

  任务结束那天,排长把证书和奖章递给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从来不哭的他,那一刻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

  他是我的学长吴秋实,武汉大学2018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

  我曾问过他,对自己的选择你有没有后悔过?他说,排长给他看过一份名单,都是执行任务时牺牲的战友。排长说,既然选择了军营,那就无怨无悔。

  不忘初心 携笔从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王桥

  2015年9月,读完大一的我从学校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2017年9月,我服役完毕,结束两年的军旅生涯,重回地大校园,又开启了自己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生活。

  很多人都问我,一名“211”大学的本科生,为什么要投身军营去“遭罪”?我的回答是:“充电”。在我看来部队是一所“整容院”,在部队,每一个人都变得军姿笔挺、目光坚毅、步伐铿锵,行如风、坐如钟,这就是军人气质。

  我们新兵训练是在黑龙江,零下30摄氏度的寒夜,紧急集合让我们牙齿打颤、浑身发抖;北风呼啸的雪天,耐寒训练冻得我们的赤裸上身发红发紫;滴水成冰的雪洞里,狙击瞄准训练冻僵了我们的双手。哭过、骂过,但我们一个班兄弟九个互相鼓励,不抛弃不放弃,没有后退半步。三个月唯一见过的零食就是两桶泡面,我们加满了水,分汤喝,这是我们这辈子最难忘的美味。

  一日着戎装,终生士兵血。若有战,召必回。如今身处繁华盛世,国泰民安,暂时不需要我们去冲锋陷阵,但需要我们发挥军人的品格去服务社会,创造价值。重回校园,响应国防建设号召,讲好“中国军营故事”是我们永恒的使命。

  树牢国防意识 担当青年责任

  华中师范大学 理一洲

  六秒的时间有多长?

  在这个瞬息万变、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六秒钟我们可以阅读一篇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六秒钟我们能完成网上下单,六秒钟我们能通过5G网络下载一部3D电影。

  而在7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每六秒因为战争失去生命的人就有7人。他们可能是一家面包店的老板,他们可能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他们可能是和我们年龄相仿的热血青年,甚至是刚刚睁眼看世界的婴儿。

  我们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它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种种事端警示我们: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增强国防实力,才能远离战争。

  国防的含义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士兵们军事训练、整装待发是国防,外交官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也是国防。国防之于新时代的我们,则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

  居安思危 强我国防

  武汉晴川学院 卢美玲

  无人机在现代化军事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正是我国无人机的拓荒者文传源的故事。

  1958年的10月1日,文老在无资料、无经验、无设备的条件下,成功地研制出中国第一架无人机——“北京五号”,作为生日礼物献给共和国。“我不服气,也不服老。”这句话是他在101岁高龄时说的,其言行表达出他对祖国国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虽然我们现在成长在和平的国度里,但外面的世界并不安宁,所以忘战必危,若没有有力的战备后盾,和平的阳光或将黯淡。

  如今,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使命传到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肩上。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时刻牢记居安思危,将一腔炽热的爱国情怀化为强我国防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

  在站军姿中锤炼军人品格

  武汉工程大学 杨智超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庄严神圣的国歌在耳边奏响,当新中国迎来第七十个生日,在那一刻,无论你身处何方,心中的爱国情怀在顷刻之间到达了顶点。

  历史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

  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之路。我们前进的道路是那样的曲折坎坷,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动容。

  我是一名刚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军训的时候,我十分困惑,为什么被子一定要叠成“豆腐块”?为什么要走齐步,为什么要站军姿?直到有一天,我的教官对我说,军队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是为了让军人保持箭在弦上、时刻待发的状态。这“豆腐块”与军姿背后,代表的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信仰,是军人的职责与担当。他的话给我极大的震动。

  这种品格,这种信仰,是我们每一个中国青年都应该具备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学习英雄 与军人同行

  武汉理工大学 吉新晨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所有中国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一个个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的方阵,激起了所有人强烈的民族情怀与爱国之心。

  在大阅兵的前夕,许多人在共和国授勋仪式上认识了一个人:张富清。

  令我最难忘的是一位记者对张富清老人的采访:“您看起来并不壮实,打仗怎么这样厉害?”张老铿锵有力地回答:“我打仗的秘诀就是不怕死。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情愿牺牲,牺牲了也光荣!”在战火硝烟中,信仰是血与火的淬炼,意志是生与死的抉择。

  和平年代,有人问,军人在哪里?

  ’98抗洪,跳进激流以身体为桩的,是军人。灾难发生时,逆向而行挺进灾区的,是军人。军人就在我们身边,在人民需要时从未缺席。

  一切为了人民!我呼吁所有中国青年,秉持这样的理想和信念,与军人同行,为祖国奉献。

  铁血男儿 守护安宁

  武汉理工大学 侯熙尧

  大家看过电影《红海行动》吗?我们或许震撼于枪林弹雨的战斗场面,骄傲于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可当自己的亲人就是一名在海外执行任务的中国军人,会是什么感受?

  2018年9月,经过几个月的层层选拔,我的表哥成为了联合国中国维和部队的一员,来到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当他报名时,家里一致反对:维和,是可能把命丢掉的!一向听话的他,当时轻声回答:“爸妈,当了兵,命就是国家的了。”

  今年大年初一,我接到了他从南苏丹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一切都好,说那里饭菜可口,不想家。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因为我知道这个小时候怕疼怕累的男孩,因为训练一个月内暴瘦20多斤,我知道他执行任务受伤,头上缝了七八针……“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当我们的国家被这样一群铁血男儿用生命在呵护,我们才能享受幸福安宁的生活。

  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总有人为你守着光。今天,我们问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我们可以在这里安宁生活,不用担心因战火而流离失所,幸福就是在我们的身旁或远方,有一群人在为我们默默守护。

  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武汉纺织大学 冯祺洋

  我的大学同学姚世辉,是一名退役军人。从小向往保家卫国的他,17岁那年如愿进入雄踞塞外的威武之师——红一师。他给我讲过他从军时的一段经历,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滩上,8天内要把沙滩变绿洲。5000多名战士每天从凌晨4点干到晚上10点,胳膊肿胀如同小腿般粗,一双手连筷子都握不住,却能够紧紧攥住铁锹。在战争年代,军人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取国家新生。在和平年代,军人用奉献与坚守彰显着中国军人的精神。

  穿越苦难,感悟历史。我们相信只有强大的国防,中国才能实现伟大梦想。虽然我不是军人,但我深知,国防建设不仅仅是军人的事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深潜”报国三十载,攻坚克难铸重器,树立了科技报国的丰碑。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作为祖国新生力量的我们,更是要时刻抱有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刻苦钻研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朱扬帆

  近年来,网上流行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为了岁月静好,两年前,我成为了一名“负重者”。

  我服役的单位是武警某部,一个普通的看守中队。在那里,没有电影里的枪林弹雨,没有新闻里的抢险救援。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坚守在平凡的哨位上。

  如果你问我,对于军人而言,国防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告诉你,正是那三尺的哨台。从第一眼看到岗楼上巍然耸立的“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八个大字起,我们就和哨位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执好勤、站好哨,就是我们为国防所做的全部。

  我很清楚,对于一个“负重者”而言,没有什么比奉献更加重要。那时我手握钢枪,站在10多米高的岗楼上,远望万家灯火,心中除了思念,更有一种自豪。

  可能有人会说,“爱我国防”到底需要我们做些什么,难道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哨兵吗?并非如此,坚守住自己的岗位职责也同样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看着自己脚下的哨位,坚定地向所有人说:此刻我在,一切安稳。如此,国防可强,中华可强。

  用青春和汗水浇筑钢铁长城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李荷堰

  71年前,他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血战疆场,立下赫赫战功,64年前,他毅然踏入异乡深山,从此深藏功与名。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他就是湖北省来凤县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

  在战争年代,张富清主动请缨,不畏生死,炸毁敌人两座碉堡,为大部队打通了前进的道路。

  在和平年代,张富清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劈山炸石,经过730多个日夜奋战,修通了当地的第一条公路。

  对于强军梦,复兴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各个高校,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携笔从戎,投身绿色军营,用青春和汗水去浇筑国防钢铁长城。

  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志愿者,用我绵薄之力,服务赛场,服务军人。在赛场内外,有无数跟我一样的“小水杉”,用微笑与汗水为大赛抹上了一缕生机勃勃的绿色。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勇敢追梦!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