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思政课同城大课堂

发布时间:2019-12-09 20:3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2月09日 03 版 | 查看:808次

一个小男孩朗诵完杜甫的《望岳》后,指着电子屏幕上光着脊梁、担着重物攀登的汉子问爷爷:“那些是什么人?”爷爷回答,那就是咱们泰山上的挑山工啊。“挑山工是干啥的呢?”“挑山工就是往泰山上挑东西的人啊!”

  随着情景剧的结束,山东农业大学《纲要》教研部主任陈慧文走上讲台,开始了理论课程的讲解。

  这堂“新时代挑山工精神”主题思政课是山东省教育厅推出的思政课“同城大课堂”活动的一个专题课程。3个月内,先后有20余名教师参与集体备课,修改讲稿20余次,仅彩排就安排了6次。200多位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和其他学校教师同上了这堂课。

  今年1月,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确定以省内城市结合各地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题材,开展全省思政课“同城大课堂”活动,使思政课更贴近学生实际、走进学生心灵、激发情感共鸣。

  今年是济南“五三惨案”九十一周年,这也成为“同城大课堂”的活动契机。

  “全市大中小学生竟对每年惯例的‘五三惨案’警报鸣笛不了解,都以为是简单的防空警报。”山东省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陈成标说,学校、教师及学生以前都存在对思政课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的现象。

  “同城大课堂”专题教学在各高校引起强烈反响。以济南为例,驻济高校共讲授约6900个课时,覆盖41.8万名学生,约19万名学生通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

  济南“五三惨案”专题思政课同城开课后,山东省教育厅在5月中旬对905名驻济高校学生展开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7%的学生知道“五三惨案”,93.3%的学生能准确说出“五三惨案”的时间和地点,超过92%的学生能准确回答“五三惨案”的启示教训,超过95%的学生能正确认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此后,青岛“五四运动”主题思政课、泰安“新时代挑山工精神”主题思政课、烟威“甲午海战”专题思政课等相继开展。挖掘本地思政元素,同城教师集体备课,情景式教学、互动课堂,让山东思政课吸引力得到提升。

  “抬头率低、上座率低是过去思政课的一个特点,我们要重构思政课授课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低效课堂,加强师生互动,全面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侯爱萍说。

  在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的专题思政课上,一位学生问道:“已经是新时代了,我们享有高科技、人工智能、自动化、信息化,还需要泰山‘挑山工’吗?”

  “虽然挑山工越来越少,但是这种精神品质永远不会过时!”侯爱萍说。

  直面学生的疑问,是思政课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侯爱萍说:“90后和0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如果思政课教学依然只停留在传统模式,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提高课堂吸引力、留住学生的心,我们必须直面问题、谈论问题,真理越辩越明”。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收获了‘是什么’的回答、‘为什么’的追问,还真切地参与到课程环节中,这样的课程我们愿意学习。”山东农业大学大二学生徐栋说。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从做个好人、做件好事,到政治启蒙,再到树立民族自信,思政课就像一粒种子,随着孩子们的升学而不断生长”。陈成标介绍,山东筑牢思政教学质量基石,每年投入1300万元,遴选确定14个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个示范思政部重点支持建设,助推思政课质量全面提升。

  今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优秀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其中,5人获特等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0%,与北京、上海并列全国第二;9人获一等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6.5%。

  陈成标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继续推进“同城大课堂”活动由点到面、全面开花,形成山东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特色品牌。此外,还将加大政策保障激励力度,拟设立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项访学交流计划。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韩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