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楷模--追记优秀藏族干部龚曲此里(图)

发布时间:2010-04-01 10:0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3-31 | 查看:1900次

  尽管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但龚曲此里为各民族同胞幸福和谐而殚精竭虑的神情,仍深深印在各族群众的心里。

  蔚蓝纯净的天空下,雪山闪银光,雄鹰在翱翔。蜿蜒起伏的草原上,杜鹃已发芽,牛羊正撒欢。一曲优美的“德钦弦子”飘然而至,在天地间悠扬回荡——

  远古传来一首吉祥的歌

  歌的名字叫龚曲活佛

  你是我见过最洁白的哈达

  你是我心中不落的日月……

  “德钦弦子”被当地藏族群众誉为音乐之母。歌中颂扬的“龚曲活佛”,就是云南迪庆军分区已故副司令员龚曲此里。生前,他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殚精竭虑;死后,他被迪庆26个民族同胞广为传唱!

  他怀揣“救心丸”,半年内跑遍迪庆藏族自治州3县29个乡镇,作维护民族团结报告46场。弥留之际,依然牵挂着那“3件事”。

  云南省军区政委郎友良至今忘不了他与龚曲此里最后3次见面时的情景。2007年11月,已满最高任职年限的龚曲此里,向组织提了个要求,希望能给他保留一个普通军人的岗位。郎友良代表省军区党委找他谈话时,他再次诚恳表示:“我在迪庆高原工作了24年,情况熟、语言通、懂风俗。我只想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再为部队、为藏区、为老百姓做点事。”交谈中,郎友良向他交待了3件事:多进寺庙,团结好广大僧侣;多到乡村,开展好群众工作;多下基层,搞好传帮带。“注意安全,当心身体”,临别前,郎友良又特意嘱咐他。

  龚曲此里时刻牢记省军区党委、首长的嘱托,从继续留任到病重住院的306天里,有近200天下部队或在牧区协助地方做群众工作。特别是2008年3月至9月的半年中,他强忍身体不适,在崎岖缺氧的高原行程5000多公里,跑遍迪庆3县29个乡镇,作维护民族团结报告46场次,受教育的僧人、群众达7.3万多人。

  2009年1月,郎友良到昆明总医院看望龚曲此里,躺在病床上的他强打精神:“政委,出院回去后,我一定继续做好那3件事!”

  2月3日,龚曲此里病危,郎友良马上赶到病房。弥留之际,全身插满管子的他依然断断续续地表示:“政委,那3件事……我还要做下去……”两天后,这位对党赤胆忠心的藏族汉子,带着对迪庆高原和各族群众的深深眷恋,永远离开了心爱的岗位。

  时光倒流到2008年3月,那是一个注定让龚曲此里心痛的日子。

  3月13日,母亲去世,令他悲痛万分。

  3月14日,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更让他痛心疾首、义愤填膺。

  当时,迪庆藏区也有股暗流在涌动。受个别人挑唆,从西藏芒康赶来的部分藏族群众,几个重点人准备借吊唁他母亲搞点“动作”声援拉萨。

  龚曲此里当即动员前来悼念他母亲的乡镇干部:“你们马上返回,抓紧做好一村一户和各个寺庙的教育引导工作,决不能让分裂分子的图谋得逞,决不能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利用。”旋即,他又布置各人武部组织民兵在各交通要道巡逻,守护桥梁和道路隘口,防止分裂分子搞破坏。

  紧接着,龚曲此里把前来吊唁的600余名群众召集起来,动情地说:“你们来为我阿妈送葬,我很感激!”龚曲此里边说边走到院坝中的一块石头上,指着身边的几位老人高声说:“请这几位阿尼(藏语意为:老人)说说,解放前穷苦人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再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现在的日子到底好不好?以前连饭都吃不饱,现在想吃啥就有啥;以前住‘石窝子’,现在住的是砖瓦房,还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沼气、太阳能;以前出行只有骡马道,去趟县城要走好几天,现在出门乘汽车、骑摩托……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千万别被乌云迷了双眼啊!”一席话,说得一些原本有些“想法”的人低下了头。

  前来吊唁的群众很快平静了下来,龚曲此里又找几个重点人分别谈话,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谐美好幸福生活,“不要让牛粪给绊倒”。

  这些举措让当地风平浪静,然而龚曲此里知道,此刻迪庆正是最需要他这个藏族干部发挥作用的时候。

   按照藏族习俗,父母去世后,儿女至少要守灵7天。但龚曲此里深知忠孝难两全,他对父亲说:“阿爸,儿子得走了,不能给阿妈守孝了……”

  “推一两天不行吗?”年迈的父亲颤抖地抓着他的手。

  “不行啊,阿爸,您我都是党的人,迪庆的天空不能被乌鸦搞得不安宁!”说完,他“扑通”跪在母亲的灵柩前,含泪重重磕了3个头……

  第二天一早,他就驱车直返军分区。回到机关,龚曲此里立即把老家德钦县的情况向党委作了汇报,并建议防止境外分裂分子渗入寺庙,挑唆闹事。

  当晚,龚曲此里来到军分区独立营,把51名藏族战士召集起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并挨个指导他们给家人写信,教育亲友认清达赖的真面目,自觉反对分裂、维护团结。

  随后,龚曲此里又深入迪庆州最大的两座寺庙——松赞林寺和东竹林寺走访,与两寺庙的住持活佛沟通交流。

  松赞林寺的僧侣对人民子弟兵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红军第二、六军团路过中甸时,曾留下了一段松赞林寺僧人开仓售粮给红军,贺龙回赠“兴盛番族”锦幛的佳话。东竹林寺也在长期的共建活动中,与迪庆军分区官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非常时期,龚曲此里倾吐的每一句肺腑之言,都让两寺活佛听来倍感亲切,他们纷纷表示,坚决反对达赖集团分裂活动,一旦发现分裂分子,立即逐出寺庙,并马上报告政府。

  “我是藏族人,人熟地熟,进村入户做稳定工作最合适!”当得知迪庆州州委、州府要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稳定的活动时,已身患冠心病、高血压等10多种疾病的龚曲此里悄悄藏起住院通知书,又第一个报名参加工作队。他那忙碌的身影,不停地穿梭在街道、寺庙、牧区、林场。

   在神奇壮美的梅里雪山脚下,他和群众细数生活变化;在蜿蜒曲折的澜沧江畔,他用民族歌舞展示惠农政策;在风光秀丽的高原湖泊纳帕海旁,他为群众描绘发展生态旅游的美好图景……

  5月下旬的一天下午,龚曲此里徒步20余公里,赶到了香格里拉县五境乡的一个村。那天晚上,已连续多日感冒的龚曲此里又发烧,咳嗽不止,呼吸特别困难。他感觉自己快要扛不住了,神情凝重地把五境乡武装部长和玉光叫到身边,一字一顿地交待说:“万一我熬不到明天,你要代我把这个报告作下去。我死后,希望能把我埋在军分区旁边的山坡上,我要永远与亲人和战友在一起。”

  苍天有眼,龚曲此里终于挺过了那个晚上。第二天,他又强打精神走上了宣讲台。作完报告,他已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

   帮建基层党组织,强化民兵队伍,军营寺院共建。他24年呕心沥血打基础,只为民族团结大厦更牢固。

   雄奇神秘的梅里雪山,广袤古朴的布达拉原始森林,“茶马古道”上的建塘古镇,都让游人流连忘返。但最令记者难忘的,还是那一面面飘扬在藏家民居上的鲜艳党旗,那是蓝天白云下最美的景观。

   云南省军区司令员邱型柏告诉我们,挂党旗表明这家有党员,在迪庆藏区,这是一种荣耀。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名字,寄托着全州26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达赖集团对这里的分裂破坏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息,国际上各种势力也频频向这里渗透。州内各民族混居,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

  “藏区要稳固,建好党支部。只有反复打基础,民族团结的大厦才能更牢固。”富有战略眼光的龚曲此里向军分区党委提出上述建议后,决定把德钦县佛山乡纳古村作为自己的结对帮扶对象。

  2001年早春,龚曲此里深入村里调研后发现,村里的党员不是白头发就是白胡子,朝气不足,影响了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他及时提出建议,抓紧发展一些思想好、文化程度高、见识广的年轻党员,多吸收一些优秀退伍军人,以增加党的新鲜血液,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

   村党支部“一班人”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培养新生力量的工作很快展开。近9年中,该村新发展了21名年轻党员,吸收了28名退伍战士,其中大学生党员就有4人。这些年轻党员文化程度高、眼界宽、思路活,成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得力骨干,成了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强基石,成了带领群众转变落后生产方式、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龚曲此里乘势而上,又帮村党支部建起了党员活动中心,完善了党员教育和活动机制,并身体力行督促落实,有效地强化了战斗堡垒作用。

  纳古村严重缺水,村里的藏族、纳西族群众经常为用水问题发生纠纷。龚曲此里把村党支部“一班人”带到年久失修的水渠边,研究确定了修渠方案。工程展开后,他起早摸黑领着党员带头干。清淤泥,最先跳下去的是党员;扛水泥,冲在头里的是党员;拌砂浆,加班最多的还是党员。当喷涌的甘泉流进纳古村时,党支部也随之声誉鹊起。

   在龚曲此里眼里,民兵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稳定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据此,他在军分区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指导全州普遍组建了民兵应急分队,并经常亲自组织民兵军训,开展应急处突演练,使这支队伍很快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带头队”、保证社会平安的“守护队”、乡亲脱贫致富的“示范队”。“3·14”事件发生后,各地应急民兵分队迅速行动,收集反馈各种情报信息370余条,为确保迪庆藏区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加强民族团结要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包括团结与我们信仰不同的僧侣和信教群众。”这是龚曲此里独到的见解。在他的倡议下,2002年,军分区作出了“营院和寺院”共建结对的决定。龚曲此里经常和军分区其他领导一起,进寺庙,讲政策,送温暖。

  天长日久,迪庆州许多寺庙里的活佛和喇嘛,都成了龚曲此里的好朋友。他们说:“共产党的官没有架子,金珠玛米的心和我们连在一起。”拉萨发生“3·14”事件后,许多寺院的喇嘛都真诚地向他表示:一定听政府的,做到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

   他走村串户传授的160多条致富信息,使5万多名藏族群众直接受益。青稞良种,首次播进了佛山乡

   迪庆州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山川异常秀美,却很闭塞落后,全州3个县,有两个是国家级特困县,一个是国家级贫困县。

  24年前,龚曲此里出任德钦县人武部副部长不久,就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越是贫困的村寨,“藏独”势力活动越猖獗;越是富裕的村寨,“藏独”势力越没有市场。

  国富方能民安!沉思中,龚曲此里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和压力。他主动找到部长、政委:“作为党员干部,群众一天不脱贫,我一天寝食不安!”

  打那起,龚曲此里开始了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艰辛奔波。梅里雪山脚下的佛山乡,是他选择的第一个扶贫对象。当时全乡8000多亩青稞,亩产都不到200斤,而香格里拉县的格咱乡与这里条件相近,产量却超过500斤。龚曲此里风尘仆仆赶到格咱乡调研,又到昆明向农科院专家请教了整整一星期。随后,他带着400斤良种青稞,兴高采烈回到佛山乡。

  试点户很快确定,种子也分发了下去。孰料,半个月后他去检查播种情况时,却发现分发下去的种子已被酿成了青稞酒……几位藏族老人还振振有词地说:“种什么,啥时种,用什么种子,都是活佛安排的,咋能说改就改?”

  万般无奈之下,龚曲此里只好动员二妹家拿出一亩二分地,他亲自一锄一锄地挖,用两天时间播下了剩余的种子。雪融春到,乡亲们还在翻地下种,龚曲此里的示范田已是一片新绿。那一季,这一亩二分地打了600多斤青稞。脱粒时,乡亲们像看藏戏一样围满了青稞架……

  第二年,佛山乡大部分耕地种上了良种青稞。很快,该乡历史性地告别了救济粮,全乡人均年收入由207元增至1200元,家家户户粮满仓。

  引进青稞良种,仿佛是打开了一扇通向现代文明的窗户,古老土地上的人们开始慢慢接受新鲜事物。过去认为蔬菜上浇过有机肥,吃了会生病的藏族群众,现在也建起了蔬菜大棚;昔日生了病就拜佛、喝香灰水的僧侣,如今也知道找金珠玛米“神医”最管用。这些年来,龚曲此里跑遍了迪庆州的所有乡镇,先后向3万多名群众传授了致富信息,帮助13个村社制订了脱贫计划。仅他为藏族群众传授的160多条种兔养殖、土豆新品种种植等信息,就使5万多名藏族群众受益。

  45岁的德钦县佛山乡农民此里卓玛终于脱贫了,去年,她靠种植葡萄,收入1万余元。“应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龚曲。”当她坐了一天车赶到迪庆军分区时,却怎么也不相信:龚曲半年前已经去世。

  此里卓玛惊愕地站在原地,手中的葡萄和脸上的泪水不知不觉滑落到地上。“你还没吃到我家的葡萄,我欠你的化肥钱还没还,你咋就走了呢……”

  2007年,龚曲此里下乡搞调研,此里卓玛第一次见到了他。此里卓玛家有两亩地,过去种苞谷、青稞,收成一直不好,两口子不得不抽空到西藏去打短工,才勉强养家糊口。龚曲此里劝她种葡萄,她很惊讶:“本来种的粮食就不够吃,改种葡萄一家人吃啥子?”

  “种葡萄可以卖钱啊,有了钱再买粮食吃嘛。”

  “万一卖不到钱呐?”

  “你先拿一亩地试种,亏了我赔你!”

  此里卓玛将信将疑,葡萄熟了的时候,龚曲此里如约而至,听说葡萄卖了2000元,虽然已比种青稞多收入3倍,但他还是皱起了眉头。他到地里转了转,回来告诉此里卓玛应该施点尿素。“明年再说吧,家里正在盖房子,哪里还有钱买化肥哟。”此里卓玛有些不好意思。

  “我这里有300块钱,你先拿去买化肥,啥时有困难就到军分区来找我。”龚曲此里一脸真诚。

  果然,2009年此里卓玛家的葡萄丰收,一亩地挣了5000多元。遗憾的是,龚曲此里已经分享不到她家丰收的喜悦了

  一条金沙江,把香格里拉五境乡泽通村拦在了半山腰,被称为“山顶部落”的村民们出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大山里的土特产很丰富,但要卖掉一筐核桃、板栗,得人背马驮,走四五个小时,才能赶到离村子最近的集市。因为交通闭塞,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400元。2002年初,龚曲此里前去调研时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萌发出一个强烈念头: 要致富,先修路!同年4月,迪庆军分区党委决定帮助泽通村修建出山公路,由龚曲此里担任修路副总指挥。

  悬崖峭壁“猴见愁”,一抬头,帽子就掉到地上。炸石开路,民工无人敢上。龚曲此里不信邪,勒紧安全帽爬了上去,炸响了第一炮。此后127天,他吃住在山上,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溪水;头晕,吃颗“救心丸”。

  有天中午,龚曲此里因劳累过度,突然晕倒在半山的岩石上,幸好腰里系着保险绳,他才幸免于难。醒来后,官兵们坚决要他休息:“副司令,再这样干下去,你会把命都搭上的!”

  “群众对这条路望眼欲穿,我怎么能躺得住!”说完,他又拄着拐杖上了工地。在他的鼓舞下,官兵们昼夜挥汗苦干,爆破岩石6.6万余立方米,挖掘土石7万余立方米,硬是在10多处山梁、20多道弯的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15公里的公路来。公路修通后,龚曲此里又率领官兵为村民引来自来水,建起沼气池,定期传授科学种养技术,推广种植了山核桃、白云豆等新品种,村民的生活日渐好转。去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300多元。这条路似纽带,既使几个村庄连成一片共同富裕,又把少数民族群众的心与党连得更近更紧。

   龚曲此里家乡的“德钦弦子”,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音乐套曲,被当地藏族群众誉为音乐之母。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德钦弦子”已濒临失传。在一次州人大会议上,身为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龚曲此里就此提出提案,希望抢救这些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迪庆州有组织地对25个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保护了90多处少数民族名胜古迹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德钦弦子”被列为重点抢救的民间艺术,政府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先后完成了录音、记谱和歌词整理工作,并于1998年出版了“德钦弦子”乐谱,实现了由口头传承向文本传承的历史转折。时隔不久,“德钦弦子”被云南省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3年,龚曲此里又筹资帮助德钦县成立了“德钦弦子”艺术团,3年后该团走出高原,远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表演,引起巨大轰动。“德钦弦子”重现“青春”,也带动了其他优秀民族艺术的蓬勃发展。维西塔城的热巴舞、纳西族的阿卡巴拉舞、彝族的芦笙舞、傈僳族的对脚舞……又在高原风靡开来,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靓丽风景。仅民族文化艺术表演一项,每年就为当地创收200多万元。

  他掏钱让26位老人登上了天安门,他捐款让200多名贫困群众改变了命运。群众称他是穿军装的活菩萨

  “龚副司令嘛,脸方方的,鼻子高高的,眼睛长长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兰永村年逾古稀的老阿爸王保顺、老阿妈何明香,抢着向记者描述龚曲此里的模样。

  其实,两位老人早已双目失明,龚曲此里的脸部轮廓,他们是用手摸出来的。老人虽然看不见长年累月照料、接济他们的恩人,却老远就能分辨出他说话的声音,每次都会迎出门来,捧着他的脸细细抚摩……

  这些年来,龚曲此里一直用他那颗滚烫的心,温暖着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在许多老人眼里,这个金珠玛米像菩萨一样善良。

   1994年初春的一个上午,龚曲此里带着一辆解放牌卡车到察隅送货。路过白马雪山垭口时,遭遇漫天风雪。突然,他发现路边躺着个老阿爸,一个老阿妈正跪在旁边不停地磕头。

  “不好!快停车,我去看看!”龚曲此里抱起老人一看,发现他嘴唇乌紫,已昏迷多时。龚曲此里赶紧脱下大衣为老人盖上,接着用大拇指使劲掐他的人中,但老人毫无反应。

  龚曲此里知道,高原缺氧,昏迷时间过长就很难再醒过来。情急之中,他俯下身去,嘴对嘴给老阿爸做人工呼吸。老阿爸一定是抽了几十年土烟,满口烟味呛得他差一点吐了出来。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继续做人工呼吸。垭口海拔太高,做人工呼吸特别吃力,几分钟下来,龚曲此里的脸憋得发紫。足足10多分钟后,老人终于慢慢睁开眼睛。

  老阿妈一看,赶忙跪下给龚曲此里磕头,连连说:“菩萨显灵了,菩萨显灵了!”

  “老阿妈,我不是菩萨,是金珠玛米!”龚曲此里摇摇头,笑着说。老阿妈流着泪说:“你就是穿军装的活菩萨啊!”

  得知两位老人要去转神山,正好同路,龚曲此里便将他们搀扶到驾驶室坐,自己和战士区披爬上了货车的大车厢。

  雪花飘舞,寒气透骨。坐在车厢里的区披,冻得直打哆嗦,不禁问道:“为这两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坐大车厢,我一个年轻人都受不了,你又何必要吃这个苦?”

  “天这么冷,难道让老人坐大车厢?将心比心想想看,要是我们自己的阿爸阿妈,你忍心吗?”龚曲此里动情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对人民就要像对父母一样啊!”

  妻子斯那拉姆告诉记者,龚曲每次下基层都找她要钱,碰到有难的人就给个一百两百,经常带上千儿八百地去,一分不剩地回。

  2003年5月,龚曲此里回老家与村里的老人尼布交谈时,老人无限神往地说:“藏族人都爱唱《北京的金山上》,天安门到底有多高啊?要是能去北京看看,这辈子就值了!”

  看到满头银发的老人像孩子般渴望的眼神,龚曲此里的眼睛湿润了。聊天中,龚曲此里得知村里还有25个70岁以上的老人,都想到北京去看看。

  回到迪庆后,龚曲此里把家里仅有的8000元存款取出来,又到县民政局协调了一笔经费,一起交给尼布大叔,让他带着村里的25个老人到北京观光。半个月后,尼布拿着自己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逢人就说:“北京好啊,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龚曲真是共产党派来的好‘本布拉’(大官)……”

  龚曲此里只有一对亲生儿女,可喊他“阿爸”的人却不少——那些受他帮助过的孩子们出于感恩,都这样叫他。

  德钦县委办公室秘书吉心梅就是其中的一位。1997年7月,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土官村的彝族小姑娘吉心梅接到了初中录取通知书。可由于父母长期疾病缠身,阿妈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也只凑够70多元,距300元学费还相差甚远。

  几天后,吉心梅路过村委会时,看到用来糊窗子的《迪庆日报》上,有一篇迪庆军分区领导龚曲此里帮助贫困学生的报道,不禁怦然心动。绝望中的吉心梅似乎看到了救星,连夜给龚曲此里写了一封求助信。她跑了9公里山路到镇上去寄信,可是到了邮局才发现没有地址,只好写上“迪庆军分区门卫室转龚曲此里收”。此后,她天天守在能看见村口的山上放羊,一有陌生面孔出现,就赶紧跑下去看。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她正在山上放羊,突然看见3名解放军走进村口。“一定是来找我的!”吉心梅扔下羊鞭就往家跑,果然,一帮人已经等在家里了,村干部把她拉到一个面孔黝黑的军官面前说:“这就是你写信要找的龚曲此里叔叔。”

  忍了多少天的眼泪啊,终于夺眶而出。吉心梅“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龚曲此里把她拉起来紧紧搂在怀里:“闺女,你的信昨天才转到我手上,我来迟了,让你等久了。”他给吉心梅家送了两床被子、5套衣服,还有300元学费。临走时,他对小吉说:“闺女,贫穷不是你的错,人穷志不能短,要不然一二十年后你的命运还是改变不了。相信党和政府,你会有书读的,只要你争气,以后读高中、读大学、读博士,都由解放军来资助你。”龚曲此里说到做到,他带领军分区二连官兵长期资助吉心梅,帮助她读完初中读高中,直到大学毕业。

  2005年3月,吉心梅患上急性胰腺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就在她万念俱焚的时候,龚曲此里带着一大包东西满头大汗地出现在病床前。他一边轻声询问着吉心梅的病情,一边用棉签蘸水轻柔地给她润润嘴唇,还亲自把床下的尿盆端到卫生间倒掉……

  一个大校军官这样细心地照料吉心梅,小吉的同学看着好生奇怪。龚曲此里呵呵一笑:“你们没见过我吧,我是心梅的舅舅,谢谢你们来看她哟!”

  同学们走后,吉心梅拉着龚曲此里的手,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龚曲此里拍拍她的手,动情地说:“闺女啊,我说是你舅舅,是希望你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你要振作起来,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伴着满眼热泪,吉心梅脱口喊出了埋藏心底多年的两个字——“阿爸!”

  龚曲此里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越是贫困的孩子越需要靠读书改变命运。”像吉心梅这样幸运的孩子,还有多少?妻子斯那拉姆说她不知道,“他长期资助的学生,我知道的有4个,但那些一次性给几百块钱的学生,我估计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丈夫资助的贫困学生中,斯那拉姆最熟悉的是藏族女孩康秀英。1995年9月,康秀英小学毕业刚考入迪庆州民族中学,其父亲就因长年劳累不幸病故。家中的顶梁柱垮了,体弱多病的母亲东拼西凑筹到100多元钱,把她送进了学校。

  康秀英报到时,只预留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其他的钱都交了学费。即便这样,还欠学校460元钱,而且必须在当月底缴清。一个12岁的小女孩,第一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县城,吃了上顿愁下顿,又欠着学费,康秀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常常一个人偷偷落泪。和康秀英同班同宿舍的龚雪琳,回家后把这事告诉了阿爸龚曲此里。一个周末,龚曲此里叫女儿把康秀英带到家里吃饭,并将500元钱交给她,让她把学费补上。

  康秀英的母亲听说女儿遇上了好心人,赶紧从家里抓了一只还在下蛋的母鸡,让女儿提着去感谢龚曲此里。谁想到没过几天,龚雪琳把100元钱塞给康秀英,对她说:“你提来的鸡我爸叫我妈拿去卖了,这钱就是卖鸡的钱,我爸说给你零用。”康秀英的泪水又一次流了下来……

  从那以后,龚曲此里干脆让康秀英吃住在他家里,整整6年,直到大学毕业,在迪庆一家旅游公司上了班,小康仍然没搬走。在小康心里,这里就是她的家,龚曲此里就是她的阿爸。

  龚曲此里去世后,康秀英决定留下来好好照顾阿妈。刚办完丧事的那段日子,懂事的秀英担心阿妈悲痛过度,每隔两个小时就从单位跑回来,趴在窗户外悄悄看看阿妈……(记者 欧灿 姜兴华 杨彪 蔡云骜)

(责任编辑:郭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