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培:基于思想舆论网络传播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探究

发布时间:2019-11-03 18:53 |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 2019-09-17 | 查看:1208次

【摘  要】随着新时代全媒体的不断发展,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衍生出思想舆论网络传播呈现的四个新特点:一是极端化社会舆情的广泛性传播,影响着主流思想传播的“首因效应”;二是“平权化”社会热点的倾向性传播,营造了公众思维的“刻板印象”;三是“快餐化”社会事件的流变性传播,形成了“后真相时代”的“市场幻象”;四是“圈层化”社会交往的同质性传播,固化了信息接收的“算法推介”。基于这些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三个方面的工作设计上精准发力:一是面对多元思潮的弥散化浸润,构筑因势而谋的主导性工作设计;二是面对多变舆情的情绪化渲染,构筑以情育人的体验性工作设计;三是面对多样圈层的同质化互动,构筑求真务实的精细性工作设计。

【关键词】思想舆论;网络传播;问题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式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1]严峻现实,鲜明的问题意识,始终体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各个方面;清晰的问题导向,更一以贯之地反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列阐述中。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不仅用“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明确点题,凸显了新时代中国教育要把握好“为谁培养人”这一目标问题的重要性;更以“六个下功夫”的精准破题,指明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好“如何培养人”这一路径问题的方向性。而在今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更以“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清晰命题,再次强调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愿景,我们“培养什么人”这一核心问题的指向性。这里所指的“人”,是一个即或是与刚刚走出校门而步入教育岗位的高校辅导员相比,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的新族群。今天校园中正处于人生成长“拔节孕穗期”的“95后”、“00后”,尽管他们的角色特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其统一的群体标签,依旧都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习近平曾经说过,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年轻人几乎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在“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2]的情形下,学生的各种思想与行为问题,也更多地从网下呈现到网上,又从虚拟蔓延至现实。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因此,站在五四运动百年回望与新中国70周年华诞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以新时代思想舆论网络传播问题为导向,守正创新,谋划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设计,就构成了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纪念五四运动讲话精神,通过解决好“如何培养人”的有效路径问题,进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这一核心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一、清晰认知新时代思想舆论网络传播新特点

古往今来,大学历来都是各种思想文化的交锋空间,也是各种政治力量“赢得未来”的角逐场域。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政治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毫无疑问,今天青年的底色,就是明天社会的颜色。“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3]尤其对今天已经从浴血奋斗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而正大踏步迈向伟大复兴强起来的中国来说,“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3]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就所彰显的“三个意味着”而具有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已经让唯恐“中国人民的好日子过得太久了”的各种境外敌对势力,在自我编造的“修昔底德陷阱”中不断增添恐慌性臆想;境内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的各色西方利益代言人,也在极尽所能地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今天高校学生的政治选择与思想走向。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思想文化的各种交锋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和驱动,呈现出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的思想舆论网络传播四个新特点:

一是极端化社会舆情的广泛性传播,影响着主流思想传播的“首因效应”。根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从2018年底到2019年初,对国内外社会思潮流变的研究统计,当下最值得关注的国际十大思潮依次为: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排外主义、极端主义、新自由主义、生态主义、种族主义、女性主义、普世价值论。而国内受关注程度较高、现实影响深刻的十个社会思潮则分别为: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激进左派、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

通过对比和考察,不难发现:一些思潮,如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论,国内外的涌动相互呼应且同频共振,往往借社会底层民众的浅显情感认知而掀起舆论波澜;一些思潮,典型的如民粹主义,在国内又突出地呈现在移动互联网上,往往借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在平民化、草根化、非主流化为特征的亚文化语境之下,诉诸于“颠覆”和“恶搞”的形式。而一些思潮,如曾甚嚣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而今在网络中的扩展和流变,又呈现着传播主体由公众人物向一般网民转变、内容呈现由显性文本向隐性视频转变、媒介渠道由学术圈子向“微信”圈子转变、传播对象由知识小众向社会大众转变、传播效果从被动围观向跟风渲染转变的新态势。鱼龙混杂的思潮暗流,形色各异的学说流派,都在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着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是“平权化”社会热点的倾向性传播,营造了公众思维的“刻板印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传播者。鉴于今天移动互联网凸显网民的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等特点,也鉴于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更鉴于当下中国的改革开放航船,正驶入各种旋涡涌动的深水区,可以说今天任何一朵带有独特标识的、具有可想象空间的个体热点浪花,瞬间都可演变为万人关注的滔天浪潮。其蕴含的所有信息元素,通过多元解读,都会被贴上各种标签。而网络群体在接触到来自媒介的信息刺激后,会本能地借助脑海中固有的经验判断,形成以偏概全的固有刻板,形成情绪的感染,乃至于达到行为的模仿。实际上,匮乏“把关人”的“平权化”传播,极易将具体个案鼓噪为公共事件,把个别问题扩大化,一般问题政治化、单一问题复杂化,也极易使涉世未深、又极富激情的青年学生在舆情的喧嚣与“雾霾”中,失去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思考和客观辨别。正如习近平所说,“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造成很大影响”。[2]

三是“快餐化”社会事件的流变性传播,形成了“后真相时代”的“市场幻象”。所谓后真相,指的是当舆情爆发时,网络上公众的情感和个人价值比事实更能影响舆论走向。它表明:多种多样的网络传播途径,往往会对同一事件蜂拥而至。而基于描述视角和解读立场的千差万别,又会形成五花八门的报道内容。当舆情达到沸点时,一些人并不关心事实本身,而更在意他人表达的情绪以及自己的情绪宣泄。所报道的真相,是否是真相本身,似乎已经并不重要。此时人们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根据自己的传统、感情和兴趣等因素预设的立场,而做出断定事实的是非判断,并不再关注和相信后续的真正的事实,即“不问真相,只问立场”。它不仅会导致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受到挑战,也使得今天的人们在信息接收上进入“快餐时代”的同时,也同时步入了信息接受上的“后真相时代”。如此一来,以讹传讹、信息变异的“市场幻象”会消弭真实,致使人们只听凭自我感觉进行判断。尤其对今天正处于人生成长“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来说,“眼见为实”的景象未必是事实背后的真相,众口一词的传言毕竟是需要核验的虚言。在此情形下,倘若任凭无节制的灵魂四处游荡,一味只是“跟着感觉走”,青年就容易被各种片面的假象所蔽,导致主观期望与实际结果的南辕北辙。

四是“圈层化”社会交往的同质性传播,固化了信息接收的“算法推介”。今天人们的社会交往,不仅在现实的社群环境里,更在虚拟的“微信”群、手机APP等不同圈层中。个体基于喜好、关系、兴趣、价值等各种相似的选择,而结成以“微信”为代表的虚拟网上群络,既在一定程度上映射着社会的圈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社会的关系结构。一方面,各种圈子给其成员带来归属感甚至阶层感,形成对个别成员的集体支持,还有可能在成员间发生资本、资源的交换。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当下人们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从随意浏览信息到选择定制信息,因此它也导致了另一种信息选择的同质化——算法推介。算法将特定的选项放在用户面前,导致用户只能在所提供的选项中做出选择。而此时用户所接触到的信息,要么是夺人眼球的10万+,要么局限在他们感兴趣的狭小领域,要么就是与他们观点和意见相一致的“溺爱式”信息。逐渐地,人们沉浸在算法制造的信息茧房里,失去了对不同领域、不同观点的接触机会,精神世界也会因此变得狭窄。换言之,在很大程度上,用户在不经意之间在被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所“喂养”。由此导致的信息“窄化”,极易造成用户的认知偏差,更容易被情绪化的负面信息所驱使,对特定议题和整个社会的判断趋于非理性。

二、精准构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设计

随着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接收习惯、思维认知取向、价值判断标准和情感互动行为,已经形成网上网下的相互交融与同频共振,所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早已不仅仅是网上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按照习近平所说,因势而谋,以情育人,求真务实,在自身网上网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全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上,注重在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面对多元思潮的弥散化浸润,构筑因势而谋的主导性工作设计。

纵观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脉络,尽管前述形色各异的社会思潮,以何种主张、何种面目涌动,是个“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变数,但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流动,却是个“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常数。无论它们的思想观点与阐述内容差异与否,究其本质,无非都是以各种标新立异、吸引青年的学说流派,与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分庭抗礼,以经过粉饰的“老路”和“歧路”,试图影响和改变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正确人生选择之路,在青年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间打入思想的楔子。只不过在以往,它是以学术思潮掩面下的指向性传播。而在移动互联网的当下,它是以严肃话题“娱乐化”表达下的弥散性浸润而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有“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战略定力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自信,用因势而谋的主导性工作设计,形成敢做敢为、“亮剑”担当的思想引领。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站在五四运动百年烽烟的历史回眸处,身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势,由于今天在校的青年学生,生在暗淡了血与火的刀光剑影、远离了贫与苦的打拼时艰的新世纪前后,所以与生俱来的和平幸福生活,使得他们出于历史感的匮乏而衍生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使命感缺失,成为当下青年学生思想上一种值得我们警醒的“肌无力”症候。因此,构筑因势而谋主导性工作设计的核心要旨,不仅仅是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的情感共鸣曲,更要深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思想主旋律。按照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14次集体学习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的,我们要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的大历史观主导下,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讲清楚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方向和使命,讲清楚青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统一关系。进而通过我们精心谋划的导向设计,推动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主渠道和主阵地之间良性互动,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支撑,从而使青年学生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把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不停留在响亮口号上,而续写在付诸毕生践履的人生答卷中。

二是面对多变舆情的情绪化渲染,构筑以情育人的体验性工作设计。

列宁有一句大家熟知的名言:“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P117)这里列宁明确地强调了情感与人们认知的关系,即情感推动人类的认识找到真理。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也提出了“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的“三情说”。的确,作为人类认知的催化剂,意志的固化剂和行为的强化剂,情绪与情感,始终都是让认知转化为认同、将意志凝聚为毅力、把行为升华为修为的重要纽带。固然,没有情感的思想是乏味的,缺少情怀的教育是无效的。无论是前述“平权化”社会热点的倾向性传播,还是“快餐化”社会事件的流变性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充分调动和利用了以往现实人际传播中“从众心理”的情绪化渲染,在虚拟网络上形成不仅搅动眼球、更是搅动心灵的聚集效应罢了。而一旦我们失守青年学生的情感空间,滋生的问题就已非情感那么简单。毕竟青年情感的原色,就是未来中国的底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有“新松恨不高千尺”的创新状态和“恶竹应须斩万竿”的斗争精神,既让情感在“爱我中华”中持续升华,更让情绪在“走进新时代”里得到延展,从而用以情育人的体验性工作设计,形成善做巧为、营建氛围的情感引领。

首先,体验性工作设计应通过创设体验场景,增强教育的感受性。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定场景所提供的氛围暗示与视听感染,可以使情绪被迅捷激发,让情感加速升华。尤其对今天曾经在各种“手游”的虚拟场景中扮演过不同角色的青年学生来说,“百闻不如一见”的亲身参与体验,会让其在润物无声的感触中用自身的悟觉去深化知觉,把瞬时的情绪固化为持续的情感。所以,我们不但要继续拓展假期学生社会实践的覆盖面,还要注重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场景的文化感、活动情节的仪式感和活动载体的审美度,用学生感同身受的氛围传递思想教育内涵。

其次,体验性工作设计还应通过创设激励情境,增强教育的共生性。“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3]大量的现实案例证明:越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活动内容,越体现个体价值创造和才华展现的活动情境,就越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我们应多一些激发活力、展现魅力、体现能力的创新性教育,多一些弘扬正能量、凝聚微能量、卸载负能量的激励型教育平台,用学生身心投入的情境形成思想教育价值的共建共享。

三是面对多样圈层的同质化互动,构筑求真务实的精细性工作设计。

毫无疑问,当下现实中以熟人关系形成、凭情感关系维系、用价值关系引领的网上群落圈层,因其价值认同的相似性、喜好偏爱的雷同性、情绪状态的一致性而导致的同质化特征,不仅会加速思想的互动,情绪的感染,更会推动行为的模仿,进而酿成大规模、集群性的“黑天鹅事件”。无论是环顾蔓延至今的境外中东北非的社会震荡,还是审视此消彼长的国内意识形态的思潮,同质化的圈层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所推动的舆情,由舆情搅动的民情,由民情翻动的世情,其作用与结果的突然性、急骤性、爆发性和颠覆性,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言都有重大影响。特别是随着区块链技术和算法推介等新的网络技术应用的扩展,未来思想文化的交锋势必更加智能化和高科技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有“道自微而生”的务实作风和“祸自微而成”的底线思维,既抓铁有痕地排查各种风险,又细致精微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用求真务实的精细性工作设计,形成精做深为、提升实效的行为引领。

构筑求真务实的精细性工作设计,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住“时、度、效”这三个重要维度并且做深做透。所谓“时”,是指事随境迁,势与时转。我们既要清晰地把握和引领那些“昨日是”而“今日非”,更要敏锐地分析和谋划那些“今日非”而“后日是”。今天青年学生由代际更替导致的思想认知差异,已非我们凭以往的阅历和经验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倘若我们无论在课堂教育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精细地辨别出由“实时”演进的“真势”,不从精微处“传道、授业、解惑”,非但形不成互动,还会导致工作初心与实际结果的南辕北辙。

所谓“度”,是指面对今天明显地呈现分众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学生群体,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力度、频度和温度,都应精细地“一院一品”、“一级一案”,因人施策。无论是网上还是课上,该“亮剑”时不能等谎言跑遍了整个世界,真理还在穿鞋;也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该帮助时也不能漠视青年学生的合理诉求。我们应按照习近平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指出的,要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坚持关心厚爱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

所谓“效”,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使青年学生通过教育引领,有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感,更要使他们融于其中,乐于其中,有对教育价值的认同感,教育内容的获得感和教育氛围的愉悦感。而这一系列感受汇聚的“效”,不是花拳绣腿的表面走秀,不是小众装扮的点睛之作,而是要靠我们精细地洞察学生的成长之需,精准地把握学生的成才之求,精要地破解学生的人生之惑,精彩地引领学生的发展之路,从而推动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后冲刺中,跑出自己无愧于青春和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7-05(2).

[2]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3]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4] 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