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欧珠:小个子有大能量(图)

发布时间:2019-09-20 17:5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9月20日 05 版 | 查看:3178次

2017年,旦增欧珠慰问残疾人与贫困户,给他们送去衣物、食品等。资料图片

  18岁的时候,旦增欧珠终于获得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兴奋得差点一跃而起。

  与普通人相比,拥有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对这位生活在贫困和残疾阴影中的年轻人来说,实属不易。

  1983年,旦增欧珠出生在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岗嘎镇,自出生起便伴随他的先天性残疾,让原本贫寒的家庭更加举步维艰。1.5亩土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吃饱饭这个简单的愿望,也时常难以实现。因为身体的先天残疾与得不到保障的营养状况,旦增欧珠自小被村里人喊作“旦增咕咕”,“咕咕”就是小个子的意思。

  几年后,父亲离家出走,养育孩子与维持家庭的重任,全都压在了旦增欧珠的母亲身上。自懂事起,母亲在田间劳作的疲惫身影就深深刻在年幼的旦增欧珠心里,为母亲分担家庭压力的想法也深深扎在他的脑海中。

  然而,帮母亲做家务和力所能及的农活儿,无法改变贫穷的现状。于是,稚气未脱的旦增欧珠四处打零工,帮母亲贴补家用。

  2000年,在县民政局的帮助下,他谋得一份在当地温泉度假村做服务员的工作。

  每月150元的工资着实不多,而对于旦增欧珠来说,这份稳定的工作是他自食其力的开端,意味着他终于可以像健全人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当服务员的6年里,旦增欧珠除了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也想方设法地进行学习。

  为了识字,他把书本放在枕头下,每晚工作结束,当同宿舍的同事睡着后,他会把书本拿出来温习;为了学习普通话,他抓住一切机会与在度假村住宿的汉族旅客交谈;为了摸清管理旅馆的门道,他在清扫卫生的空闲时间,悄悄站在一旁认真观察服务人员如何待人接物……

  渐渐地,旦增欧珠能够通顺地阅读藏文和汉文,学会了用普通话流利地与人交流,对旅馆的经营也产生了足够的信心。

  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旦增欧珠很难想象自己现在的生活。正是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成为他改写命运的开端。

  2006年,不满足于替人打工的旦增欧珠决定创业。旅游服务业的兴起,赋予了通往珠峰必经之地的岗嘎镇先天的旅游区位优势,旦增欧珠从中看到了商机。他瞄准了县民政局投资在岗嘎镇新建的一家福利旅馆。

  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旦增欧珠用6年来攒下的2000元,与在度假村打工时结识的妻子拿下了这家旅馆的经营权,起名为“星光社会公益旅馆”。旅馆的规模不大,4个房间占地150平方米,服务员只有旦增欧珠与妻子两个人。

  万事开头难。开业伊始,旦增欧珠为经营和照料旅馆付出巨大。为了节省开支,他不舍得买新的清扫用桶,一只破桶补了又补;地板脏了,他就与妻子跪在地上一遍遍清洁,膝盖磨破也毫不在意。

  旅馆开办当年,旦增欧珠用收入的3万余元为母亲盖起一座房屋。他终于开始和贫困说再见了。

  “开旅馆创业的经历把我的眼界打开了,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我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如今回顾创业的经历,旦增欧珠感慨。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偷不抢,诚实劳动,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自己的才智,在各方扶持和政策的关怀下,合法经营就不愁没有成功的那一天。

  新的想法随后产生。

  珠穆朗玛峰的天然名片每年为岗嘎镇带去大量游客。旦增欧珠发现,游客在游览过后很难买到中意的纪念品。于是,他在珠峰山脚下建起了第一家旅游手工艺品店,制作样式简单的钱包、背包等销售。

  手工艺品意外地受到欢迎,渐渐地,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销量也越来越大,各种具有藏族特色的花纹图案开始加入到产品中——旦增欧珠的初心,正是想让更多人了解藏族文化,了解藏族同胞。

  身为残疾人,旦增欧珠深知残疾人就业的艰难,因此,他也想通过自己的创业项目,为他们打开自食其力的生活的大门。

  手工艺品店从最初7名负责编织缝纫的员工,慢慢扩大成为岗嘎镇残疾人民族手工业合作社。在2015年建立的这家合作社里,各种项目顺利开展起来,除了手工艺品编织,还有木家具加工、农机具维修、房屋建筑等。旦增欧珠为此开办了一个培训基地,专门帮助藏区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学习技能。

  残疾人旦格在加入合作社前,家中一贫如洗,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加入合作社的3年来,他的缝纫技术经过培训提升迅速,每个月2000多元的薪水足以养家。

  牧区的残疾人索朗、德吉央宗,原来靠乞讨维持生活,在合作社接受技术培训后外出创业,现在已经买上了汽车。老年哑女努增在合作社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在合作社的照料下不再无依无靠。贫困户曲宗的孩子也在合作社的帮助和支持下,顺利考入大学。

  合作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也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加入进来,免费吃住、培训和生活补助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前景。“合作社已经由最初的7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6人,其中有36人都是我们的残疾人兄弟姐妹。”旦增欧珠介绍道。

  旦增欧珠的励志故事像是一张脱贫致富的“名片”,流传在日喀则市尚属贫困的地区。平日里没有工作的时候,旦增欧珠会前往各乡镇,为当地的农牧民讲述自己脱贫致富的故事,他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农牧民的生活带来崭新前景,鼓励更多的残疾人摆脱贫困、战胜贫困。

  “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虽然不能为社会作重大贡献,但我要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去奋斗、去争取。”旦增欧珠说,“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

  旦增欧珠儿时未能进入学校,这对他来说是一生的遗憾。旦增欧珠认为,自己在创业前期遇到的困难,往往都与受教育程度不够相关,他因此深知教育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他以每人每学期5000元的额度,资助了11名家境贫寒的大学生完成学业。

  对需要帮助的人,旦增欧珠总是慷慨伸出援手,同时他也肩负起作为公民对环境的责任。他以每条10至30元的价格回收村民丢弃的旧围裙,并对其进行加工再利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随意丢弃垃圾行为的发生。

  在珠峰附近和国道旁边,许多公厕长期无人管理,卫生状况糟糕,过往游客无法正常使用,于是旦增欧珠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安排残疾人、贫困人口专门负责20个公厕卫生清洁与设施维护工作,既保障了游客体验,也解决了就业问题。

  如今,走在岗嘎镇,老老少少见到旦增欧珠,都会再叫一声“旦增咕咕”。旦增欧珠知道,这句称呼背后透着的是亲近和信任——旦增欧珠虽然是小个子,但是却有大梦想,跟着“旦增咕咕”,生活会愈加美好。

王瑞琨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鑫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