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7 21:0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7日 08版 | 查看:2883次
梅汝璈 新华社发
【最美奋斗者】
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中,有一件黑色法袍被整齐叠放在展柜中。
这件法袍的主人,正是梅汝璈——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当年,他就是穿着这件法袍参加了东京审判,以如山铁证将日本法西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梅汝璈,190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一户农家。1924年,他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分别获文学学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梅汝璈历任山西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教授,在法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
本是一名“教书先生”,历史却将梅汝璈推向了万众瞩目的前台。1946年2月15日,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各同盟国政府的提名,任命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11名法官,梅汝璈成为中国代表。面对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梅汝璈立誓:“我既受国人之托,决心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法庭组建伊始,澳大利亚籍庭长韦伯宣布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璈认为中国是受日本侵略最烈、抗战最久、牺牲最大的国家,他气愤地脱下法袍,提出抗议,拒绝参加法庭预演。最终全体法官表决,同意梅汝璈关于法官座次按各受降签字国顺序排定。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庭,开启了一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审判活动”。
1948年4月,法庭工作进入起草判决书阶段。在梅汝璈的争取下,由中国法官负责起草判决书中有关中国的部分。梅汝璈在助手的帮助下,在300余页的初稿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主张判决书中单设一章对南京大屠杀予以说明,获得了法庭的同意。量刑阶段,法官们对是否判处战犯死刑产生了很大分歧。梅汝璈日夜与各国法官磋商,经历了多次争论,最后法庭投票表决:6∶5!以一票之微弱多数,判处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7名首恶以绞刑。
东京审判期间,国内民不聊生的坏消息不断传来,梅汝璈对国民党政府非常失望。1948年12月,国民党政府公布梅汝璈为行政院委员兼司法部长,他声明拒绝赴任。1949年6月,梅汝璈由东京设法抵达香港,后秘密赴京。到达北京的第3天,梅汝璈便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成立大会。周恩来在会上介绍:“今天参加这个会的,还有刚从香港回来的梅汝璈先生,他为人民办了件大好事,为国家增了光,全国人民都应该感激他。”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1950年,梅汝璈担任外交部顾问。1954年,梅汝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历任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学会理事等职,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和法制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针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为侵略战争翻案的行为,梅汝璈曾撰写多篇批评文章。其中,在一篇揭露南京大屠杀的长文中,他写道:“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作为亲历者,梅汝璈力图将东京审判如实记录下来。1973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书尚未完成,梅汝璈不幸与世长辞。如今,这部书稿和东京审判期间梅汝璈撰写的部分日记均已出版,给后人研究相关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报记者 靳昊)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