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8 18:46 | 来源:辽宁日报 2019-03-05 01版 | 查看:1045次
本报评论员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公开发表56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特殊的日子,仿佛所在季节里的暖阳与春风,总能给人以温润深厚的道德滋养。
在我省,连日来,有关学雷锋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引人关注。省委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学雷锋活动意见的出台,使辽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重要论述,打造新时代学雷锋高地,有了更清晰的顶层设计;雷锋学院的挂牌成立,为广大干部群众更深入地学雷锋提供了“理论课堂”和“实践基地”;“@雷锋”频道在“学习强国”辽宁平台上线,是以“移动化、互动化、全媒化”手段促进学雷锋活动“天天见、天天新”的有益探索。
这些安排,都有一个共同指向:让雷锋精神与时偕行。
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而作为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在辽宁,“滴水”早已化作“向上向善”的汪洋大海。统计表明,目前,我省共有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3.28万支、志愿服务站2.17万个。这个庞大的群体,因“志”而行、随“愿”而动,聚沙成塔、涓滴成河,续写着“雷锋日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学雷锋,一个永恒的时代主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无论社会如何变迁,这些雷锋精神的“内核”都永远不变、永不褪色、永放光芒。
特别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面对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目标,我们更加需要这面精神旗帜的指引,更加需要以雷锋精神塑造心灵世界。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度调整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期,雷锋所留下的精神遗产,应以何种方式、何种载体更好地去传承与弘扬,进而引领社会风尚、培厚“道德河床”,同样是我们必须要思考与回答的时代命题。
至少有这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受助需求也在呈现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文化、教育、科普、司法、医疗等领域,都在呼唤着更专业的“雷锋”。这支队伍,如何壮大?
信息社会,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的“原住民”与“移民”不断增多,宣传阐释雷锋精神的方式方法也亟须随之而变。舆论引导,如何进行?
老工业基地开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无论经济的爬坡过坎,还是社会的和谐稳定,都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也更需要学雷锋活动深入各行各业、进入千家万户。全员全面,如何实现?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一个又一个“学雷锋之问”扑面而来。也只有看清这诸多的现实背景,我们才能读懂省委一系列安排部署的深意,才能增强抓好贯彻落实的自觉。
找准雷锋精神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需要在多个维度下功夫,使之发扬光大、常学常新。坚持政治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注重全面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推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动局面;突出针对性,认真研究不同群体的学雷锋共性和个性特征,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强化示范性,挖掘身边典型、讲好榜样故事、引导崇德向善;保持持续性,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务求实效性,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严防表面化、口号化、形式化、标签化。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雷锋”。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大,就会发现,雷锋精神已然成为一个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精神谱系。我们也相信,新时代,雷锋精神仍将是辽宁人“价值DNA”链条上的“最强基因”。这,也是推动振兴发展最深沉、最博大、最雄浑的精神力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