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31 22:59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1-31 13版 | 查看:1443次
本报记者 龚金星
核心阅读
家里有重度残疾人,往往是“一人拖累一家”,劳动力无法外出工作,进而导致贫困。河南驻马店,尝试用集中托养的方式,帮助这些家庭解放劳动力、实现脱贫。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入住集中托养中心,可以享受一日三餐、定期洗澡和体检。家属也有机会进中心工作,拿一份收入。目前,该市已建立96个集中托养中心、3个日间照料机构,并提供岗位2000多个。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是众多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生活的写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不能缺席。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怎样脱贫?河南省驻马店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实行集中托养,初步达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的,走出了一条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增收脱贫的新路径。
管吃管住
一日三餐,每周洗澡,定期体检
元旦前夕,67岁的李应敏住进了驿城区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
2018年4月托养中心开始运行后,李应敏没有立即入住。她实在放心不下家里的一摊子事情:驿城区板桥镇夏庄村的家里,还有丈夫、儿子、儿媳和两个年幼的孙女,儿子、儿媳都患有精神分裂症。她自己,则是一个重度残疾人,胸椎、腰椎都动过手术,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一人支撑。
2018年,儿子、儿媳入住政府购买服务的精神病院治疗,她又做了膝盖手术,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当地政府把她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送米、送面、送衣、送被。儿子、儿媳出院后,她才得以入住托养中心。托养中心不仅管吃管住,连牙刷、牙膏、卫生纸、尿不湿都准备了。“以前日子苦,我没少流眼泪。现在我也有泪,但这是感恩的泪。”李应敏说。
家住经济开发区关王庙乡何庄村王庄的王献彬,今年63岁,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瘫痪。他原来靠父母照顾,父母去世后,他“绝望了,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当地残联为他配备轮椅,还帮他翻修房子。托养中心建成后,第一批就安排他住了进来。“在托养中心,一日三餐不愁,每周洗两次澡,还定期体检。”王献彬说。
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屈庄村的胡卫东,今年44岁,与85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2011年做建筑时,胡卫东从高处坠落,摔成了高位截瘫。几年治疗下来,赔付的30多万元花光了。2018年暑天,他褥疮发炎,住了3个多月医院,花了10多万元,还是办事处和村里帮助筹集的。眼看着母亲一天天苍老,还得照顾自己吃喝拉撒,他的内心十分痛苦。2018年11月,县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建好,他终于有了归宿。母亲时常过来看他,还说:“孩子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有病还能及时治。我放心。”
提供岗位
家属进中心工作,每月能拿工资
据了解,驻马店现有残疾人60.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4.72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20.5%。
驻马店市委书记陈星表示,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脱贫问题,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好这一问题,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
从2016年开始,驻马店先在上蔡县探索实践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取得经验后,于2017年11月初在上蔡召开现场会,决定在全市全面推广。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出台意见,要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设立、社会参与的原则,全市所有乡镇实现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全覆盖,让所有符合托养条件、又有入住意愿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都有机会得到集中托养。
上蔡县大路李乡栗庄村五十来岁的农户黄翠英,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可是,201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丈夫聂华堂成了植物人,她既要照顾丈夫,又要供儿子上学,压力巨大。后来,丈夫入住托养中心,她被聘为护工,在照顾丈夫的同时,再照顾另一名入住中心的残疾人,每月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不用发愁了。”
驿城区胡庙乡胡庙村的赵保华,妻子瘫痪在床10多年,儿子从小有智力障碍,全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集中托养中心建成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入住中心,他作为护工也进到中心照顾妻子和儿子,每月也有2000元工资。
汝南县三门闸街道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就建在三门闸医院院内,目前已入住20名重度残疾人。三门闸医院院长李刚介绍说,中心采取医养结合方式,入住残疾人都建有健康档案,签约医生每天对入住残疾人进行巡诊,并因人而异制定治疗和康复方案。
驻马店残联理事长张银良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96个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和3个日间照料机构,不仅基本实现了重残人员集中托养的全覆盖,还为重残家庭提供稳定增收岗位2000多个。
开展培训
帮贫困户掌握技术,促进就业
驻马店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为重残家庭的生活兜了底,使重残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最早探索实践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的上蔡县,一方面把所有护工岗位优先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放,为贫困家庭提供稳定增收岗位近400个;另一方面,经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这些贫困户家庭的劳动力掌握实用技术,促进他们外出务工、转移就业。目前,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已解放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劳动力320多名。这些劳动力均实现了再就业,获得了新收入。
32岁的刘更臣,是上蔡县邵店镇庙王村人,10年前在建筑工地打工时,不幸摔成了高位截瘫。妻子撇下他,和儿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刘更臣说:“以前在家的时候,白天俺妈照顾我,晚上俺爸照顾我。在家啥也不做,1分钱也挣不到。”他进入托养中心,母亲也在那里当起护工,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在生活、医疗、保健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刘更臣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开始代销当地特产丝瓜水系列护肤产品,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
信亚娟家住经济开发区开源办事处张楼村信庄。大学毕业后,她被查出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双侧股骨头坏死,卧床四五年之久,看病花费四五十万元,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区残联了解情况后,通过多方协调,安排她到托养中心,边工作边康复治疗。她说:“我以前认为自己是个废人。现在,我不仅能为社会做贡献,每年还能给俺家带来近3万元的经济收入。”2018年11月,经过层层选拔,她代表河南参加全国残疾人专职委员知识竞赛,并获得三等奖。在区残联的鼓励、帮助下,她正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
2018年5月25日,全国推动因残致贫家庭脱贫攻坚暨失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现场会在驻马店召开。驻马店重度残疾人托养模式,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