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24 12:5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12 28 | 查看:38477次
吕宏庆,男,1972年12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会长。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爱心帮扶、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善行义举谱写着爱的乐章。2018年9月,吕宏庆入选“中国好人榜”。
有人说,快乐是吃饱穿暖,可他们却说,快乐是帮助别人吃饱穿暖;有人说,幸福是被人爱着,可他们却说,幸福是竭尽所能去爱别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却用心中的善意,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无限温情。
出身贫寒 心存感恩回报社会
上世纪70年代初,吕宏庆出生于南阳县青华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幼年家境贫寒、弟兄众多,父母只好将他寄养在镇平县农村的外婆家。外婆中年时患眼疾致盲,舅舅是残疾人,全家人靠外公种地维持生计,生活特别困难。童年艰难坎坷的经历,让他更能体会到弱势群体的疾苦,更加了解他们的无助。
18岁那年,吕宏庆辍学回家。他跟随邻居南下打工,由于不懂技术、没有学历,导致工厂应聘屡屡碰壁。无奈之下,他只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填饱肚子成为他当时最大的愿望。那段日子里,老乡们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暗暗发誓以后若有能力,一定要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持之以恒 义务献血15载
2003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吕宏庆在超市购物时,看到门口停着一辆流动献血车,有不少人在排队献血。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他也走上献血车,捋起袖子献了400毫升。
吕宏庆正在献血站献血 图片来源:大河网
想到自己的鲜血帮助医院挽救生命,吕宏庆感到无比自豪。自那以后,无偿献血成了吕宏庆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他坚持每年捐献两次全血,截至目前已累计献血19200毫升。
起初的义举,也许是出于一种热情的冲动,15年的坚持,则是源于对献血价值的理解。他说,献出的是鲜血,挽救的是生命,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在自己献血的同时,吕宏庆还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献血的意义,动员他们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扶贫济困 弘扬社会正能量
2010年务工返乡后,他主动投身公益事业,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倡议发起扶贫济困、安老助学为主的帮扶活动。他多方筹措资金,先后走进南阳市周边县区的16所乡村学校,资助贫困学生200多人,给贫困生们发放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为学校捐助课桌凳、图书、体育器材、办公电脑等。
吕宏庆(右一)和孩子们在一起 图片来源:大河网
节假日里,他经常带领义工团队,走进社区、乡村、敬老院慰问演出,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他还利用网络平台,先后帮助200多个贫困家庭和孤残老人,为其发放生活物资及现金累计15万余元;帮助卧龙区潦河镇和青华镇的菜农处理滞销蔬菜将近30万斤;帮助方城县博望镇烧伤女孩、宛城区瓦店镇患恶性细胞淋巴瘤学生、卧龙区蒲山镇患白血病学生等7户因病致贫家庭筹集帮扶资金26万余元;帮助3个贫困家庭学生,为他们联系到长期的爱心助学金帮扶……
吕宏庆(右二)和志愿者一起给老人送爱心 图片来源:南阳在线
这些年,他筹集社会资金60多万元,自己省吃俭用捐献款物及承担下乡走访费用3万多元,为公益事业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已经无法计算。
数字背后,是一趟趟风雨无阻的奔走和一场场心手相牵的帮扶。
吕宏庆和敬老院老人拉家常 图片来源:南阳文明网
有人问吕宏庆,在公益的道路上是否遇到过质疑和委屈时,他沉默片刻说:“做公益这几年,有人说我是傻子,有人说我挣俩钱烧的,也有人说我为名为利。掏心窝子说,我不是富翁,也不是老板,我只是一个月薪不足3000元的上班族。但是做公益,更多的时候根本无法用金钱去衡量。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有辛酸也有快乐,我真的要感谢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家属的信任与支持。”
吕宏庆和义工联合会的志愿者们 图片来源:南阳公益圈
吕宏庆所负责的南阳市义工联合会有注册业余志愿者1000多人。虽说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有成本的,例如交通费、餐饮费、耗材费等,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团队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为了能让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吕宏庆不得不四处奔走找企业寻求经费,为推动民间公益前行奉献着自己的微薄力量。他的团队每年都要开展50多场次活动,平均每月4、5场,只要能抽出时间他就会亲自带队。
吕宏庆始终认为,公益的核心就是以爱心唤醒爱心,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他的妻子、子女、亲戚、朋友都纷纷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来,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今,活跃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已经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中国文明网综合中国青年网报道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爱心不分大小,慈善不分高低,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公益事业才能越走越远、越做越大。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