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7 08:1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1-04 | 查看:4285次
一个普通的村庄,因为一位不普通的党支部书记,几十年来一直被誉为“鲁西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村子名叫小杨屯,坐落在茌平县,村支书的名字叫张国忠。
在张国忠带领下,小杨屯是“ 老先进”:1964 年至2009年,小杨屯人均为国家贡献粮食85万斤,全省第一;市场经济大潮中,率先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龙头企业,实现了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一体化,成为科学发展的典范。 2009年,小杨屯人均收入达到19000元,连续20年居聊城各村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小杨屯干群间从未发生矛盾冲突,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
当地干部群众说:张国忠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一位中央领导说:张国忠是共产党的光荣。
“天塌地陷,我对党的心永不变”
新近落成的小杨屯文化中心三楼是村史展览室,里面有一张“送别”的老照片,张国忠每次看到都感到心痛。
小杨屯地处鲁西144里长的“十二连洼”最低处,“雨天水汪汪,旱天硬邦邦,十年有九荒”。1961年,春天遇到严重干旱,秋天遭受罕见涝灾,人均口粮只有30斤。为了度荒,上级安排村里40名老幼去曲阜短期移民,分别那天村里哭声一片。一位老人走到村头,突然指着张国忠的鼻子责问:解放都十几年了,大家连饭都吃不上,你当的什么支书!这句话犹如一根钢针扎进张国忠心窝里。
张国忠三天三夜没合眼、没吃饭,难受得在大洼里一遍遍地转,一遍遍地想。他想起了1947年秋入党时的情景。就是在这片洼地的青纱帐里,他面对画在地上的锤子和镰刀宣誓:哪怕天塌地陷,我对共产党的心永不变!他一下振奋起来:要拔穷根,必须治涝洼地;要吃上饭,党员领着群众干!从这年起,张国忠两手没离开铁锹,带领留下来的劳力连续大干3年,开挖了10条灌渠,深翻改良土地近千亩。从此,水开始听话了,地开始长庄稼了。1964年,小杨屯一年就向国家交了17万斤粮食,人均贡献跃居全聊城地区第一。
其后二十多年,虽然张国忠受了不少委屈与磨难,但从未动摇过对党的信念。他认准一个理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让群众不再饿肚子就是最大的服务。他盯紧大洼天天干,终于将“只收蛤蟆不收庄稼”的1400亩涝洼地改造成“旱涝保丰收、年年作贡献”的聚宝盆。1978年,小杨屯成为聊城地区第一个解决温饱的村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人说:分田到了户,自己干自己挣,不再需要党支部。而张国忠说:分是为了富,要想共同富,全靠党支部!他组织支部成员成立农业服务队,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生产、科技、购销、资金等难题,并创造了一年“三种三收”“四种四收”高产高效农业佳绩。1989年春,中科院专家来到小杨屯,称他们创造了“平原农业开发的新模式”。
这一年,小杨屯人均收入3000元,而全省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600元。这一年,张国忠被推选为全国劳模。
“不干一阵子,要干一辈子”
小杨屯出名后,张国忠的人生面临着多种选择与考验。曾经有一批转干指标,他排在第一号,他说:小杨屯还没干出啥名堂,自己一拍屁股走了,心里愧得慌;
后来他在信用社兼职,又有一个转干指标给了他,他说:小杨屯正在拔穷根栽富苗的节骨眼上,我一走群众不就松了劲?1978年茌平县委换届,上级确定他担任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他说:小杨屯跟俺连着筋连着肉呢,俺不能离开!谈起这些“错过”的机会,张国忠说:“一个人一生有机会有能力做成一件大事很不容易,我在小杨屯要干一辈子,不干一阵子!”
张国忠所说的“大事”,首先就是让群众富起来。
1992 年,张国忠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出席党的十四大,回到村里马上召开支部会。他说:致富路上没尽头,小杨屯也要搞市场经济。经过多方调研,他把目光盯在填鸭养殖业上。1993 年,党支部引进800只鸭苗,为打消群众顾虑,他自己认养200只,并有言在先:养好了挣了钱算伙里(集体)的,赔了钱算我自己的。
这下子张国忠家里成了“ 鸭窝”,三间房子鸭子占了两间,两位年近七十岁的老人,日夜不停地给炉子添炭,给鸭子添食、添水。冬天鸭子不爱动,吃得少长得慢,老俩口拿着系上红布条的竹竿,像杂耍演员似的叫着跳着轰鸭子不让它们站脚。到年关,鸭子育肥成功了,每只鸭子净挣两块多,而张国忠却因煤气中毒差点送了命。老伴哭着数落他,张国忠却说:干部干部,难事险事就是要先干一步。
从养鸭到加工鸭,小杨屯鸭业科贸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年加工填鸭1800万只,2009年创利税1500万元。因为这个鸭业公司,小杨屯人均收入每年以 2000 元的幅度增长,并带动周边6000多户农民养鸭致富。
有了鸭业公司这棵集体经济“ 摇钱树”,小杨屯的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投资46万元打了一眼420米的深水井,投资200万元使农田灌溉实现了管道化。自2005年以来,对村民实行了“五免一补”:免村民用电费,免村民自来水费,免交车船使用税费,免村民浇地水费,免村民有线电视费,补助60岁以上老人每年300元。
“当干部首先学吃亏,学吃亏就有人跟随”
张国忠的老家在齐河县,小时候跟姥姥来到小杨屯,是单门独户。一个“外来户”,靠什么让全村老少几十年来逢换届就全票选他当支书,直到现在还让他干着?张国忠回答:一是能把经济搞上去,让群众得到实惠;二是处理矛盾公平公正,不偏不向;三是不论大小事,党员干部都不能与民争利,头脑中要有“吃亏精神”。
小杨屯中心街的一面墙上,多少年来一直写着张国忠总结的“吃亏经”:当干部首先学吃亏,学吃亏就有人跟随;当干部必须能吃亏,能吃亏才会有权威;当干部坚持常吃亏,百姓中才有好口碑;当干部情愿甘吃亏,甘吃亏为党增光辉。
张国忠当支书几十年,吃亏吃了几十年: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家孩子小,老伴常生病,他又整天忙着组织群众治大洼,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他带领群众科学种田,凡是风险大的项目,都是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先搞试验,成功了,把技术传给群众,失败了,自己承担损失;近些年小杨屯富了,群众都住进新房,他家是最后一户……
年少时,张国忠曾在酒坊烧过酒,练出了大酒量,当村支书后,为了不沾百姓一分一厘,他说戒就戒了,至今没沾过一滴酒。这些年来,他为群众外出考察项目、搞服务,没在村里报销过一次路费;请来的专家、技术员指导群众生产,他总留在自己家里招待,没要集体一分钱。不管是求医问药还是婚丧嫁娶,他为村民操心办事无数,没吃过一次请;张国忠先后当选省劳模、全国劳模、省人大代表,党的十一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不管奖金多少、纪念品大小,一回村里,马上交给集体。
这就是张国忠。自己吃亏一辈子,却换来小杨屯家家富裕、户户和睦。入党63年,他以无限的赤诚,擎起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记者 姜国乐)
(责任编辑:袁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