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6 21:32 | 来源:广州文明网 2018-11-22 | 查看:1209次
大部分熟悉梁冬飞的人,都知道她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公益事业当中,是著名的“广州好人”。其实她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广东区域总经理,是一名职业女强人,一人分饰两角,公益、事业两不误。
2015年,已经投身公益事业20多年的梁冬飞用数十万积蓄成立了广东省让爱回家公益促进会,发起“衣+衣=爱,让爱回家”旧衣捐赠活动,为山区儿童输送衣物。广东省让爱回家公益促进会发展至今,已经发起了多个公益项目,持续造福社会。
梁冬飞和受助孩子在一起
让善成为种子 创立“让爱回家”
1998年,梁冬飞已投身公益志愿活动,不管是探访山区贫困儿童、还是进出麻风康复村、帮助困难人士等她都全身心投入,在志愿服务机构还没有在广州盛行的年代,梁冬飞已经是一位资深的公益志愿者。
谈及为何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梁冬飞说:“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多行善,做好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梁冬飞记忆中,父母一直以身作则,教育她要以行善为乐。
小时候梁冬飞妈妈就经常匿名捐款,一捐就5元、10元,在工资只有十来元的年代,这可谓是一笔巨款,“妈妈小时候也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善心人的资助才有幸读书上学,因此长大后她也积极捐款,帮助更多的人,一是希望能回馈社会,二是期望获得资助的人也能像她一样继续做善事,传播爱心。”
在梁冬飞心中,她就是父母的种子,在父母的爱滋养下,培育成一棵“爱的大树”,她有责任把父母助人为乐的精神传播下去,让更多人成为善的种子,让爱传播下去。
2014年,梁冬飞发起“衣+衣=爱,让爱回家”旧衣捐赠活动,2015年成立广东省让爱回家公益促进会,终于结束了20多年游击队般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公益项目。
“以前觉得自己做好事就行,就算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也没关系,后来发现,单打独斗的效果是有限的,能帮助到的人群也有限,所以就有成立公益组织的想法,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截止2018年初,广东省让爱回家公益促进会已经开展了多项针对不同群体的公益项目,发起了60多场的志愿服务,拥有过千名志愿者,服务人员超过3000人次。
出资数十万元 发起捐衣项目
广东省让爱回家公益促进会明星项目——“衣+衣=爱,让爱回家”旧衣捐赠公益项目是梁冬飞尝试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这一个项目,让梁冬飞知道公益组织“唔易做”。
旧衣捐赠项目旨在发动社会各方力量,鼓励民众捐赠旧衣物,由梁冬飞出资把旧衣物进行再处理,通过二次消毒和筛选,送往偏远山区,让旧衣物再次发挥作用之余,也能惠及山区贫困群众。
“一开始成立这个项目时想法很简单,以为只要定期收集旧衣物,请人再处理就可以,当时还设想每月送几万件衣服给贫困地区,后来才发现很难做到。”梁冬飞说,最初,她在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的帮助下,发动了社会各方力量,收集了数以万计的旧衣服。为了处理这些旧衣物,梁冬飞自掏腰包,租用了200多平方米的厂房用来处理旧衣,并购买了工业洗衣机、消毒、烘干等设备,还聘请工人进行打包,花费不少。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无法长久。
“这样做比买新衣服还要贵,不实际,场地手续也无法办理下来。”后来她选择把处理旧衣物的每一个环节都外包出去,找不同的合作方来处理,即减少成本,也能达到效果,“做公益和做生意一样,都是要找各种方法持续发展下去,公益事业没办法创收,只能造血自救。”
现在,“衣+衣=爱,让爱回家”回家项目,不单只成立了爱心小屋,定期接受居民旧衣物以外,还会接受旧书籍,每月定期捐赠一批旧衣旧书至偏远山区,将旧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探索新型公益模式 自我造血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梁冬飞决定创新公益模式,通过“授人以渔”“自我造血”的方式,让促进会以一种新的模式持续发展下去。
“接下来我们将建立公益爱心超市,鼓励民众捐出闲置物品用于义卖,获取的资金将捐入促进会,成为工艺善款。”梁冬飞说,除了爱心超市的模式外,她还加入了一个线上定制平台,招揽文化志愿者,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华之余,也能做善事,献爱心,“这个平台可以让艺术学院的同学把作品放上平台,接受网友的定制,他们的版权所得将归促进会所有。”目前,平台已有多幅作品被下单定制,部分作品的下定量过千。
“如何让促进会持续发展下去,是我接下来重点攻克的难题,当然这也是所有公益组织所面临的难题。”梁冬飞直言,她不怕挑战,会坚持把促进会发展下去。(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