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龙:大海边的“领头雁”

发布时间:2010-03-07 13:0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2-29 | 查看:1774次

  “解甲归田”不改拼搏本色

  “有脚不踏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男”。福建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曾是个沿海小渔村,20多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穷旮旯”。1984年,军人出身的林哲龙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海滨渔村有了自己的“领头雁”,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近日来到官坞村。村口,“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的牌子十分醒目。村里的海产加工厂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运货大车进进出出。村民们大多穿着工作服在厂里“上班”。海边,一望无际的海带养殖基地波光粼粼,孕育着无限生机。很多人想象不到,如今的官坞村已是全国最大的海带育苗、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

  时间回溯到1978年。那一年林哲龙光荣退伍回到家乡。“解甲归田”的小伙子立志退伍不褪色,要用在部队里学习到的智慧与本领,带领村民们走出贫困、走上富裕之路。1984年,林哲龙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主任,随后成为官坞村党委书记。望着村民们各自划着破旧的小舢板下海捕捞、养殖,每天的收获却少得可怜,林哲龙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那种小打小闹的生产方式显然已经落伍了!

  海边“画龙”与“点睛”

  “不能再守着大海这个聚宝盆喊穷,要向大海要财富!”林哲龙提出两点思路:第一要改变生产方式,依靠制度致富;第二要找准门路,依靠科学致富。

  “小组核算,联合体承包”是林哲龙第一次“画龙”之笔。他把原有600多户独家生产的农户组合为53个联合体,实行“分工作业,统一管理”模式。小舢板捆绑成大航母。20多年来,官坞村的水产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由原来的单一养殖品种海带,增加到养殖紫菜、龙须菜、牡蛎、鲍鱼、多宝鱼等20多种,面积由 1984 年的446 亩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亩。

  “科企联姻、科学发展”是林哲龙的一次“点睛”之笔。为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养殖,他着手成立了海水养殖研究会,并先后与中科院黄海研究所、上海水产学院等10多家科研教学单位、部门“攀亲”、挂钩,致力发展海产品育苗、养殖、加工。科技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现如今,官坞村的海带一年可产20多万吨,在海带育苗面积、养殖面积、加工产量上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

  “亿元村”的幸福指数

  随着养殖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林哲龙又开始探索适合渔区生产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大胆实行了“公司+渔户”的组织形式。1995年,以村委名义创办的官坞海洋开发公司正式成立,当时由村集体占51%股份,渔民占49%股份。公司下设海带育苗场、鲍鱼育苗养殖场、水产品加工厂、海水研究会等经济实体。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官坞村初步建立了生产、经营、科技、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社会化体系,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渔工贸一体化的渔业产业化新格局,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更大地调动群众积极性,更多地让利于民,如今,开发公司又将村民股份比例由原先的49%扩大到70%,村民们真正成为了公司的大股东。2008年,官坞村全村社会总产值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80%的农户家庭收入5万元以上,60%的农户家庭收入10万元以上,村财政收入1000多万元。

  成了“亿元村”的官坞村如今更注重幸福指数。村里从1990年开始设立村级福利基金会,每月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2005年9月份开始,官坞村率先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教育奖学、奖教金;村里还实行农民免费参加新农合等社会福利制度。如今,大海边的“领头雁”林哲龙又带领全村人向着更高的目标飞翔! (记者 高建进)

(责任编辑:郭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