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6 18:1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1月 | 查看:1741次
人物故事:
房洪瑾,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工专业。1952年8月分配到鞍钢股份炼焦总厂(原化工总厂)工作。自1993年退休以来,他共计资助了68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献爱心4.2万元。他先后获得2015年“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6年“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等鞍钢级以上各种荣誉50多项。
知党恩,奋发图强
房洪瑾出生在山东农村,家境十分贫寒,家庭只能勉强供他读完初中,在亲戚的资助下他读完了高中。194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整个学习期间,完全是靠人民助学金和同学们的帮助完成学业的。他上大学时穿的衣服是同学们送的,穿的鞋是学校实验室为鞋厂送检的样品作检验后送给他的,所以常常是大小号合穿,鸳鸯拐混穿。他清楚的记得,当时吕广煜同学借给他一件棉大衣穿了三个冬天。因此,他对党、对人民始终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每天废寝忘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敢有一丝懈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从毕业的那天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党、人民和社会给他的恩情。
1952年,新中国百废待兴,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鞍钢化工总厂当上了一名技术员,那时他就立志要把所学的知识全部贡献给企业,把为企业做贡献当作是感恩、报恩。所以在刚入厂不久,他积极深入到生产一线,刻苦钻研技术,每天摸爬滚打在现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1953年,他参加了焦炉第一次基础性恢复工作,从砌筑、加热设备、煤气系统、护炉铁件、排气系统等的检查验收,并参加了烘炉开工工作。看着焦炉开工的场景,看着一炉炉火红的焦炭,他内心无比激动,身体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在长达40多年的生产实践工作中,更加刻苦钻研技术,加快了他回报企业的步伐,先后掌握了焦炉砌筑,烘炉开工及焦炉调温等技术工作,期间积极参与炼焦、回收、精制的设计及大中修工程管理,先后参加两座焦炉的基建、12座焦炉的大中修及烘炉开工,主持精苯系统、二回收系统的大修工作。1956年,为了降低焦饼中心温度差,他提出改变煤气与空气斜道出口喷射夹角的理论,这一理论后被收入冶金部出版的《焦炉调火》一书,在生产实践中焦炭质量显著提高,获公司重大课题攻关成果奖,40多年来,类似这样的科技成果他还有很多。2002年开始,随着鞍钢技改步伐的加快,化工总厂也开始了老焦炉系统全面升级改造,总厂聘请他为“技术咨询专家”,他想是企业培养造就了他,没有企业就没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大规模的焦炉工艺改造中,先后参加了一期和二期工程的焦炉建设方案制定和干法熄焦技术应用方案的讨论,把多年积累的生产和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技术人员,献给企业,让他感到退休了仍然有用武之地。此外,他还参加了化工总厂出版的《鞍钢炼焦技术》的编辑工作,这是一本总厂自1949年恢复生产以来至2000年50年期间的煤焦生产经营的技术总结,他研究的焦炉调火技术中关于四炼焦拉长火焰,焦炉燃料室底部煤气与空气喷出口中调节砖的并靠及影响喷射角的方向问题全部收录其中。把所学的知识和全部力量用行动来回报给党,回报给企业,就是他一生的追求。
1993年退休后,他始终不忘党和人民给予的恩泽,总想要为社会做点什么,可一时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渠道。1997年11月中旬的一天,退休4年后的他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一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救助失学儿童的消息,了解到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连小学、中学都念不起,面临辍学的困境。当时他想,党和人民培养他上大学,现在这些和他当年一样的苦孩子上不起学,他不能视而不见,下定决心要尽所能帮助这些孩子上学,来回报党和人民对他的关怀。于是,他到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报名,从此踏上了资助贫困学生的历程。
念党恩,回报社会
1997年,他资助的第一名学生是岫岩县红旗营子乡塘坊村小学一年级男孩姜锦玉,第一笔捐助款是400元,从他拿出400元钱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做的是一件光荣而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他深知,一个国家要进步、富强,要靠人才、靠科技,只要教育基础夯实了,才能提高全民素质,多出人才,才能依靠科技强大我们的国家。
在他资助的68名学生中,他用心最多、捐助最多的是1999年开始资助的铁东区东长甸小学二年级的残疾女孩叫张璐璐。张璐璐是原鞍钢烧结总厂一名退休老工人张福臣的孙女,因患先天性脑瘫而不能行走,自幼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是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特困户。作为她的代理家长,他想对于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关爱。所以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节日,他都会带上饺子、元宵、粽子、月饼和水果去看她。张璐璐行动不便,他花了846元钱给她买了一台折叠式轮椅,方便她出行。每当“六一”和璐璐过生日的时候,他都会送去书籍、文具和生日蛋糕,领她出去逛公园。璐璐爱看书、听故事。记得一年的“六一”儿童节,他买了两套共40册故事书送给她。
2004年3月3日,房洪瑾又资助海城县西四镇西四小学一年级女孩翟程程。海城西四是他下乡劳动8年的地方,他对那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自从资助翟程程以后,每次去看望她,总是挽着他的胳膊不放,介绍她的学习情况。一次,她说:“房爷爷,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总是来看我,我一定好好学习,我现在已经进班级前五名了,将来考上大学一定会报答您。”看到她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感觉做这些很值。
资助贫困学生这件事情上,他没有给孩子们留下过地址,部分孩子通过希望办那里得到了他的地址,给他写信,有的孩子在来信称他为解放军叔叔,使他非常高兴,因为解放军是做好事的集中代表,他的行为给解放军增添了光彩,比感谢他个人更有意义。他记得有一封来信这样写道:“敬爱的房爷爷您好,今天我又收到了您捐给我的300元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您真是一个大好人,已经退休了还捐我钱,我真的很感谢您,是您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人,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长大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从而报答您和所有关心我的人。”看到孩子质朴的话语,他的眼睛也模糊了,他认为只做了一点事情,让孩子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给孩子带来了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看完这封来信后,他知道已经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会坚定的一直走下去。
传党恩,爱撒人间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始终坚持做好事。在资助张璐璐的过程中,和他同科的退休老同志曾经劝过他:“房工啊,资助一个残疾孩子你可想好了,做好事行,但这个好事做了别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同志的意思他明白,但他笑着告诉他:“璐璐她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学习生活,需要更多的去关心和爱护,我不怕任何麻烦,我就是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这20年里,让他感到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快乐,这种快乐使他身体始终保持健康,精神更加矍铄,即使在老伴患有直肠癌的情况下,这种坚定信念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改变。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影响下,离休老干部关博文向市“希望工程”捐资3900元,资助13名贫困学生。离休老干部聂士敏积极参加捐资助学,向灾区捐款等达9500元,看到爱心不断传播,正能量广为传递,他感到由衷的高兴。期间他还多次被评为模范、先进、标兵、金牌学科带头人,他说:“所有这些成绩都是在党组织的教育和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取得的,十分感谢组织给了我这么高的评价和荣誉,这些称号都是我的光荣,但都已成为过去,重要的是未来,我把这些荣誉都看作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把它作为今后努力的动力”。
虽然房洪瑾同志今年已经88岁了,但是他资助贫困学生的心始终未老,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目标,如果能活到90岁,争取资助90名学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认为作为一名受过党和人民恩惠的国家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做这些不算什么,他没觉得有多么崇高和伟大,只是尽心尽力做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当代活雷锋郭明义曾经说过一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也正是他今后的目标。
来源:辽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