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10 20: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月 | 查看:2148次
人物故事:
钟友苗,是百丈街道华严社区的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同时,他和妻子何小琴又是当之无愧的最美人物、道德模范。31年间,他在18条楼道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临终前,又将自己的躯体,深埋进了爱心的土壤。他用他的平凡一生,书写了不平凡的高尚情操。
一、挑起保洁员的重任,爱就此扎根
钟友苗1986年结识了在社区做清洁工作的何小琴,两人结婚后,为了分担妻子的压力,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老本行,也干起了保洁工作。
刚接手的时候,是最苦的时候。1996年至1997年,金鹰小区刚刚建好,居民先后开始在家中装修。一天下来,被废弃的砖头、水泥、木板块堆得跟小山一样。夫妻俩每天从凌晨三点开始干,一扫帚一扫帚地将装修垃圾汇聚到一起,再像愚公移山般,一点点地把垃圾运到位于灵桥畔的中转站。钟友苗记得,那时候的金鹰小区很小,道路很窄,垃圾车在很多小弄堂里根本派不上用场。见到重的垃圾夫妻俩就用手搬,用手推车拉,一天下来能用废好几双手套,手被划出几道血口子也是常有的事。
现在小区硬件条件好多了,物业公司也给配发了更得力的保洁三轮车,但夫妻俩干活的认真劲却一点不减当年。在社区干久了,居民们都把钟友苗、何小琴当做自家人。白天打扫街道的时候,每每有居民经过时热情地跟钟友苗打招呼,更有不少居民停下脚步和他聊几句,彷佛是自家的亲戚。钟友苗说:“大家对我都可好了,干活的时候常有人会边说‘辛苦了,辛苦了’边往我手里塞东西,也有人悄悄把毛毯、水果、米、油、香烟和衣服等日用品放我家门口,谁送的都不知道。”这浓浓的爱化成了夫妻俩努力为居民服务的信念,也坚定了他们就此扎根的决心。
二、31年呵护小区,爱从未间断
走进金鹰小区,细心的人立马会发现这里与普通的老小区不一样:无论在小巷里还是楼道内,找不到一张牛皮癣。这都是钟友苗与何小琴的功劳。在完成垃圾清扫的工作后,钟友苗就会拿着一只小桶和一把刷子到各个墙门里刷小广告。粘性大的用指甲抠、带颜色的用石灰刷,每一天钟友苗都要跟这些牛皮癣“过不去”。有时小广告实在太多,何小琴便上前帮忙,久而久之,小区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贴广告的人。
大家都夸钟友苗夫妇干活很细,想得总比别人周到。打扫楼道时,何小琴要先爬到楼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扫灰,完了还要拿抹布擦一遍扶手。“老人上下楼总要搭把手,擦干净了,让他们扶得放心”,为此,清洁一个楼道至少要花上30分钟。
2013年1月3日晚上下了一场大雪,社区书记王凌第二天一早准备召集社工扫雪。一到金鹰小区,社工们发现街巷两边、居民楼前的积雪已经被清理干净。原来,为了不耽误居民出行,减少雪天事故的发生,钟友苗夫妇凌晨两点就开始出门扫雪。那时大朵大朵的雪花还在不断地从天而降,地上的冰硬得用扫把怎么都扫不动。夫妻两人一个铲雪,一个在旁清理,外面的裤腿被雪打湿,里面的内衣被汗浸湿,可是谁都没有顾得上。
选择了保洁工作就等于选择了苦与累。小区的里里外外一刻也少不了垃圾清理,保洁员也就一刻都不得停歇。这是钟友苗夫妇的一张工作时间表:早上3点半从家出发,打扫小区马路,清理楼道垃圾,倾倒垃圾桶,并把所有垃圾运到中转站处理;7点吃饭;8点检查小区卫生,清理新出现垃圾;晚上6点回家。这张并不细致的时间表捆住了这对朴实夫妻整整31年的青春,31年如一日,周而复始。小区的居民都说,夫妻两人的扫帚就是魔法棒,挥一挥,出现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区,再挥一挥,出现一片清爽舒适的天地。众所周知老小区物业费收缴难,可是金鹰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却高达100%,“他们工作从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每天把小区打理得干干净净,我们的物业费掏得都很甘心。”在问及原因时,小区居民们纷纷这样说。
三、小区事当自家活干,爱充满动力
华严社区的居民都记得,以前社区场地紧,很多活动就放在附近的彩虹服饰广场前面举办。惦记着广场前没个歇脚处,钟友苗夫妇就用三轮车把几十个小凳子搬运到广场,等活动结束后再搬回社区活动中心。这事不大,却暖暖地感动了许多人。
小区居民朱信祥,他对钟友苗的热心肠那是夸了又夸。彩虹南路58弄26号至40号墙门是两幢相望的七层高楼,96户居民进出都从二楼平台上过。二楼平台两边高中间低,每逢下雨水就积在平台中央出不去,影响居民出行,到了夏天,平台更成了蚊虫的聚居地。朱信祥多次叫管道疏通队处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钟友苗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揽活,与妻子一道把人家装修多出的砖头、水泥、砂石挑上平台,又自己动手把低洼处垫高并浇筑平整。从此96户居民彻底告别了二楼平台的水患之苦。
台风“菲特”期间,小区积水没过膝盖,租住在12号楼的张奶奶犯愁了。屋子里没有卫生间,她平时大小便用痰盂,再把痰盂倒到公厕。虽然只有几十米距离,但已90岁高龄的她在积水中寸步难行。钟友苗夫妇知道后,天天准时出现在张奶奶家门口,帮她倒痰盂。“多亏了扫地的夫妻俩,每天早晚帮我倒,也不嫌脏。”一回想起这事,张奶奶眼角便忍不住闪起泪光。
让居民们难忘的还有夫妻俩通化粪池的事。老小区管道设施损坏严重,化粪池多次出现堵塞现象。每次地下堵塞地上路面便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钟友苗夫妇经常亲自下到化粪池清理。肩膀顶住洞口,整个手伸到池里,再用自制工具清理堵塞的垃圾,一次疏通下来,肩膀、脑袋都沾上了大便。有人要按雇专业师傅的费用给他们钱,但都被一一回绝了。
凭借一手精湛的水泥手艺,钟友苗不知还为小区办了多少好事。从花坛边被压坏的侧石,到小店前经常绊倒行人的台阶,再到小区里被车辆压碎的路面,每一处都被钟师傅的巧手修补得妥妥帖帖。若你问这对憨厚的夫妻为什么这么傻,干这么多“分外”的活,他们会这样回答你:“这里就跟我家一样,这个小区的居民都是我的家人,为家人多做点事,我怎么能不开心?”
四、身患重病不幸离世,爱得以延续
2015年底,钟友苗被确诊患了鼻咽癌。初期手术费要10万元左右。突如其来的噩耗似乎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并不公平。但是,爱心之火,只有在众人的呵护中才会显得光芒万丈,宁波作为一个爱心城市,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出院后,大家看到他仍旧在小区里打扫卫生,劝说“你回家休息,卫生我们自己打扫”;社区书记说,“你少干点,力所能及就好,工资一分不少”。但闲不住的钟友苗依然我行我素,他的高尚价值观告诉他,只要还有一点力气,就要把自己的这个“家”呵护好。
今年10月,与癌症斗争了两年多的钟友苗再也撑不住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总觉得还要为大家做点什么。“我因为得到别人的帮助多活了几年,如果别人也因为我的帮助而幸福,那我就觉得很幸福。”不善言谈的钟友苗和家人商量,人去世后就是一把火烧了,如果身上哪些器官有用,那就捐了吧。随后,在家人的帮助下,他联系上了宁波市眼科医院红十字眼库和宁波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详细了解了捐献流程,得知角膜能帮助至少两位盲症患者,钟友苗非常欣慰。10月27日下午,宁波市眼科医院的医生前往钟友苗家里评估角膜质量。这是一间车棚屋,室内光线昏暗,用“家徒四壁”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老旧的电视机,中午吃剩下的饭菜,述说着他们平时不高的生活质量。但是让医生惊讶的是,在狭小的空间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何小琴说,小区里修修补补都需要用到这些工具,这是老钟的宝贝,不能动它。虽然钟友苗已经昏昏沉沉睡了好几天,但听到医生说“角膜质量很好时”,嘴角还是微微地抽动了一下,仿佛担心了好久的事情终于可以放心。
28日上午,钟友苗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医生小心地取下他的一对眼角膜,并轻柔地扶闭双眼,生怕吵醒他。随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也在对他的遗体做了防腐处理后,送到了学校。这位老师告诉何小琴,钟友苗的遗体,将会帮助6300余位未来的医生、护士,她的丈夫将继续在另外一条战线,继续发光发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通常用来形容教师的诗句,也许就是对钟友苗这短暂一生的最好概括。清洁社区、爱护家园、捐献遗体,点滴平凡的涓流,最后在寂静的瞬间升华伟大。可以说,钟友苗用他平凡的一生,对“高尚”二字做了最好的注解,诠释了“好人”的定义,划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最高标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