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3 22:39 | 来源:辽沈晚报 2018-11-20 03版 | 查看:2484次
本报“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获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多地媒体转载和点赞
6月5日5版 《母子俩河边落水 六旬翁跳水救人》
2月3日6版 《10岁娃需骨髓移植 两天筹得百万》
9月15日3版 《两站地两分钟 151路司机“飞车”救人》
9月6日3版 《8岁娃掉落浑河 63岁翁下水救回》
2018年伊始,本报一篇《百车“闪”出生命通道 温暖整座沈城》的报道刷爆网络,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随后,本报设立“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专栏,从2018年1月15日起,邀请公众一起参与寻找和发现暖心事件,见证文明的力量。
从1月15日至11月17日,10个月的时间里,“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报道共刊发了101篇报道。其中《10岁娃需骨髓移植 两天筹得百万》《母子俩河边落水 六旬翁跳水救人》《8岁娃掉落浑河 63岁翁下水救回》《两站地两分钟 151路司机“飞车”救人》等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当事人获得广泛称赞。
从今日起,本报特别推出“2018温暖辽宁”评选活动,邀请您从101篇报道中选出10篇暖心故事。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让这些文明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认可和鼓励,让公众以他们为榜样,从而推动更多文明事件涌现。
车主文明举动 温暖一座城市
1月11日,本报以《百车“闪”出生命通道 温暖整座沈城》为题,报道了1月8日早高峰,沈阳百余辆车为急救车让行的事件。众多车主的举动体现出了“文明”“温暖”等关键词,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1月8日,沈阳迎来首场规模降雪。早6时许,家住新民的胡先生突发脑梗。8点30分,急救车被堵在白山立交桥上,一场通过电波展开的生命救援接力赛随即展开。
首先是电台配合交警进行现场播报,提议车主们开启右转向灯,为急救车让出一排车道。随后,感人画面出现了,北陵大街从北向南超过一公里的道路上,数不清的车辆同时开启右转向灯,闪烁的转向灯在雪中格外耀眼,为后面的急救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从白山路立交桥北向南方向到盛京医院,原本至少需要90分钟的车程,急救车只用了21分钟就顺利到达。
报道刊发后,全国人民都为这个温暖文明事件的主角——辽宁人“打CALL”。情义与善念的凝聚,让我们看到城市文明的希望和力量。更多外地人从此认识了沈阳,全国各地的网友、学者、名人纷纷为沈阳人点赞。
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付晨明说:重情重义、助人为乐是辽宁人文明的“底色”。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为有温度的社会管理点赞。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表示:文明精神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沈阳市民交上一份素质大考的高分答卷。
北京、广东、重庆、广西、河南、江苏、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的媒体老总也手动点赞此事件。
本报在随后的采访中,深度报道了全国各地的社会各界人士对事件的看法,同时推出了“城市文明行为”调查问卷,让公众在答卷中体会文明的力量,把一个报道拓展成生动的教育案例,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38小时筹百万善款 大爱温暖辽宁
282人帮忙证实,20018余次转发,32341人次捐款,从开立账户到筹得100万元仅用时38个小时……沈阳患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鹏鹏得救了!
38小时创造奇迹,爱心温暖辽沈大地,3万余人只有一个心愿——帮助鹏鹏战胜病魔。市民们用自己的无私大爱、凡人善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辽宁精神,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真实、最有温度的体现。
2月3日,本报以《10岁娃需骨髓移植 两天筹得百万》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该报道作为“温暖2018·见证辽宁的力量”大型系列报道之一,很快引起社会关注。此报道迅速被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中新网、新浪、网易、辽宁广播电视台、东北新闻网等媒体跟进报道。天津、河北、山西、吉林、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四川等多地媒体老总点赞此报道,盛赞辽宁人的善举。
一次爱心传递,让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重获新生,更让寒冬中的沈阳倍感温暖。
鼓励文明榜样 延续榜样力量
作为责任媒体,辽沈晚报有责任报道社会上的文明事件,并通过报道和传播,让这些文明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认可和鼓励,让公众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从而推动更多文明事件涌现。
系列报道中,多篇报道获得本报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同颁发的奖励。《七旬翁突发病 他为老人吸痰急救》的新闻当事人孙宝江在获得本报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颁发的1000元奖金后,秉承“公益为先,作出榜样”的理念,把奖金全部捐出,成立“柳成荫”公益基金。他希望在公益的路上和众人在一起搭起博爱的阴凉。
“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报道报道了百余个暖心故事,但这并不意味着终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还将挖掘更多文明事件,向公众传递更多彩的暖心故事,让文明之花盛开得更好更美丽,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支撑。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吉向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