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02 22:3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0月 | 查看:1042次
人物故事:
董荣端,邢台隆尧县千户营乡唐家庄村一位普通而又平凡的老人,当时光穿越了37个年头,当一头乌发变成了满头银丝,董妈妈用母爱演绎着生命的奇迹;72岁董荣端老人和75岁老伴潘明玉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着重度肌肉萎缩丧失行动能力的儿子潘志通和82岁的老哥哥,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用亲情维系着一个完整的家。
37年前,潘志通还是个13岁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着孩提时代的快乐,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然而,命运却给了他一个无情的打击,他被医生诊断为肌肉萎缩,最多只能活到20岁,而且还随时有可能完全丧失行动能力。
在上世纪80年代,医疗条件还十分落后,孩子突然患上这个病,这对于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曾经有人劝他们放弃,说:“即使孩子勉强活下来,对你们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况且,家里这么难,还有老人和别的孩子,你们就别再四处奔波了。”但是董荣端夫妻俩从未想过放弃,他们用37年的亲情呵护守住了完整的家,诠释了什么叫不离不弃,什么叫父母恩、寸草心。
当年,13岁的潘志通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看着父母为他四处奔波、寻医问药,他心疼啊,说:“爹,娘,咱不治了。”董荣端老人总会笑着摇摇头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咱就不能放弃。”就这样,当时还年轻的董妈妈和潘爸爸几乎跑遍了所有的大小医院,听到哪里有医治肌肉萎缩的偏方,不管多远,不管多累,他们都会带着儿子去治病。直到今天,潘志通已经患病37年,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两口还时不时打听着医药信息,一点也没有放弃让儿子延续生命的希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潘志通的病情不断加重。在20岁那年,他彻底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吃饭、睡觉、大小便都要靠父母来帮助。有时看着父母用尽全身力气搬他上床,看着父母脸上汗珠如豆粒般滚落,他内心满是自责和懊恼,也曾冲着父母发脾气:“为什么让我这样毫无尊严地活着?我不要再这样活!”其实董荣端老人知道儿子的心思,每次潘志通心里难过,她总会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微微笑着说:“因为你是我的儿子,因为你要陪着我走余下的路。儿啊,有你在,我们这家才叫家。”
37年过去了,在董荣端和潘明玉的悉心照料下,潘志通已经活到了50岁,老两口还把潘志通没有劳动能力的舅舅照顾到了82岁。经历了这么多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艰辛,日子过得简单、平凡而又幸福。
如今,已经满头白发的董荣端老人依然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碌,早早地准备一家四口人的饭。儿子睡醒后,董荣端老人依然坚持给他捶捶背,捏捏腿,活络活络筋骨,然后再给儿子洗脸、刷牙、刮胡子,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也正是有着董妈妈如此细腻的照顾,潘志通卧床多年,从未长过褥疮。因为肌肉早已经严重萎缩,潘志通骨瘦如柴,每吃一口饭,都要停下来歇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吃,等潘志通的饭吃完了,董妈妈的饭也早就凉了,但是董妈妈从未催促过他一句。因为董妈妈总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
因为儿子一天也离不开人;37年来,董荣端从未跟孩子生过气、红过脸,即便儿子偶尔发个脾气,也是好言安慰;37年来,天天,月月,年年,董荣端为了儿子苦过、累过,痛过,但从未放弃过。
“其实,是我们给社会添麻烦了;无论是谁,孩子生病变成了这样,都会像我们一样。”董荣端说。
一脸淳朴的潘明玉老人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政策也好,给我们提供经济救助,村干部也一直帮我们。如果是生活在过去,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我们的儿子还在不在。”
“我十三岁就患上了肌肉萎缩,在二十岁时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是父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的悉心照料,就没有现在的我,父母的恩情比天大。现在我最大的遗憾是我无法回报我的父母,无法像其他残疾人一样有一技之长回报社会。我希望天下所有残疾人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温暖,愿所有的人不忘父母恩并有机会报答他们的恩情。” 潘志通说。
父母大爱,感召世人。董荣端和丈夫潘明玉的感人事迹在当地不断被媒体报道,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2018年3月,董荣端家庭被邢台市妇联授予十佳“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17年11月,董荣端被河北省妇联、河北广播电视台授予“燕赵母亲”(坚强母亲)荣誉称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董荣端用一生的心血守护着重病的儿子,慈母大爱感天动地,为世人争相传颂,为天下母亲楷模。
来源:河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