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彩、王自洲:“最美夫妻”33年扶贫助困回报桑梓传佳(图)

发布时间:2018-09-28 18:2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9月 | 查看:1187次

人物故事:

  陈光彩,男,1953年1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湘东区下埠镇下埠村人,萍乡市辉煌填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自洲,女,1954年6月生,中共党员,湘东区下埠镇下埠村人,萍乡市辉煌填料有限公司支部书记。33年前,夫妻俩省吃俭用,捐钱购买气压热水瓶给老师们过首个教师节;为了丰富乡村教育,自掏腰包购买文体设施并聘请专业老师为村小开办特长班;每年掏钱给村里的老人们发礼品和慰问金……还长期为村里的大小公益事业出钱出力。他们被当地村民们称之为萍乡“最美夫妻”,30多年花费近400万元,用真情与奉献给了乡亲们一片“艳阳天”。

  曾给农村老师过首个教师节

  3月30日下午,萍乡,天气晴朗。

  在湘东区下埠镇下埠村,村民们正在为修理村间小道旁的土包而忙碌。

  此时,一辆小车进村,看到忙碌着的村民们,车子在路旁停了下来,一男一女下了车,和村民们热情地交流起来,时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

  男子名叫陈光彩,现年65岁,女子是他的夫人王自洲,他们前一天刚从外地出差回到萍乡,利用周五时间到村里面转一转,准备和村民们谈谈心。

  在下埠村,只要提到陈光彩夫妇都是赞不绝口,在村民们口中陈光彩既是“陈老师”又是“陈会计”和“陈厂长”。

  1972年,高中毕业后的陈光彩在村小当了6年的老师,1978年调入村办企业当会计,后由于管理出色当上了副厂长,还被村里保送至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

  事实上,陈光彩被村民们所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村里担任过一系列职务,更因为33年来他们夫妇俩一起为村里做了很多贡献。

  1985年,陈光彩从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回村,有了专业技术的陈光彩更受厂里重用,加上一家人省吃俭用,平日里接点手工活回家做,家中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陈光彩并不满足于此,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光彩到村小办事,看着学校的条件艰苦,回忆起了六年村小教师的时光,冬天里甚至连热水壶也少有,老师辛辛苦苦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想喝口热水都是难事。

  陈光彩看在眼里,心情很难平静下来。一天晚上,他和王自洲商量,作为下埠村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要想办法帮一下,哪怕借钱也要支持教育事业。

  “当时,老师的工资很低,一个月也就40元,我们就是想为老师做点实事,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东拼西凑了一笔钱,为老师们买来气压热水瓶。”陈光彩回忆说。

  坦言小时候受恩于乡亲们

  1988年,陈光彩夫妇一同开始创业,随着事业的发展,他们更是倾力回报家乡,奉献社会。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每年陈光彩夫妇都会从公司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村庄建设,例如村民们原本使用的水井,还有如今贯通村间的小路,甚至村里的大多数老人都曾得过他们夫妇送上的过年红包。

  黄乃俊老人现年81岁,听闻有记者在采访,他特意要说上几句,“陈光彩夫妇助人为乐,在我们这儿家喻户晓,经常关爱老人的生活,他们办企业特别不容易,百忙中还挂牵村里的事,勤勤恳恳为村民服务。”

  然而,对于村民们的称赞,陈光彩夫妇认为这是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感恩村里曾对自己的帮助。

  小时候,陈光彩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时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年仅14岁的他便经常跟着乡亲们一起用板车拉煤炭去湖南醴陵等地贩卖,30多公里的路途,很多次瘦小的陈光彩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幸好很多同行的村民伸出援手。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陈光彩一直记在心中,当年家中贫穷,高中毕业后的陈光彩就在村小当老师,没读过大学一直是陈光彩内心的遗憾。后来陈光彩因工作出色,村里为他争取到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的机会。

  陈光彩向记者坦言,“当时要争取进修的机会很不容易,进修既完成了我读大学的心愿,也让我学习到很多有用的技术,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所以我一直都非常感谢村集体。”

  将特色教育引进村小

  在回报家乡的过程中,陈光彩夫妇除了修桥建路时慷慨解囊,还将村里的老人和小孩作为重点关心的对象。

  下埠村下埠小学是一所山区小学,由于村里经济困难,一直以来,学校特色教育无法跟上时代步伐。

  2016年,陈光彩夫妇得知这个情况后,当即表态,由他们出资打造一两个特色教育项目。于是,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从萍乡城里请来优秀的二胡教师和乒乓球教师,两位教师的工资由陈光彩个人承担。

  “2016年,陈光彩主动找到学校来捐资助学,弥补了该校资金不足、专业教师、特色教育的短板,在他们的帮助下,下埠小学这所山区学校实现了兴办特色教育的梦想,孩子们和家长们非常高兴。”学校校长吴珊林介绍说。

  如今,下埠小学近300名学生,有120多名学生参加了兴趣班,二胡班、乒乓球班等成了该镇农村学校的特色。孩子们学习也积极了,原先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主动了,还有不少同学在一些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家长刘洪连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学校上四年级,学习二胡1年了,她现在学习、练习二胡更加主动,学习更加优秀了,家长也感染到艺术的魅力,“乡村孩子们享受到了免费学习课外兴趣班的待遇,要感谢陈光彩夫妇聘请老师、无偿为学校捐献文体设施!”

  “这些年,他们真的没少掏钱!”村民朱龙放至今仍记得,20年前,下埠中学正在建设中,那时陈光彩家的资金也很紧张,为了支持村里教育事业,他们不仅拿出了家里仅有的1万元现金,还想办法找到银行借了2万元,共为学校建设捐献了3万元。

  孝老敬老办重阳“千人宴”

  在下埠村,很多村民都夸陈光彩夫妇把乡亲们当家人,夫妇俩早已将孝老敬老当作一种习惯。

  平时,陈光彩夫妇俩还到贫困户家里去看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一位不愿具名的贫困户告诉记者:“他们每次看到我都会热情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临走时还给我红包,现在我都不好意思再去他公司了。”

  袁华秋老人现年76岁,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企业效益好的年头,陈光彩夫妇会委托人给村里老人送500元春节慰问金,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都领了,对家庭困难的老人,真是雪中送炭,节日里能够收到这样的慰问,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

  2017年10月28日,重阳节,陈光彩一家慷慨拿出近20万元,举办了下埠村重阳“千人宴”,耍龙灯、舞狮子,百岁老人上台传授长寿经……近千名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此事传遍十里八乡,好评如潮。

  袁华秋告诉记者,“千人宴”很是热闹。当时,很多村民想在台上表达感谢,但却被陈光彩夫妇谢绝了。

  “这些年的重阳节,他们连续办了好几场‘千人宴’,至少花了100万元,他们虽然不是富甲一方,但他们常常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在他们俩的示范下,周边有不少成功人士也积极参与了回报家乡的活动。”下埠村的一名村干部说。

  爱心事业从未停止

  几十年来,陈光彩夫妇一直在用行动践行建设美好家乡的责任。

  现年80多岁的刘茶英老人,3个儿子中两个是智障患者,还有一个是残疾人,早些年丈夫胡才元不幸摔伤了双腿,导致生活特别困顿,家中的房子为上世纪70年代的土砖瓦房,早已破烂不堪,无法居住,也没有能力改建。

  “2014年初,陈光彩夫妇主动提出与刘茶英老人结对帮扶,表示愿意帮她家捐建一栋两层砖混结构的新房子。”下埠村党支部书记谭建华感动地说,当时村里正为这事发愁,幸好他们主动伸出援手,“这栋房子,包设计、建造、装修、搬迁新房等一条龙服务,历时1年,花了20万多元。刘茶英老人一家高高兴兴住上了新房,二儿子(残疾人)还到他厂里上班,一个月也有3000余元收入,能保证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谈起住新房的感受,两位老人激动地说,“我们算是遇上了大恩人了,要不是陈光彩夫妻的帮助,我们做梦也不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太感谢了!”

  2016年,下埠村有两个患重症的村民去世了,陈光彩夫妇主动委托村干部分别给两个困难户送去1000元钱的应急款。其中一户困难家庭小孩正在上大学,家中一贫如洗,陈光彩夫妇毫不犹豫全额资助其大学学费。

  采访结束前,谭建华告诉记者,30多年来,陈光彩夫妇的爱心事业从未停过,村里大多数贫困户都受到过他们帮助,爱心资金总额已经超过400万元。

来源:江西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