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2 11:5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8月 | 查看:961次
人物故事:
孤独的父亲生病倒下了,儿子孙国华主动扛起尽孝的责任,毅然返乡悉心照顾患病的父亲。12年来,他是村民们口中的“孝顺仔”,成了父亲的“专职护工”。他叫孙国华,今年33岁,宜黄县二都镇山前村人。
孙国华的父亲孙发明,是山前村下南源组村民。30年前,孙国华与父母、妹妹一起居住在祖屋里。父母为人谦和、勤劳肯干,是村里有名的“勤人夫妇”,一家主要依靠贩卖山竹、种田耕地养家糊口,生活虽不富裕但四口之家其乐融融。
2005年夏天,母亲曾月英因常年从事体力劳作,引起全身皮肤收缩发酸僵硬,为节省日常开支,曾月英向家人隐瞒了病情。同年10月,退伍返家看望父母的孙国华发现母亲身体浮肿、精神恍惚,当即带母亲就医,经确诊为硬皮症晚期。孙国华在医院悉心照料母亲,并劝慰父亲莫忧伤,在家照顾好备战高考的妹妹。三个月不到,母亲曾月英因病逝世。
因为家庭生活贫困,母亲治病花费近3万元,都是通过亲朋好友筹借的。2006年2月,孙国华前往景德镇找了一份高速公路工人的工作,补贴家用、偿还外债。可是,就在一个月后,村干部联系孙国华告知其父亲“精神不正常、打架肇事”时,孙国华当即请假返家。“爹在村口等我,问我娘回来没有,他告诉我他时常听见娘的声音、看见娘的身影。我那时才发现,他还没接受娘离世的事实。村里好心人告诉他母亲走了,他就失控无措。”孙国华回忆道,“那时,妹妹在县城读书冲刺高考,我在家照顾父亲,向所有发生过冲突的村里人道歉,他是我父亲,是我的责任。”
根据孙发明出现的感知觉、思维、情感障碍等情况,医院初诊为精神分裂症,需要住院治疗观察。面对陌生的环境,孙发明变得愈发暴躁,哭着闹着喊道“要回家,等月英”,医生建议孙国华将父亲接回老家修养调整。在尽孝的责任与挣钱谋生的天平上孰重孰轻,他理智地选择了前者。为了父亲,他辞去工作,将自己的爱一点一滴地倾注在父亲身上,将父亲带回老家尽心照顾。当村里人为他的前程感到可惜时,他总笑着说道,“老话说得好,上交公粮、下养爹娘。娘已经走了,我不能不顾我爹。”
为了维持生计、攒钱给妹妹上大学,孙国华上山砍山竹、在家附近工厂里干过活儿,生活艰苦一点倒也没什么,只是父亲经常在发病时与人发生冲突、情绪难以自控,这让孙国华更忙碌了。父亲发病期间思维不清晰、情绪暴躁,与之交流困难,孙国华只能从父亲咿咿呀呀的发音和面部表情,猜测父亲想要表达的意思。每当父亲暴躁欲怒时,孙国华便抚摸父亲的头,学着母亲的模样说道“没事的、不急的,咱们慢慢说”,耐心细微地照顾父亲的身体和情绪。到了夏天,孙国华每天给父亲擦洗身体,使父亲身体保持干净、清爽。天热了,还得“哄”父亲理发、剃胡须。孙国华说:“我就想在精神上宽慰他、生活上多陪伴他,减轻他的痛苦,再累我都不怕。”
2007年春天,孙国华经人介绍和同村的阎芳芳结婚。由于阎家父亲早逝、家中其他女儿外嫁,孙国华被街邻笑称“上门女婿”,对于这个称呼,阎芳芳的母亲表示不认同。“我们家老头死的早,国华是村里最孝顺最有良心的人,把女儿托付给他我放心,他就是我半个儿子。我现在在三都竹木加工厂务工,我会尽力帮国华分担,我也鼓励支持他去照顾亲家,亲家也是可怜人,我们都会老。”
十多年过去了,孙国华承担着两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家里的外债早已还清、妹妹也已研究生毕业现在赣州工作。“玲玲逢年过节常来看望,总说带父亲去赣州,父亲的病情逐渐稳定了,我建议还是在老家修养,我在身边也更放心。以后可以多视频聊天,希望她宽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孙国华说道。2017年,村两委将孙国华纳入公益性岗位护林员队伍,平日上山劳作、忙碌时,妻子阎芳芳和女儿孙晔便挑起了照顾孙发明的重任,“感谢我丈母娘和老婆,她们的理解支持让我非常感动,国家政策好,我能在村里务工创收,我相信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
在村里,提起孙国华的孝心,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有时,繁重的家庭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始终微笑陪护父亲,毫无怨言。他是邻里眼中的“孝星”,他用满心的孝和无言的陪伴演绎着人间真情,用一颗忠孝之心谱写了一曲尊老孝亲的动人赞歌。
来源:江西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