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4 19:1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7月 | 查看:1163次
人物故事:
冯计编,男,1982年7月出生,阳东区大沟镇庐山人。冯计编用自己的辛劳讲述了一个生动的诚信故事,其先进事迹于2017年3月被《阳江日报》报道,他的事迹见报当天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报道链接在多个微信群和新闻网站获得大量转发和评论,读者和网友纷纷被冯计编的孝顺、诚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命运开的玩笑
1982年,冯计编出生在大沟镇庐山村一个普通家庭,他小时候有一次发烧,导致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严重萎缩。当时父亲做泥水维持家庭生计,工作苦而报酬低,但是他不顾一切代价,只求给儿子一线生机,父母亲因此辗转多地,包括阳江、恩平、广州等地求医,花光了所有积蓄,又从亲戚朋友处借,希望每次都破灭,一家人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虽然小小年纪的冯计编身体有了缺陷,但是父爱、母爱使他仍有健康的强大的心理。到读小学年龄时依然无法走路,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去学校读书。在村里的学校距离他家很近,但是路很难走,陡坡太多,无法背着或者开车去上学,所以他十分羡慕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孩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看着来来往往的同龄人背着书包去上学,冯计编并没有闲着,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平,而是发愤图强,找来姐姐的书自学,也让两个姐姐放学回来轮流教他识字,遇到不懂的,甚至自己逢人就问,从不感到羞涩。周围人都十分乐意教他,毕竟,那是个饱受身体折磨却上进、身残志坚的孩子。如今,给他一份文字材料,他阅读起来基本没有压力。
冯计编20岁那年,厄运再次降临到他家,他的父亲被诊断出患有肝癌,对于一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是雪上加霜。而此时两个姐姐已出嫁成家,靠出外打工勉强维持生计,给父亲治病和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冯计编还有些稚嫩的肩上。
由于没法从银行借钱,冯计编就到处找亲戚朋友借。“能借的都借了,前前后后一共借了20多万元。”冯计编说,当时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相信他能够还得清这些钱,但他无数次对借钱给他的人说,自己无论如何一定会归还。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艰难也要把债务还清,他眼神坚定地回答:“做人,就应该诚实守信。”
巨额的医药费花出去了,但冯计编还是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以泪洗面,留给冯计编的,是巨额债务和母子俩的生计,他也彷徨,一筹莫展。
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债务终还清
父亲离世,两位姐姐出嫁,母亲年迈,摆在身患残疾的冯计编面前是巨大的压力,暂且不提20万的巨额债务,就是生计都成了问题。可是,他,硬是自强不息,挑起身上的重担,用微弱的身躯讲述了身残志坚的诚实动人故事……
父亲离世后,在两个姐姐的帮助下,冯计编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到镇上拉客,一干就是许多年,这么多年来都靠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如何还清债务,兑现自己的承诺,一直是冯计编心理的结。于是,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学摩托车维修,靠技术赚钱。他一边从事三轮车拉客生意,一边抽取时间从同村的摩托车维修店店主处学艺,别人能教的也是有限的,他发挥着小时候读书学字的坚韧意志,努力钻研,不耻下问,常常虚心请教同行。大家看到他这么坚强,也十分乐意热心帮助他。这一手艺,为他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后来,冯计编放弃了三轮车拉客生意,自己当起小老板。他做过小摊贩,拉着水果去卖,利润有限,放弃了。又与朋友合伙养鸡、卖鸡,接着自己出来单干,第一年赚了,尝到甜头,就扩大养殖规模,结果亏本了,考虑到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他又结束了他的养鸡历程,重新思考新的出路。
2011年,在外面的汽车维修店打工的二姐夫,在冯计编的再三请求下,决定回到大沟镇与冯计编一起开维修店。冯计编的摩托车维修店位于大沟镇的圩镇入口边,修摩托需要长时间蹲下去工作,但是身体状况决定他不能蹲太久,很多时候冯计编干脆坐在地上干活。节俭的冯计编牛仔裤的屁股部位已磨出了多个破洞。工作中,也遇到很多身体无法克服的困难,例如正常人装上机头可以一个人完成,但对于冯计编来说是重活,这时他就会虚心地请别人来帮忙一把。当然,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有人可以拉上一把,遇到这些时候,他就要自己去想办法,硬扛着去完成任务。他,就是如此坚韧。
除了挣钱外,冯计编还省吃俭用,节省每一分钱用来还债。饭桌上的菜总是很简单,能填饱肚子就行了。衣服舍不得买件新的,有时出去和朋友相聚,囊中也很羞涩。但是他并不在乎这些外在的东西,他坚信,只要能省钱还清债务一切就会好起来了。
他,就是这样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向当初借钱给他的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2015年,在两个姐姐的经济支持下,家里欠的20多万元都还清了,前后用了13年。”冯计编说:“欠人家的钱一定要还,不然更让人瞧不起。”
困境与转机
市场行情的变化,摩托车维修生意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冯计编的生计,他懂得要顺应市场规律才能生存。于是,他又学习了电动车维修,还承接了镇里一家电动车店的售后维修,渴望扭转生意困境。然而,他遇上了新的难题,设备欠缺,部分维修业务无法接,严重影响了收入。
他的事迹经《阳江日报》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市残联有关领导和爱心人士代表专程到冯计编的维修店,为他送去市残联创业帮扶金1万元和爱心人士捐款8700元。
其中一位80后爱心人士表示,看到冯计编的报道后,被他身上诚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希望冯计编用这笔捐款去购买必要的维修设备,让维修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冯计编也是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虽然命运捉弄他,但他对社会关注他这种困难人士的正能量感激不尽。“有了这些钱我就可以买一些必需的维修设备,能接的维修业务肯定会更多。”冯计编说。他也确实没有辜负社会关爱人士的心意,利用这笔捐款买了维修设备,维修生意也更好了。
冯计编一直持续不断地努力,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后,他并没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试图全方位发展,探索更多的让钱包鼓起来的路子。如今,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店,这是和朋友合伙在维修店隔壁开的,开张到现在,平均一天最少能卖一台,除去房租水电成本,目前来说,运营还是有盈利的。
这主要还是归功于他憨厚诚实的性格。也许是传承了父母亲的优良品德,冯计编无论做人、做事,都和父辈一样诚信。走进他摩托车店也好、维修店也好,基本都是熟人,他做生意口碑好,价格实惠,质量上乘,服务好,熟人基本都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有人走进他店里,总是乐呵呵地热情地打招呼,有时会沏上一壶热茶。
冯计编并不沉默寡言,但也不会夸夸其谈,他说话和做事一样诚实务实,说话时大大的眼睛透露着诚恳。聊起他的婚姻状况时,他透露出一丝遗憾,之前结过婚,但是5年前离异了。问及他怎么没有重新再找另一半,他叹气地表达说:“像我这种情况,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的。”他的叹气,让人怜悯他的无奈。但是,他的憨厚,让他拥有自己强大的朋友圈,这些朋友很多都是因生意结缘,因为被冯计编的诚实为人感染而从顾客变为朋友的。他们偶尔会邀请冯计编出去相聚,喝喝茶,畅聊人生。有时,冯计编也会主动买单,他说:“现在债务还清了,轻松点了。”轻松两字,道出了曾经为还清债务带来的无数压力。
冯计编是一位残疾人,他的身体虽然遭遇了不幸,但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奋发进取,通过诚实劳动践行“诚信”二字,其事迹令人动容,其精神令人敬仰。他的事迹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正能量,生动地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助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诚信获益、失信失利的良好风气。
来源:广东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