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4 17:2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7月 | 查看:1472次
人物故事:
个人简介:
王畅,女,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生,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都江堰)党员服务队队长。
事迹简介:
王畅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2008年以来,她始终怀揣着感恩的心,用真心和真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收养了地震中的孤儿冷卓,并视如己出;她走进社区、敬老院,看望帮扶孤寡、空巢老人,老人们都把她当做“贴心女儿”;2016年2月,她主动加入都江堰市扶贫互助协会,立足专业基础,协助贫困户邱勇军脱贫致富。十年来,她走进山区、社区、景区、学校、敬老院等地,来到孤寡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身边,组织并参与用电咨询解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关爱帮扶、捐资助学27162次;发起组织成立“冷卓爱心基金”,为163名聋哑及智障儿童、150余名留守儿童及100余名地震残疾儿童募集善款41万余元。先后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四川省优秀志愿者”、国网“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一位古罗马的哲人曾说:“一个人最需要的是一只肯去拉人一把的手。”生活中总有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有时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点关怀、一只援手、一颗爱心,往往就能成为他们走出困境、继续前行的力量。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当天,王畅在一片废墟下被营救出。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的一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向灾区献血、捐资、送物,她备受感动,对“爱心”两字有了新的认识: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希望!
“社会各界人士传递的‘爱’的力量让我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现在我站起来了,我也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08年9月22日,身体健康情况基本恢复的王畅这样说道。
从此,她便走上了以“爱”之名公益助人之路。
地震遗孤眼中的“爱心妈妈”
冷卓,是国网都江堰市供电公司“5.12”地震遇难员工王春艳的遗孤。父母双亡的冷卓整日泪流满面,沉默寡言。王畅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帮助他走出失去亲人的阴霾,顺利完成学业,她主动承担起了照顾遗孤冷卓的责任。
刚开始,冷卓常常一个人不停地哭泣,不跟任何人说话。面对冷卓的封闭和排斥,王畅感到非常难过。回到家中,她和家人商量:把冷卓接到家里住下,让他和自己的小孩、家人一起生活,给他一个温暖的家,让他感受更多亲人般的关心关爱。
就这样,冷卓被接到了王畅的家中,和家里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家里的每一位成员也都待他如自己的家人。王畅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冷卓,自己孩子有的生活、学习用品冷卓也同样有一份;冷卓的成绩进步了,“爸爸”就如满足他的心愿带他去逛公园、上书店;空余时间,“哥哥”就带他一起去登山、游泳、踢足球;步入寒冬,“婆婆”就亲手给冷卓织毛衣、做棉鞋......温馨和睦的家中总是充满着“爱”和“欢笑”。
渐渐的,冷卓也走出了失去双亲的阴霾,变得越来越阳光,越来越开朗,也经常在学习之余和王畅一起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尽力去帮助他人。问及冷卓帮助他人背后的原因,冷卓这样说道:“谢谢‘妈妈’和家人,让我在爱里成长,让我活得有依靠、不孤独,让我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有勇敢向前的底气,所以,我想把这种‘爱’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孤寡老人眼中的“贴心女儿”
每逢节假日,王畅总会抽出时间,走进社区、敬老院,看望帮扶孤寡、空巢老人,送去亲人般的真情关爱。
代婆婆是居住在都江堰市解放小区的一名87岁高龄孤寡老人,双目失明已有20多年,生活条件十分困难。2014年8月,王畅通过走访,来到了代婆婆的家里,为她送去了冬天的衣物用品。考虑代婆婆双目失明生活不便,她就带领公司女子党服队队员们常常去帮代婆婆换洗衣物、打扫卫生、买菜做饭,每年除夕之夜,为代婆婆包饺子、陪伴吃“团圆饭”,让婆婆感动不已。
代婆婆常说“虽然我的儿子走了,但是王畅和她的同事们却像女儿一样走进了我的生活。”
王畅则是十分感慨:“虽然代婆婆双目失明,但是眼眶里还是有泪水在打转,那一刻,自己的内心十分感动,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
在各社区、敬老院,把王畅当成“女儿”的老人太多了。因为王畅对待他们有个特点:不厌事小、不厌其烦地提供帮助。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