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洼地”,怎样“增高”?(图)

发布时间:2018-06-03 21:57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6-01 17版 | 查看:695次

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要立足自身特点,打破发展“怪圈”

  本报记者  赵贝佳  禹丽敏

  今年5月,河北省秦皇岛市委组织部和人社局联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名校英才入秦”专场招聘会。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今年的春季招聘刚过,智联招聘就发布了《2018春季人才流动报告》。该报告指出,从求职者简历投递方向来看,城市发展程度越高,人才黏性越高;城市发展程度越低,人才忠诚度越低。传统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非常明显,新一线城市成为人才追逐的新目标。

  近年来,我国人才流动的不均衡性愈发明显,从“孔雀东南飞”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再到“新一线城市效应”。这样的人才流动,让一、二线城市“人满为患”,三、四线城市展开“抢人大战”,而偏远、贫穷的欠发达地区面临“无人愿来”“无人可用”的难题。到底哪些因素最能吸引人才?为什么有了政策帮扶,欠发达地区依然人才匮乏?如何才能引导“人往低处走”?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

  受访人: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 陈 宇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于 海 

  用友网络宁夏分公司总经理 王 冬 

  人才聚集的“高地”,就高在有盼头、有前景;而人才“洼地”,缺的正是有所作为的空间

  记者: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人才流动的不均衡现象?这种现象是否正常? 

  于海:“人往高处走”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规律,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人才很少从高向低流动,除非“低”的那头出现重大利好,成为新一轮发展中心。

  陈宇: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是派生性、从属性资源,人才流动的不均衡实属正常现象。落后地区吸引不来人才,是因为经济和市场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等到了那个程度,人才将“不请自来”。

  记者: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人才,除了较高的薪酬、较好的社会保障、较优的生活条件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于海:大城市一般处于中心地位,是经济资源的整合地,也是高新技术的研发地和使用地,对人才有“虹吸效应”。越是群英荟萃的“人才高地”,越容易吸引同类,人才有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小城市、欠发达地区难以提供的。

  除了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众所周知的“硬条件”,吸引人才还要看“软实力”。一线城市充满新鲜感和包容度,有充足的个人发展空间。人才不怕门槛高、挑战多,反而怕“温水煮青蛙”、一成不变。想吸引人才,首先要理解人才,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陈宇: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出身中小城市,到大城市漂泊,面临租房、远离家人等艰辛。他们如果回老家工作,小日子能过得很滋润,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会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闯荡?因为他们内心有追求和梦想,看重的不是一时的舒适安逸,而是宽广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人才聚集的“高地”,就高在了有盼头、有前景;而人才“洼地”,欠缺的正是有所作为的空间。

  记者:近年来党和国家在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中,给予中西部很多政策倾斜和帮扶,但这些地区依然人才紧缺。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王冬:西部地区人才紧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自身基础薄弱。以西部某省为例,尽管招生录取环节已经降低门槛,但教育水平、院校数量比起沿海地区还是有差距,本土人才较难培养;而在该省求学的外地学子大多在毕业后回原住地或一、二线城市,潜在人才大量流失。

  其次,虽然不缺好政策,但欠发达地区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影响政策实施效果。西部一些省市的专项政策大多面向主导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人才,对传统企业与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关注不足。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人才跨区流动依然困难重重。

  观念陈旧也是导致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短时间内很难依靠政策帮扶改变。“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并未真正被一些部门广泛接受或充分重视,对人才引进后的“再次成长”缺乏关注、支撑不力,有时就算引来了人才,也留不下来。

  人才流动不均衡,输出城市“压力山大”,输入城市的社会管理、环境资源等也面临挑战

  记者:本土人才流失又引不来外地人才,对这样的地区来说,缺少人才会给区域发展带来多大影响?

  王冬:其实,企业发展是地区发展的缩影。缺少人才导致企业创新不足,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产学研融合等各方面都受到制约。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和产业难以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这对欠发达地区是“雪上加霜”,越缺乏创新就越吸引不到人才,不少企业“空心化”严重,关键技术人才流失,重要发展节点出现问题。长此以往,会让本就滞后的地方经济发展愈加缓慢。

  记者:对于以人才输入为主的一线城市,大量人才涌入,带来诸多利好,但人才扎堆长期来看是否也存在隐患?

  王冬:对一线城市来说,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人才,好处多多,但也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现在很多大城市都在社会管理、环境资源、医疗保障等方面遭受严峻挑战。人才大量涌入,配套的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问题如果不能迅速解决好,反而会给人才带来困扰,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于海:家庭难以团聚、父母照顾晚辈成为“老漂”、年轻人背井离乡打拼压力大等等,都是人才扎堆造成的隐患。但从实现个人价值角度讲,这并不是根本问题。人才的学识和作用能否与其身处的城市相匹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才是关键。

  引导人才合理流动,要发展优势产业,激发内生动力,让“洼地”逐渐成为“高地”

  记者:“缺少人才—当地经济发展慢—更加吸引不到人才”,这种循环怪圈应该如何打破?怎样才能促进人才自发向“低处”流动?

  于海:引导“人往低处走”,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盯着高处“硬调控”,而应着眼于低处“软着陆”。应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让“低处”慢慢变成平原,再成为高地,至少要让人才看到未来“增高”的可能性。欠发达地区的最大优势,或许正是“欠发达”,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陈宇:较为贫穷偏远的地区想打破发展怪圈,得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激发经济内生动力。正所谓“筑巢引凤”,有了“领头羊”产业,吸引优秀人才就相对容易。拿贵州来说,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都不算优越,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也不算高,却抓住了互联网这一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机遇,研究大数据平台,发展云服务,实现了弯道超车。现在,连苹果公司的iCloud数据都转移到了“云上贵州”。

  如果没有发展技术类产业的基础,也不用怕。只要有耐心、有毅力,任何产业都有做大做强的机会。宁波的一个小镇专门生产纽扣,产量占全球一半;慈溪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几乎全世界都在用。一个纽扣利润不到一分钱,一只打火机利润不到一毛钱,但潜心做好,依然能胜出。

  实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是梯度发展的,一些产业和地区先行一步,随后向外层层推进。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会慢慢迎来发展机遇。别灰心丧气,也别老依赖政策帮扶,要抓住机遇,脚踏实地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记者:欠发达地区引来了人才,能不能留得住也是关键。如果希望人才在这些地区扎根、持续发挥作用,还需做哪些长远规划?

  于海:提起留住人才,很多地方的第一反应就是“用钱砸”。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如果企业无法提供继续成长的空间,即便薪水不低,人才依然会另谋出路。想留住人,关键要破除藩篱、敢于革新,真正尊重、信任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王冬:现代人比较讲究生活质量,对环境越来越重视。每年有很多人“北漂”,也有不少人离开北上广。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例如自然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高、消费成本较低等。建议地方政府找准关键点,打造宜居环境,吸引人才落户。

  记者:如果短期内难以改变人才流动现状,可以做些什么来减缓人才不平衡发展带来的影响?

  于海:欠发达地区可以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加入其外延经济圈,通过与人才富集城市建立联系,带动本地人才成长。

  以医学人才为例,北京、上海等地的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是因为这里集中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短时间内改变不了这种状况。但我们可以层层分散医疗压力,组建医联体。经常选派大医院的医生下到地方进行技术支持,定期对分院、社区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实现核心和周边的联通。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要把人才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推动区域合作,分级配置资源。

  当然,让“洼地”一下子升高是不现实的,但可以通过“分一杯羹”的形式循序渐进。例如对中西部较贫困的地区来说,类似村医这样的职位,是否可以考虑就近招收能吸引到的、可培养的年轻人,而不是一定要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表面上看是退而求其次,实际上却有助于建立人才梯队,实现人才匮乏地区“从零到一”的突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