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受访者 公益机构过度介入小凤雅治疗(图)

发布时间:2018-06-03 19:46 | 来源:新京报 2018年06月02日 第A03 | 查看:823次

  近日,小凤雅事件在社会上形成热议。去年9月,2岁半的女童小凤雅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在网上募捐引发关注;5月4日,小凤雅不幸离世,指责其家人骗捐、放弃治疗的声音加剧;之后,事件发生戏剧性反转,舆论由一开始对其家长的“千夫所指”,转变成为对涉事志愿者的质疑。对此,我们需要关注什么?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 旁边评论

  “小凤雅”们需要专业救助

  距离小凤雅去世已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这起事件引发的思考仍难画上休止符。与舆论一边倒的质疑对象从其家长转向部分公益机构、志愿者不同,此次调查中受访者对双方的态度俨然呈现出“均势”。这或许跟此事的相关信息芜杂、他们接受的信息不充分不全面,进而影响了事实判断有关。

  跳出这些争议,可以明确的是,谁都不希望小凤雅因病而离开人世,而拯救她的,很难靠其贫困的家庭,或是存在不确定性的社会救助。像癌症这样的大病,不止对原本就贫困的小凤雅一家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对其他农村家庭来说,也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有“一病回到解放前”这种令人心酸的说法。我们在痛心小凤雅命运的同时,应该继续健全公共救助体系,完善救助渠道,发挥政府的救助职能,防止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小凤雅”。

  同时,志愿者、公益机构也不妨借此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其专业性,加强对志愿者服务伦理的关注,切实从被救助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被救助者提供充足的医疗信息,提高救助的有效性。

  新京报评论员 陈静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