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6 18:17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5-04 24版 | 查看:892次
苏 威 郭凤志
文艺要实现精神引领,必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以深具说服力、感染力的艺术创造激活人们心中的真善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而精神生活是衡量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尺度。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可以说,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习近平同志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文艺创作应找准以下几个着力点。
把人的精神满足作为创作目标。人是一种生命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生活中最灵光闪耀的领域,它给人的生活带来内在自由和充实,赋予人的生活以意义和价值。一个对精神价值没有认同的民族,不可能拥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一个仅以物质利益算计填充精神生活的民族注定不可能有远大前途。文艺作品的功能在于唤醒和提升人的内在生活,为人类精神家园提供滋养。当前,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震撼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境界的优秀文艺作品还比较匮乏,高品质文化产品还不丰富, 一些精神含量缺失的平庸作品四处可见。对于创作者而言,这既是缺失更是机遇,文艺创作者要自觉把丰富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摆在首位,以高度文化责任感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文艺精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实现精神引领作为创作追求。文艺创作只有在精神上登高望远才能高于生活、提升读者。如果文艺创作只关心感性和经验之物,割断文艺创作与生活的精神关联和审美提炼,使文艺创作平面化地胶着于生活,作品就会缺乏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其精神文化含量必然不足,也就无法触发人们心灵共鸣、带给人们以震撼灵魂的启示。文艺创作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使文艺发挥最大正能量,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精神产品在塑造人、提升人以及推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作品应始终以深刻的思想、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打动人心、净化灵魂,激发人民向善向上、追求崇高理想,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民心中闪亮。要实现这种引领,必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以深具说服力、感染力的艺术创造激活人们心中积蓄的真善美能量。
把意境营造作为创作重心。文艺作品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机理在于:艺术作品中各种文化符号以“图景”形式构成“意象”,意象是一切艺术的根源,没有意象就没有艺术;又通过意象呈现出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的精神升华,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意境深远。意境是文艺作品激发情感、滋养陶冶精神世界的奥秘所在。人们把心神集中于文艺作品,通过可把握的作品外在“质料”从其艺术形式中感悟出某种内在意义,达成人与人的精神沟通,达到心灵和谐之境和心情愉悦之态,从而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任何文艺作品的传播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提示和引导,艺术家心中有境界,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与此同时,文艺作品的意象和意境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体悟才能生成,因此文艺创作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接受群体的接受特点和体悟能力。当创作者的笔墨能够充分引人入胜,让人内心满足,就会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文艺作品的品类、品质和品位的要求不断增长,通过提高艺术创作水平,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墨当随时代”。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肩负起庄严历史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承担起时代风气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责任,不断提升自身文化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