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那年十送的红军其实不曾离开(3图)

发布时间:2018-04-20 08:45 | 来源:中国军网 2017-09-17 09:50 | 查看:2064次

井冈山,那年十送的红军其实不曾离开

■国防在线记者 李晨

凌晨5点,初秋的北京还在沉睡。从飞往井冈山机场的CA1805次航班舷窗外望去,点点灯火与漫天星光连成一片,当年八角楼上的那盏明灯,如今已照亮整个华夏大地。

90年前,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毛主席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90年后,作为一脉亲承的“红军工作队”,怎样才能无愧于“井冈山”三个字?

这个问题,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同志们一遍遍地问过自己。

(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当年,敌人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的军需给养非常困难。部队晚上点灯用油有规定:各级机关晚上办公时只能用一盏油灯,点三根灯芯。

白天军务繁忙,毛主席经常要彻夜批阅文件。为节省用油,每晚办公都坚持只点一根灯芯照明。一盏清灯,陪着毛主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重要著作,点亮了中国革命的万里征程。

山河依在,本色不改。

作为全军成立最早的“红军武装部”,人武部的干部职工们把“红色交接”刻印在心,付诸于行。

人武部的新营院里,有一片“扎根林”,郁郁葱葱。每当有新干部或职工调入,都要来这里栽种一棵桂花树,唱上一曲前辈们编写的歌谣:“植棵树呀,扎下根啦。学先辈,续传统……”

干净整洁的新营院,原来是一片荒山。560多吨石料、1200多方泥土,干部职工自己动手、肩挑背扛,把一个乱石岗变成了战味浓的新营院。

周长桂是人武部的水电工,部里的储物间是他的“百货商场”。

旧铝门窗、旧开关、旧水龙头、旧螺丝帽……平时拆换下来的物件他都宝贝似的悉心收藏,坚信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有一次,部里几个窗户的扣匙坏了,他一头钻进储物间,“乒乒乓乓”一阵响后找到了同型号的扣匙,不一会功夫就把窗户扣给修好了。

把“节约经”修炼成“真经”,是每位干部职工的必备技能。

别看他这么怕浪费,在危险面前,可是一点都不怕。

高高井冈山,离天三尺三,飞鸟难过去,人去无人还。那年夏天,“鬼见愁”的五指峰大雁岩发现山火浓烟,1200多米高的密林中竟没有一条通往山顶的通道。

“用刀砍,也要开出一条路来!”

披荆斩棘,近10多个小时的攀爬,人武部的同志们和民兵突击队才到达火场。

明火越来越大,迎面扑来的热浪让人喘不过气。没有大型灭火设备,大家只能靠简易工具救火。

老周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跑,整个背部的衣服都烧着了,贴着血肉的衣服一块一块往下掉……

大火烧到了他身上,恩情留在了人民心里。

刘宗成部长扶贫归来和87岁的老农民曾金泉老人亲切交谈。

(二)

作为井冈山市人武部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55岁的曾润洲比村民还像村民。

2年前,曾润洲打起背包坐了一小时汽车,又换乘拖拉机颠了7公里的山路,来到最偏远的寨下村报到。

“刚进村里,村民们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别的单位派出的不是副局长就是副行长,就我,是个土生土长的老兵。”头发花白的老曾,不好意思地笑了。

村民们不服他,手下们也没给他“好脸色”。

第一次组织开会,除了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其他一个都没来。

“后来才知道,他们说我是人武部的职工,大老粗一个,啥文化都没有,咋能带村民们致富?”

也曾动摇过,也曾彷徨过,可老母亲的一番话让这个魁梧的汉子羞愧得低下了头——“作为革命的后代,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

带上民情日记、帮扶手册和挎包水壶,老曾每天走几十里山路到贫困户家里拉家常、吃碰饭,每月有28天都住在村里。

很快,老曾就了解了全村134户586人的家庭真实情况,写下了1万余字的民情手册,一户一策制定了帮扶方案。

日子久了,连村里的狗对迷彩服也多了一份亲切,摇着尾巴向他跑来。要在以前,肯定是要追着他“汪汪”乱叫的。

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记者团一行驱车前往坳里乡寨下村。一摇一晃间,车子才行至半山腰,我们已是头昏脑涨,叫苦不迭,可人武部的干部职工们却是习以为常。

村子里有一座70年代建造的桥梁,年久失修,已无法通行。上学的孩子、务工的村民都要趟水才能过河。

多一天等待,村民们就多一分危险。平时很少拉关系、攀交情的刘宗成部长带着老曾,一家单位一家单位的跑,遇到领导开会的就守在门口等,遇到领导下乡的就跑到乡下报告,终于拉来了修桥的资金。

但是离预算还差20万,怎么办?自筹资金!

没有石料,就自己掏钱请朋友拉赞助;没有人员,就自己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建。

日晒雨淋3个月,终于建起了宽10米、长60米的“军民同心桥”。

搭建的是桥,连接的是心。

9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唐守志逢人便夸——当年红军把木桥架到山里,今天子弟兵把水泥桥修到山里。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

井冈山民兵。

(三)

还有不到12小时的时间,一支跨区机动演习部队就要过境井冈山,而必经之路还在施工!

此时,前方勘察人员接连发回报告——“道路不具备通行条件”“建议部队改道黄洋界前往演习地点”……

如果绕道前行,部队过境时间会增加两个小时!分秒定胜负的现代战场,两个小时,胜败已成定局!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井冈山自古是入粤通闽出湘的重要战略通道,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敌军会攻黄洋界,企图进行第二次“会剿”摧毁新生的根据地。

“誓死保卫井冈山!”家家户户赶削竹钉,日日夜夜加固工事……筑下一条人民战争的“竹钉防线”。凭借黄洋界天险,红军以2个连的兵力和落后的武器,在乡亲们的有力配合下,硬是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历史的巧合,总是耐人寻味。

一声令下,这座英雄山下的人民仍像当年一样支前!

300余名民兵人装迅速集结完毕,扛水泥、清沙石、搬钢材、整场地……人影匆忙,却忙而不乱。8小时清理7000多米的路障,提前1小时抢通6684米的井冈山特长隧道。专武干部欧阳太明慢言慢语的讲述不知不觉中仿佛变成一支画笔,在一笔一画越来越清晰之间,把那个场景凝聚成了一幅嵌入脑海波澜壮阔的油画。

演习部队按预定时间节点顺利过境。

在井冈山,一年四季都是“练兵季”。从龙江河畔到黄洋界上、从红地高山到陌生地域,一次比一次严格、一次比一次标准的实战化战备演练,让井冈山的民兵应急连成了过境部队“最给力”的保障。

烽火连天的岁月,红军将未来中国的种子在井冈山栽种;今天,这支永远不走的“红军工作队”让这片土地处处焕发生机。

那年十送的红军其实不曾离开,他们就在幽幽的深山里,他们就在村头的那棵老槐树下,他们就在人潮如织的红色遗址旁,他们就在景区遇险群众的感谢声中,他们就在入伍青年耳畔的千叮万嘱里,他们就在寻常百姓家袅袅升起的炊烟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