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3 08:3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4月03日 02 版 | 查看:462次
更多人面对过剩的信息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乃至丧失了对于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与欲望,处于信与不信的摇摆状态,或者说没有什么信息能够让人“坚信”了。
这两天,一则有关美国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贴上“可能致癌标签”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裁决的依据是,咖啡含大量丙烯酰胺,该物质易致癌。对此,星巴克中国表示,加州法院的裁决并不针对星巴克一家,而是针对整个咖啡行业。目前,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已就该裁决发布公告,坚称咖啡是安全饮品,法院裁决误导公众。(澎湃新闻网4月1日)
不只是星巴克针对致癌传闻进行了澄清,媒体向食品安全专家求证,得到的解释也是:咖啡和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酰胺,但是剂量不大,且丙烯酰胺能致什么癌,目前学界尚无共识,公众无需惊慌。这则被误解和过度解读的传闻,至少有两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漏洞:一,加州法院裁定的所谓“咖啡致癌”并非特指星巴克一家,而是针对当地几乎所有的咖啡企业;二,咖啡里存在的丙烯酰胺,可能会致癌,但抛开剂量谈毒性,经不起推敲。
前不久,一则关于假新闻比真新闻传播更快的研究结论备受关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假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是真实新闻6倍。套用这一结论,似乎可以说,有关星巴克致癌的传闻,再次为“假新闻比真新闻传播更快”的说法作了注脚。不过,回到现实层面,人们对于这则可疑新闻的过度关注,又不能完全以真假新闻的传播规律来解释。
有学者曾制定了这样的谣言公式:谣言的杀伤力=信息的重要度×信息的不透明程度。也就是说,谣言的能量有多大,取决于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的重要性。依据该公式,在一个把星巴克视为中产消费标志的国度,“星巴克致癌”传闻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
但置于食品安全的语境下,它的刷屏或又有着相对特殊的原因。这些年,但凡与食品、健康相关的谣言,每次都能获得大量关注,乃至被过度解读,这当然折射了社会上普遍的食品安全焦虑。一部分人未必喝过星巴克,但碰到这类“致癌”传言,都可能下意识地参与转发、评论,显示了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这次星巴克传闻来势凶猛,可谣言的消退也比较快,或得益于星巴克方面的澄清速度。其实,虽然这次谣言的传播挺广,但真正的信谣者未必很多。不少人加入传播,不过是为了满足一种集体参与的快感,并不一定对应着明确的态度。受众的这种态度,比单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轻信谣言更值得关注。
在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信息的渠道限于半封闭的社交平台,且多以一种被动的方式获取信息的今天,信息的猎奇度、轰动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参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这种信息接收态度反映了普遍存在的群体心态,即没那么多人再去为信息的真伪与否较真;另一方面,更多人面对过剩的信息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乃至丧失了对于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与欲望,处于信与不信的摇摆状态,或者说没有什么信息能够让人“坚信”了。
就以最为人关心的食品安全为例,这次又有多少人是一手握着星巴克,一手转发着星巴克的致癌传闻?是人们根本就不在乎食品安全吗?在这个养生概念流行的时代,这一点显然存疑。但是,一边忍受着无处不在的安全焦虑,一边却通过“我行我素”的方式来假装抵抗焦虑,在今天愈发普遍。如果说过去由于信息供给不对称和匮乏所制造的“坚信”与“安全感”,本就是虚幻的,那么现在每个人都陷入了一种因信息泡沫而放大的焦虑之中,唯一区别只是程度和应对方式有别。
任然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