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6 15:02 | 来源:钱江晚报 2018-03-25 A0005版 | 查看:715次
浙大有一位“钻进钱眼儿里”的教授,她蹲点菜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 通讯员 孙雨林 张曌睿 周伊晨
周欣悦教授在菜市场里做实验。
你是不是经常会抱怨你所买的商品缺斤短两,并将原因归结于商家的不诚信?但你是否知道,这被欺骗的原因,可能是你自己手里那张又破又脏的钱?
浙江大学教授周欣悦有一个好玩的发现,人们总是习惯在买菜时先把脏的、旧的钱用掉,殊不知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购买的商品缺斤少两。
原来花钱也要看“脸”!
1977年出生的周欣悦,现在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主要是消费者心理学。她用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接触干净的钱会激发公平诚实的行为,接触脏钱则会引发自私、贪婪的行为。
作为金钱心理学领域资深教授,周欣悦的这项“脏钱研究”早在2013年就发表在顶级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并一直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
2017年,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英国《Nature》杂志对其“脏钱研究”进行了深度报道,让这项研究有了更大范围的影响。
菜市场的“脏钱研究”:
脏钱会使人不道德?
说起为什么会研究“钱”,周欣悦认为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人们经常认为钱与道德败坏的有关。比如弗洛伊德认为钱是粪便的象征,有些宗教把钱视为罪孽。”现代社会也经常将爱钱与道德败坏等同起来,“金钱研究”经常会碰到。
因此,周欣悦好奇为什么道德上的“脏”会隐喻在“钱”里?于是,她带着学生通过一两年的时间,在菜市场里蹲点试验2~3周,进行“脏钱研究”。
在菜市场的实验中,周欣悦同农贸市场的商贩进行交易:她买了一斤蔬菜,递出一张又脏又旧的10元纸币,然而当小贩刚拿到这张钱,她就把钱要了回来,表示要再多买一斤蔬菜,并且拿出一张正常的20元准备付钱,于是摊主就又称了一斤蔬菜给她。离开市场后,她会称一称买回来蔬菜的重量,看是否缺斤短两。这样的购买行动在不同的小贩身上进行了多次,一次买菜让小贩接触到崭新的干净钞票,另一次则让小贩接触到旧的脏钱。周欣悦发现:接触过脏钱后,小贩更容易虚报蔬菜的重量。
周欣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接触干净的钱会激发公平诚实的行为,接触脏钱则会引发自私、贪婪的行为。也就是说,面对两张“颜值”明显不同的纸币,人们也是会“看脸”的。
脏钱使人变“坏”:
这个门槛有多高?
接下来在实验室里,周欣悦团队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参与实验者分配成四组,每个人都做了一个手指灵活度的测试,能尽可能快的数一叠纸或者钱,第一组人数干净的钱,第二组数干净的纸,第三组数脏钱,第四组数脏纸。
之后,参与实验的人需要填写一个问卷,上面给出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例如,如果不会被发现,最少要给你多少钱,你才愿意用针扎一个你不认识的小孩子的手?如果你有这个权力而且还不会被发现,最少要给你多少钱,你才会把一个人的成绩从不及格改成及格?参与者需要写下他们到底需要多少钱才愿意做这些不道德行为。
“我们发现,之前接触干净钱的被试组需要100万元左右才愿意做这些不道德行为,但是之前接触脏钱的被试组只需要10万元左右就可以做同样的不道德行为。”周欣悦说,而之前接触的如果是脏纸和干净纸就不会产生这个区别。
之后,周欣悦继续在4个实验中用了一些经济游戏进一步巩固了这个发现——接触脏钱的人在经济游戏中表现更加自私,更加不公平分配,更加容易辜负对方的信任给对方少分钱。周欣悦的金钱心理学研究也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脏钱会诱发不道德的行为,但金钱并不是许多消极行为的动因。
“破窗效应”作祟
不良现象诱使仿效
至于为什么脏钱会诱发不道德的行为,周欣悦介绍说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效应”,即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人们在脏的环境里,往往会更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例如新加坡法律严格,这个环境里的人们也往往对自己进行高要求的道德管理。
“道德的脏和物理的脏给我们的心理感受是一样的。”周欣悦解释说。在现实生活中,平常接触的东西会在潜意识中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当钱变脏的时候,钱就和不道德感联系在了一起,这就很容易让人们在无意识中认为道德规范可以违反。”
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资源。在周欣悦的眼里,金钱不是单纯的交换工具,它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心理效应。
例如穷人家的孩子会把硬币画得比富人家的孩子更大,夫妻生活中如果经常说起钱那么会影响他们的感情。在周欣悦之前的研究中,她还发现接触到金钱可以缓解人们的疼痛感。
这一个发现后来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DANIEL KAHEMA的一次大型研究的印证。在一个盖洛普公司对45000美国居民的调查中,DANIEL KAHEMAN发现:高收入会降低其他不幸事件带来的痛苦。
同样一个威胁,例如头疼,经常头疼的有钱人对不头疼的有钱人来说,觉得自己生活痛苦的比例只增加了19%,但在穷人身上头疼增加痛苦的比例却高达31%。
钱不会让人变坏
但它是人心的放大镜
“钱不会把人变坏,它只是会放大人的内心。”周欣悦是这样看待“钱”的。
“钱就是一种财务自由的象征。如果一个人有贪念,那么钱就会把他的欲望放大,他便会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如果一个人道德品质高尚,钱就会把他身上好的地方放大,比如爱心捐款、慈善基金等。”在周欣悦看来,“钱”就是一个放大镜,它会将人内心道德上的特质给显现出来。
对于“钱与道德”的关系,周欣悦也提出来自己的看法。“例如给受众看两个录像,一个录像中的人为了5块钱推倒了一个人;另一个录像中的人为了100块钱推倒了别人。人们看完第一个视频往往会认为是录像中的人本身的问题,是他道德败坏;而看第二视频则会认为钱是万恶之源。做出恶劣的行为是钱的问题,是钱把人变坏。”
圣经上有句话:“对金钱的爱是罪恶的源泉。”但这句话常常被人们误传为“金钱是罪恶的源泉”。周欣悦认为这是人将道德色彩赋予了金钱,将钱与道德败坏联系起来,实际上是把人的道德责任推卸给了金钱。
最近,周欣悦在忙着一项研究——对金钱“形象”的合理改造会成为社会公益的催化剂。
这项研究源于中国的传统语汇——“孔方兄”。“孔方兄”一词来自西晋鲁褒《钱神论》,所谓“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这个将钱拟人化的语汇,不仅诉说着人们对于“钱”的内在情感,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
那么,“孔方兄”究竟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随着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一大批以拟人化的钱为主体的公益广告正悄然兴起。周欣悦认为,人格化的金钱能以其生动形象产生积极效益,从而很大程度上抵消人们的自私情绪,提高人们参与社会公益的积极性。相比于那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的说教性宣传,这类广告更能触动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善,为献爱心而积极行动。
在周欣悦看来,人与钱的关系总是处在一种微妙而矛盾的状态中,她通过对钱背后的人的心理研究,来寻找重塑时人金钱观的出路。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