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15 11:28 | 来源:新京报 2018年02月15日 第A02 | 查看:741次
■ 观察家
悬崖村脱贫的故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展示了新时代下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8年春节前夕,新京报记者回访了备受关注的凉山州悬崖村,一个偏远贫困的山村,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展示出了经济脱贫的成效,村民们的生活观念也有了极大改观。这是目前精准扶贫大背景下的一个经典案例。
这个故事,起源于2016年5月24日,新京报首次报道悬崖村的故事。至此,一群因为地理的闭塞而生活在困苦之中的人群被人发现。随后,村里迎来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用钢构阶梯替代了传统的阶梯。更多的公共服务开始进入村里,通讯、医疗等等也开始建立起来。在外界的帮助和带动下,村子里根本不值钱的原生农业资源,比如蜂蜜、核桃和花椒,通过改善后的交通和电商平台销售出去,改善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更值得关注的是,村民的观念也在变化,村民们不再要求晚辈们15、16岁就准备结婚生子。他们开始鼓励后辈们读大学,自由恋爱。
成功扶贫的个案很多,但能被大规模复制的经验并不多。在过往的扶贫案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遗憾现象:为了扶持一个典型案例,社会各界往往会投入过度的资源。但当外界资源撤走以后,本地村民并没有形成真实的自我造血能力。
悬崖村脱贫的故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展示了新时代下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悬崖村贫困的根源,是基础设施严重缺位。交通的不方便,增加了村民们参与商业交换活动的成本。就学不方便,村民们对获取知识丧失了兴趣。
基础设施,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很早就被意识到,但一直缺乏条件去改善,如今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更高的层次,快速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扶贫,今天正逢其时。
过去,针对传统对落后农村地区的扶贫,更多是要改变现有社会资源分配的格局,从而困难重重。传统社会中,高风险的农业生产无法产生稳定丰厚的利润。因此,无论是推动农村剩余人口进入工业社会,还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或者依靠转移支付反哺农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悬崖村的扶贫,并不依靠社会架构的变革和资源分配的转移,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建立全新的交易场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此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城市对原生态的需求和贫困地区对获得高价值回报的需求,通过市场行为完美地结合了。
未来,扶贫产生的积极后果,能改变新一代村民的教育环境,从而让他们拥有更多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机会,进入可持续的轨道。在2018年的新年之际,悬崖村的扶贫成果,给了我们惊喜。这种可持续的扶贫发展经验,将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期待。
□姚遥(公益人士)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