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研修沦为一些地方领导输送人情的工具

发布时间:2018-01-29 12:2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1月29日 10 版 | 查看:726次

本区域的暑假远程研修已经进行了10多年了,对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又和“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关联起来,变得更为接地气,指导更具体,更有的放矢。但是,不少基层学校在对研修成果的运用上却任性得很,变成了输送人情的工具。

  为了调动激发老师的参训热情,每年研修活动完毕,活动举办方都要搞一个优秀学员的评比,称为“省优秀学员”。因为盖的章级别很高,名头响亮,因此,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所占的分值还不低,自然成为不少老师争抢的“香饽饽”。

  既然是一种奖励,就应当实至名归,奖给那些学习态度认真、成绩优异的教师。评比要有严格的规则,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虽然,举办方也给出了一些评比操作指南,但较为笼统,基层学校享有的自主权很大,可以出台评比方案,如何评、评谁几乎可以随心所欲。

  连续十几年了,每到评比时,老师们连知情权都没有。只是在学习完毕之后,校方直接公示优秀学员的名单。可是,当老师们提出质疑时,他们就推说都是上面的领导根据学习情况直接定的。言外之意,优秀与否,与他们无关。至于和谁有关,他们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其实,每次研修有数据、有记录。以前好作业上都明明白白显示着“优”,好在哪里,指导老师都有精到的评语。再加上参与几次讨论,参与学习的时间长短等,都有迹可循。只要基层的领导想评、真评,还是容易操作和设计的,关键是不少领导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看着谁顺眼,就暗暗地评了谁。至于这背后有没有利益输送,谁也不知道。

  有些态度认真的老师,久等“优”不至,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的激情,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从而,使这项美好的在线教师培训活动变质走调。

  在上一个暑假的作业评比一栏里,笔者发现,好像省去了评价这一环节,更无法衡量和显示教师的学习成果。这对于部分基层领导来说,更容易随意操作。

  远程研修的这种庸俗化、功利化的评比倾向严重地挫伤了广大教师研修学习的积极性,也与举办培训的目的大相径庭。作为一名基层教师,笔者忍不住要问:举办方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对教师培训评价的环节,如何重新作出科学的设计?

  (常工 作者为基层教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