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1 21:1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1月11日 12 版 | 查看:2389次
1月4日,西部战区航空兵某师的运-20以昼间航行转场飞行拉开了该师2018年度训练的大幕。曹忆楠/摄
1月4日晨,冬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川西某机场上。上午时分,伴着低沉的轰鸣声,一只黑色“大鹏”展开双翼腾空而起。西部战区航空兵某师的运-20新年首飞,以昼间航行转场飞行拉开了2018年度训练的大幕。
新年伊始,习主席发表新年度训令点燃了官兵的训练激情。这支装备多型国产运输机,具备高中低空运程投送能力的部队,新一年的日历刚刚撕下,航迹已遍及全国。
没有“预热期”,开训即实战
千里之外,雪域高原。几乎与“鲲鹏”开飞同时,由数架直升机组成的机群,钻进山沟,展开高原搜救训练。陌生地域,气象复杂,机群刚出发,强电磁干扰便不期而至,通信、导航等电子设备“失灵”,机舱内“告警声”不断。
“开启无线电静默飞行,注意机组协同!”长机机长彭尧猛推驾驶杆,下压坡度进行空中急转弯。他重新调整编队、改换搜救航路,一边观察机群队形,一边指挥引导另一架直升机沿预定航路展开战场佯动,吸引“敌”火力调整部署。
高山峡谷之中,直升机群全程无线电静默飞行,突破“电磁禁区”,成功穿越多个陌生空域,准时抵达“我方”安全空域。
“只有训练的时候实打实,未来战场上才能打得赢。”该师师长杜宝林介绍,以战为本、从难从严是今年训练的特点,与往年训练相比,今年开训即进入高难课目,一个架次设置多个高难课目,没有“预热期”。
2017年年底,该师运-9机群辗转数千公里,奔赴南海,朝发夕返。新年伊始,某团就展开远程重装空投训练。3天内,数架战机累计完成56个小时,单架飞机单程1000多公里的飞行,航迹达到西北边陲某机场。团长刘宝说:“飞得越远越深,就说明我们越有底气。无论训练环境多么复杂,训练区域多么陌生,飞行员们都必须勇往直前,保持迎战的标准和姿态。”
不唱“独角戏”,主动找“联合”
1月8日,高原某峡谷,该师数架直升机与陆军某旅联合开展“敌后”救援演练。直升机伴着轰鸣声凌空而至,官兵们采取空中搜救、地面干扰形式,在对“敌”打击间隙,战机迅速悬停、吊放搜救设备、及时营救“伤员”。同时,该团运输机分队与兄弟单位共同开展极限性能飞行、空投空降等复杂课目,联合作战“战味儿”十足。
联战必先联“芯”, 联“芯”必先联“心”。准确定位战场中运输部队的位置,就要在训练中全程培养指挥员、战斗员、保障人员的联合意识和协同技能,通过融入战术背景、展开跨建制协同等方法,全面优化组训模式,加快提升训练层次。
笔者在该师某机场看见,同一空域里,一架运-20飞机冲破天际,多架运-9飞机紧随其后,机场另一端多架米系列直升机径直升空,同场次开展训练任务。“联合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由低到高、先分后合,逐级集成”。
该师作训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他们由本级开始,以各项训演任务为牵引,不断加强自身飞行训练综合能力,把联合行动纳入部队官兵必训课目,常态化组织多机兵种联合实兵演练,设置“敌情”威胁下空中输送训练课目,论证、检验协同作战战术战法,真正实现“联得上、合得成”的目标。
不喊“空口号”,招招实打实
午后,运-20从天空翱翔而至。西南某机场塔台上,一名上校目光炯炯,手持话筒向空中机群发出指令:“Make a mass in formation, prepare for simulating air delivery(编队集结,准备空中模拟投送)。”
该师某团团长滕辉正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指挥。英语指挥是飞行指挥员的一项基本功,运输机团队不只是飞越万里关山,他们还要飞出国门,飞向更高远的天空。
“世界一流的目标,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要落实到训练的每一个细节。”该师师长杜宝林说。
这段时间,他们认真研读习主席的训令,对照世界一流战略空军标准,认真查找战斗力建设上的“短板”,把年度大项战训任务划分为几个阶段,将新质战斗力拆解细分成多个课题,每个阶段明确1至2项重点研究内容,制定群众性练兵计划。
节后开飞没有“工作组”身影了,飞行计划从“审批制”变为了“报备制”,飞行讲评更简短更实在了,飞行员训练的自主性更强了……飞行员们对于训练的感受是一个“实”字。
笔者采访结束时,恰逢巴蜀大地普降雨雪,机场上,机务维护分队和外场保障分队进场,开展多机型大机群实战化保障演练,快速检测、应急抢修、模块保障,一系列实战化课题接力上演;而在飞行准备室内,机组成员正围绕实战立体化投送课题展开复盘研究。
“部队训练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制度机制层面,更是心理层面。”90后飞行员陈思麒说,“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有责任建设一支能打仗的军队!”
刘书 马晓宇 杨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