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18-01-07 20:41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1-04 07版 | 查看:655次

  颜晓峰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基石。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不懈探索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生产不断发展,同时人民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内涵不断拓展。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促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取得的重大成就。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有力证明: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就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在这一长期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它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新时代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阶段中的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时代是表述特定社会历史的范畴,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内涵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划分时代的基本依据,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主导、支配和决定作用,贯通于时代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被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所替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新时代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先富带后富到共建共享;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诸如此类的要求都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也是新时代的具体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涵,同以往几十年相比已不是处于同一个水平,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新的发展阶段。30年前,我们是“十亿多人口,八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今天,我们是13亿多人口,8亿在城镇,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跃升期。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首先就要认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指引。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人民需要的拓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上升

  社会主要矛盾以一种集中、凝练、典型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核心要素、关键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社会主要矛盾存在于社会历史全过程,但矛盾的内容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好证明,是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变化的深层原因,标志着人民需要的拓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上升。

  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人民需要看,新时代人民的需要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非常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从发展状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指的是发展起来后的发展现象,突出体现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等。可以说,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发展前进中的矛盾,是良性循环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乘势而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和人民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结果。新时代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结果。

  由于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正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这使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表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备了坚实基础和充分条件。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也表明,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也是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求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这一战略安排也正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社会主要矛盾新的转化的战略安排。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解决矛盾的方向、重点、途径、机制等都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矛盾与解决矛盾的方法同生共长。党的十九大既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也提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要求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也对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新的要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个阶段,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个阶段,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要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向、重点、途径、机制,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