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12 22:21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11-09 14版 | 查看:426次
王 坚
20世纪50年代刚提出人工智能时,由于机器计算能力等各方面的极大限制,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让机器模仿人的智能,著名的图灵测试本质也是在讲机器如何模拟人的智能。但互联网和计算技术发展到今天,除了模拟人的智能以外,我们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发展机会,有了万物的互联和海量的数据,能够利用机器的计算能力解决仅靠人的智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像人类有了钢铁和电动机,利用机械装置解决了自身的体力不足一样。在这个意义上,今天许多人讲的人工智能问题,用机器智能这个词来定义更加准确。
过去20年,中国持续投入城市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走在前列,为城市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但是没有机器智能的帮助,一个城市一天产生的交通摄像头视频,靠人可能100年都看不完。这些宝贵的数据,绝大多数还没有发挥过作用,就已经被默默地删除了。在去年10月召开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市发布了全球第一个城市大脑计划。会上我曾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从南极到北极,而是从红绿灯到交通摄像头,它们在同一根杆上,但从来没有通过数据被连接过,摄像头看到的东西永远不会变成红绿灯的行动。这既浪费了城市的数据资源,也加大了城市运营发展的成本。
城市大脑要做的,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用城市的数据资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在城市发展中数据资源将会比土地资源更重要,这是城市大脑的基本思考。
在杭州,城市大脑从摄像头得到了即时交通流量,第一次让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能根据即时流量,优化路口的时间分配,提高交通效率。依靠计算机视觉分析能力,利用每一个交通摄像头对道路进行即时交通体检,就像一个个交警全年无休在路上巡逻。
今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城市大脑交出了周年答卷:与交通数据相连的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大大提高执法指向性。目前杭州市交警支队已经在主城区通过城市大脑进行红绿灯调优,并即时提供出警决策。
萧山区还创新实现了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优先调度,一旦急救点接到电话,城市大脑就会根据交通流量数据,自动调配沿线信号灯配时,为救护车即时定制一条一路绿灯的生命线,并可减少对其它交通的影响。实际结果表明,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将近一半。
交通治理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数据开始为社会产生价值,解决今天仅靠人脑无法解决的城市发展问题。城市大脑将为城市发展带来三个重要突破:
第一,城市治理模式的突破。以社会结构、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城市数据为资源,向数据要人力,向数据要服务能力,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创新的人性化治理模式。
第二,城市服务模式的突破。城市大脑是政府服务好民生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依靠城市大脑可以更精准地服务好企业与个人。城市的公共服务,如交通,将进入精准和高效服务时代,杜绝公共资源的浪费。
第三,城市产业发展的突破。开放的城市数据资源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创新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源,就像石油和半导体材料对产业发展的带动。
城市大脑不仅是科技创新,也是机制创新,加速了从数据封闭到数据开放的观念转变,通过打通城市的神经网络,对整个城市进行即时分析和研判,让数据帮助城市思考、决策和运营。
当今世界,还没有一个城市把城市大脑当作“必需品”。城市大脑能够最早出现在中国,得益于我国发达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今天,当中国老百姓已开始用手机付钱买烤红薯的时候,美国大部分老百姓还在用支票付水电费。这种看似很小的差异让中国拥有了独特的竞争力。我们的城市数据资源积累将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快,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用比发达国家更先进的办法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城市大脑不仅对中国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探索场景。上世纪60年代的登月计划催生了通信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重要创新。今天,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成为基础设施,我们拥有了空前的计算能力和数据资源,城市大脑不但能够造福百姓,也会像登月计划一样,成为机器智能未来10年最重要的研究平台。10年前,阿里巴巴率先投入云计算研发,是想让中国的年轻人在全球竞争中拥有跨国巨头才拥有的计算能力。今天,城市大脑会让中国在即将到来的全球智能时代拥有先发优势。
(作者为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