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8 12:2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9月18日 07 版 | 查看:585次
赶完所有deadlin,交上所有任务时,往床上一躺,拿起手机聊天总是美滋滋,然而总是有人自带神奇魔法,一开口就能让对方想拉黑自己,一句话就能让热闹的群聊冷场。
“在吗?帮我介绍个女朋友。”
“……呃,想要什么样的?”
“不用太好的,像你这样的就差不多。”
这种人自己不觉得尴尬吗?尬聊的人到底在想什么呢?
尬聊可能的原因有多种,也许造成尬聊局面的人并没有恶意,只是他们有些事情没搞清楚。
“读书少”怎么做朋友 信息不对等
这里的“读书少”当然不是真的读书少,而是共同了解的信息比较少。我们总是觉得对方会想听新奇的事,于是会讲许多 新鲜事,并且觉得自己已经说得足够明白了,但事实上并没有。如果朋友们不了解你所说的相关背景信息,可能很难get到你的点。
当你想起一首歌,然后跟着它的旋律打节拍时,你会期望身边的人能立刻听出这首歌,然而十有八九对方是蒙的:仅凭几个“咚哒哒”,怎么可能脑补出你脑海中回响的旋律?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位实验参与者看歌名,然后让他打出这首歌的节拍,让观众猜是哪一首——结果听众仅猜对2.5%的歌,因为听众们并没有看到歌名信息,脑补不出旋律。同理,如果非要对不了解天文物理的文科妹子大谈引力波的奇妙之处,还自以为风趣,那就别怪对方一脸茫然了。
我跟你说我blablabla 自我中心严重
心理学概念中的“自我中心”并非贬义,而是指儿童早期,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是以自己为中心进行的,他们的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于是把所有体验和感知到的事物都和自己联系起来,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周围世界及和他人的关系,而完全不能注意别人的意图、观点和情感,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也不能从事物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去认知问题。
但是成年之后还这样自我中心,聊天时只围绕自己、什么话题都要扯到自己身上,完全不顾对方的话,这个词被蒙上贬义色彩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跟你有这么熟吗?” 人际距离把握不同
地理上的距离描述的是物体地缘上相隔的远近,与之相似,心理社会距离描述的是社会客体与自我的关系距离远近的知觉,也就是谁更亲近,谁更疏远。我们会对处于不同心理社会距离的人会采取不同的相处模式,比如对新认识的同事彬彬有礼,对十几年的好哥们儿大呼小叫,对好友的夜宵之约是带具体时间地点的商议,而对新同事的邀约可能只是出于礼貌的随口一问。
一旦你觉得只是点头之交的另一个人,却觉得你们可以一起看风花雪月,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想想就尴尬到脸酸。
哈哈哈这个段子好好笑 幽默感知不同
朋友当然要分享快乐的段子,但是笑点不同,该怎么好好聊天?
我们在读段子时,会根据先读到的前半部分内容理解加工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知识,而“神转折”的后半段内容,却与我们已经理解的前半部分内容产生了冲突,于是便产生了幽默效果。比如:
“这个公园不错,要是再加点绿化那就更好了。”
第二天,公园里堆了一大堆盐。
——银教授
在上面这个段子里,前半部分是比较正常的绿化要求,这些内容会让我们联想到一些公园的内容,由于先前的知识经验,这种联想是自动、毫不费力的。而提供笑点的后半段中,“盐”把前半段的“绿化那”加工成了“氯化钠”,突然转变了意思,这种冲突就会令人发笑。
但是人对语义冲突的感知是不同的,有人会因为上面的段子哈哈大笑,而其他人则会觉得莫名其妙冷死了,也就是笑点不同。
更有一些“没品段子”,触到了一些人的底线,如果你恰好把这种段子发给了不能接受的人,那就躺在黑名单安静会儿吧。
还能怎样愉快地聊天
共情又称同理心,指的是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在共情过程中,人们感觉自己好像就是另一个人,感觉自己进入了别人的思想,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去感知、去行动。
选能聊得下去的话题,不随意反驳对方的言论和感受,都是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的。当聊天让对方不适而陷入尴尬的沉默时,想想如果是别人这样强聊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而对方怎么做才会让你不那么难受……然后做同样的事吧。
其实所有的技巧都比不上真诚、尊重。技巧是我学的,想和你聊是真心的。在一段聊天里,你更喜欢做哪种角色,更多是由当时的环境因素和你的心情决定的,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角色。
同理,和你聊天的对象所愿意扮演的角色也并非一成不变。武侠中,挚友可能在某一时刻无法相互沟通理解,而宿敌却可能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把酒言欢。
聊天的技巧固然重要,但在特定的场合找到最合适的人聊天,就算不够有技巧,你大概也不用怕陷入尬聊吧。
本文编辑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微信号:bnupsychology),已获作者授权。
殷锦绣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