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3 14:56 | 来源:文汇报 2014-10-20 13版 | 查看:1116次
——读夏海《品读国学经典》
《品读国学经典》夏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
何俊
今天大部分的成年人,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虽然在生活习俗的层面仍保留并践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价值观念,但充其量只是“日用而不知”,在学养的层面严重缺乏基本的知识,更谈不上积累。如何弥补这个缺憾,这为现在许多各行各业的成年人所关心。笔者平日所遇许多朋友,常常还将这个问题视为中年以后安身立命的紧要事。事实上,无论是对个体生命,还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这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路径,就是直接去读古书,而这对于每个成年人,都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只是“愿不愿”的问题,正如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曾讲:“我们现在,如其要读中国的旧书,并不一定要进学校。”只是,古代的书籍很多,现在的工作很忙,究竟又该如何去读古书呢?夏海的《品读国学经典》,从目的与方法,到心境与内容,都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示范。
切己的品读
《品读国学经典》,顾名思义,就是讲如何读古书,特别是读古书中的经典,而“品读”一词尤为关键,因为它反映出作者阅读古书已体会到了中国传统学问“为己”的灵魂。古人常讲,凡进学者,应求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所谓为己之学,就是读书明理,为的是充养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炫耀给人看的。人的生命犹如树木,必须滋养,方能成长。人与万物的区别在于人的精神,而滋养人精神的,就是知识。今天的知识自然是非常广大,但国学终究应当成为中国人的知识基因,而这个基因或自小种入,或用心培植。对于成年人而言,用心培植几乎是唯一的办法,因此切己也就是根本的要求。作者着意于“品读”,用心即在此。
在《自序》中,夏海讲,国学经典的主题很丰富,但无论哪一类主题,实质都是关于真善美的追问、思考、阐述,而其形式就是各类作品;品读这些作品,“最大的益处是修身养性,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页2),是为己之学。显然,这样的自觉是来自作者的阅读经验的。作者在《品读国学经典》前,曾潜心研读《论语》,撰写了《论语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已尝到了研读国学经典对于他个人生命的滋养,但“意犹未尽”,才不间断地于繁重公务之余,在夜深人静之时,“经年累月,口不绝吟于经典名文,手不停录于思绪心得,于是成就了《品读国学经典》”(页2)。而其结果,是作者更深刻地认识到品读国学经典对于个人生命的滋养意义,他在书的《后记》中最后写道:“终身读书学习,坚持品读经典。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就像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命运,让我们的人生更有尊严、更加尊贵。”(页341)
因为用心于为己之学,所以通览《品读国学经典》全书,可知作者的用力也全在于切己品读。作者共品读了三十六篇经典文献,每一品读都由五个层次递进而成:一介绍作者,二解析文献,三展开解读,四切己阐述,五切己启悟。其中,前三个部分是基础,四是每篇品读的主体,五是四的发挥。作者的根本用力,是在认真理解文献本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着力重构对经典新的理解”(页3),切己是他的根本诉求。
试举一例。在《保民而王,莫之能御——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有感》一文中,作者在介绍了孟子生平、此章的背景、内容与结构,以及此章的历史与现代意义外,围绕着“保民而王”、“不忍之心”、“制民之产”三个问题,重构了作者对孟子王道思想的整个理解,而这些理解完全是基于作者的当代关怀与切己感受的。比如他指出:“孟子大声说出了古代社会石破天惊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在一定程度上牵涉到国家和权力的本原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孟子实际上已经认识到国家的主体是老百姓,权力的最终来源是民众。”(页26-27)又如他强调:“《齐桓晋文之事》主要是说给官员尤其是统治者听的,其中提出的先有不忍之心,后须‘推恩于民’,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做官先做人,做人是做官的基础。所谓做人,就是要有良好的个人品格……一个有信念、同情心和道德的官员,才是一个好官员。”(页31)
细致的涵泳
《品读国学经典》切己体会,自然要求细致,需要涵泳,作者在此所下的工夫可谓足矣。前文言及,每篇品读,作者都自设了程式,这种程式其实就是自我规定了工夫的层层递进,保证了品读经典是一个细致的涵泳过程。
作者在《自序》中说明,整个品读的程式由“解构”与“建构”两步组成,“解构与建构密切相关,解构是建构的前提,有利于更深入地走近古人,理解经典;建构是解构的逻辑必然,以便于超越古人,重新认识经典”。(页3)如果与前述每篇品读的五个层次相应,前三个层次大致可归入解构,后两个层次便算是建构了。细读每篇品读,可以发现,作者的用心虽在建构,但其用力却在解构,虽短小文献亦必如此。
《品读国学经典》中品读最短小的经典是刘禹锡的《陋室铭》,全文仅八十一字。为了品读这篇短小的铭文,品读者不仅依照自定的程式,介绍作者、解析文献、展开解读,而且围绕着这篇铭文,深入了解作者的整个仕宦生涯中的相关事件、诗文风格、铭文特征、创作过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解构这八十一字,彻底涵泳于《陋室铭》之中。可想而知,这中间的知识,所涉不可谓不广,有些甚至已属于专家之学。如此品读,功课显然是做足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做足了的功课,解构彻底,作者才能根据自身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推陈出新,重新建构起新的认识。在《陋室铭》的品读中,作者基于前面的解构,进而从深刻的人生哲理、健康的人生方式、高远的人生志向三个维度建构起一个充实而光辉的人生,最后聚焦于人生的对内追求与对外追求,结合现实人生,反复体会,使人的精神在品读这篇经典文献中获得涵泳,滋味永长。
事实上,细致的涵泳,不仅可以使国学的经典品读达到较高的水平,真正实现品读国学经典的人生滋养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养成严谨的学风,而这恰恰也正是人生滋养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品读国学经典》可以说很好地呈现了这种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谦虚的体悟
夏海1978年考入中山大学,毕业后即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后又于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算得上学历阅历皆富的饱学之士,但他却谦虚为怀,援引陆游“官身常欠读书债”的诗句以自警。因为这种谦虚,他在《品读国学经典》中对古人就非常自然地随处呈现出由衷的深厚敬意,从而体悟良多。
这种谦虚,这份敬意,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涵养成心境很难。时代迁移,知识更新,价值异同,很容易让以今识古者轻则失却敬意,重则横加訾议。这种毛病虽非今人独有,但称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恐亦是事实。作者于书中专门品读清人钱大昕《弈喻》一文,用心即在阐明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社会哲理和人生价值,表彰钱大昕诚厚谦逊的优良品质。
因为作者抱持着谦虚、诚敬的心境,他的品读每每引他游于古人之境,体悟到穿越时空、千古同心的共鸣感,从而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沉思。在品读管仲《牧民》一文中,作者高度认同顾炎武的“士大夫之无耻,也谓国耻”的观念,断言“官员的无耻是国家的耻辱”。(页12)在品读曹操的“求贤三令”时,作者“深深为曹操的用人所震撼,既震撼于他的用人思想,又震撼于他的用人胸怀”。(页102)在品读唐人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时,作者体悟到的是“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无辜”。虽然他理性地指出,战争几乎与人类同在,战争也有着正义与否,但他强调,李华的文章昭示掌握战争按钮的人,不要“像棋盘上下棋那样,把鲜活的生命当作冷冰冰的棋子”。(页171)而在品读《曾国藩家书》时,作者体悟到的“是一种精神享受,更是一次灵魂洗礼,深深为曾国藩的文化品格所震撼和折服”。(页331)他钦服曾国藩是一位好儿子、好兄长、好父亲;他深信《曾国藩家书》会让人意识到“家”对个体生命与人类文明的重要。
作者谦虚诚敬的心境,不仅直接影响到他的具体品读,而且决定了他对品读内容的选择。在选择品读内容时,作者没有率性而为,而是“选择了《古文观止》,进而扩充阅读有关文选”。(页2)《古文观止》只是“课业子弟”的读本,但作者没有因为自己已是成人而好高骛远,下而视之,相反,他认为《古文观止》是“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古文选集。其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大都是名篇佳作,有的甚至是千古绝唱。更重要的是,这些文章不仅文笔优美,而且渗透着国学义理和先贤睿智”,因此,“读这些文章,就是读国学经典”。这种取径,看似寻常,其实正透露出作者尊重古人,谦虚诚敬的心境。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心境,夏海对国学经典的品读,虽以《古文观止》为主,但其实视野宏阔,这点只要看《品读国学经典》所选文献几乎涉及各类文体,而他的品读更以笃实而博学为功课,便深知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国学经典灿若群星。遨游在中华文明的长河是愉悦,翱翔在国学经典的天空是快意。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读一点国学经典,沐浴中华文明的阳光雨露,领悟中华文明的智慧、情感和诗意。
所谓国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这既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形态,也是中国学术的源头发轫,更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家园。所谓经典,按照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理解,“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因此,国学经典,就是中华文明最好、最有价值的书籍,就是中国人最诚心、最喜欢阅读的书籍。
国学经典是天空,更是大海,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内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奔向国学经典的海洋,有的可以在海边拾贝,有的可以到海中畅游,有的可以深入海底潜水。无论哪一种方式,对于中华文明而言,都是在保护精神血脉,弘扬文化传统;对于个体生命而言,都是在培育高尚人格,塑造完美人生。
——节选自夏海《品读国学经典·自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