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9 21:54 | 来源:南方日报 2017-07-18 A10版 | 查看:1870次
狮舞龙腾方阵为观众献上精彩的舞龙表演。本版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吕祖像出巡。
大仙诞的八仙巡游增加了很多现代元素,已成民俗嘉年华。
开栏语
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到,加强对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的研究整理,对濒危技艺、珍贵实物资料进行抢救性保护。
近年来,广东举办的各类文化节呈现出几个共同点:主办方均是当地(市、区、县)政府;以传统民俗、节日或信仰为基础;节日期间都有相应的民俗活动。以政府为主导、以群众为主体、以地区来命名的节庆在岭南地区逐渐兴起。
为发掘岭南特有的传统民俗,展示精品民俗文化,让其在新时代重释、演绎和传承,南方日报记者将深入报道南粤各地民俗节庆,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呈现形式,并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扩大传播,与大家分享与探讨岭南民俗的传承与转型,敬请垂注。
作为一个外乡人,对广东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总是有一点或多或少的好奇心。
这一次,和同事三四人同行,驱车从广州五羊邨出发,来到佛山南海西樵山,探寻历史人物吕洞宾。此地正在举行“吕祖大仙诞”。
想来有趣,佛山就是有佛有仙的山。南海,南疆的大海。西樵山,西游记和刘海砍樵的组合,西边山上砍柴。西樵山上看大仙,南海边上谈佛山,有趣有趣。
●南方日报记者 王长庚 伍青 盛正挺 李卓 通讯员 黄幼谦
仙馆谈仙仙人渺
到了西樵山脚下,迂回绕行几圈,才找到住宿的酒店。
放下行李,和当地的陪同人员闲聊,边聊边登山。拾级而上,到了一处道观,上书“云泉仙馆”。接待我们的是陈德星道长,身兼南海区道教协会会长一职,关于吕洞宾的话匣子就此打开。
根据传说,他生于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日巳时,自幼熟读经史,曾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后来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
他的道号为纯阳子。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
吕洞宾被道教奉为大宗师,有“吕祖”之称。分析关于他的传说,撇开得道成仙的世俗心愿,就能发现一些基本元素:一是原本儒生,走科举之路做了官员,后辞官修行,这是基本身世;二是悬壶济世,乐善好施,这是德行;三是仗剑走四方,吟诗留后人,这是个人爱好。这三个基本元素满足了世俗民众的好奇心和道德感、荣誉感。
按照陈德星道长的介绍,西樵山和西樵山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甚至远在港澳的信众(多数是从广佛地区到港澳谋生发展的本省人及其后代),每年“大仙诞”来云泉仙馆,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成了一种民俗,有四个因素在其中:祈福许愿,化解灾难,习得风水,求医问药。
世传还有吕洞宾的诗词著作,有《圣德篇》、《指玄篇》、《忠孝课》等作品。兹录《洞庭湖君山颂》如下,对应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掌故轶事: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
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
前两句浅显俗白,末句倒确有几分飘渺出尘的意境。
祭礼观俗俗事真
次日8时,云泉仙馆入口处已挤满了前来参加祭礼的人,由于馆内场地有限,只能容纳部分游客入内。
本地阿婆何香润被挡在了门外,六十多岁的她提着一篮子祭品,有酸萝卜、酸姜,还有鲜果、大饼、锅烧肉等。何香润阿婆说,东西太多,走路也慢,今年没挤进去,明年再来。
边说边走,何阿婆在门口葫芦形的水池边,虔诚地用泉水净手,在葫芦上放了一个利市封。最后,在山脚下的奎光楼附近,找好一个位置,等巡游经过时看热闹。
游客朱大姐比何香润阿婆幸运,她7时30分就赶到了云泉仙馆,在入口排队,得以进入祭礼现场。朱大姐虔诚地拜了“吕祖”金像,取走一张馆内赠阅的道德经摘抄。她说看着这些经文,心中亦有敬畏。
当地的几家媒体也提前到了,长枪短炮,准备直播。头上还有三两架无人机在嗡嗡地飞行,让游客不时朝天仰望。
9时,伴随着悠扬的笛声,一片霭霭“仙雾”中,在云泉仙馆前坪举行的“大仙诞”祭礼开始了。两位主持人用粤语和游客们打起了招呼,并介绍到场嘉宾的情况,随后请云泉仙馆陈德星致欢迎词。
9时15分,岭南讲古大师霍沛流身着粉色锦缎长袍登场,手持长卷,开始诵读祝文。祝文,是祭司飨神之辞,亦曰祝辞,是为祈福,希望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后“七仙”登场贺诞,并在吕祖像前站位。“八仙”形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文庄祖野,社会各色人等均可找到自己的“知音”。可以说古往今来,“八仙”是最著名的IP之一。
“八仙”云集之后,仪式进入敬奉祭品环节,工作人员呈上准备好的西樵山云雾茶、祈福西樵大饼和西樵桂花酒。据《西樵山志》记载,西樵大饼为广东南海籍的明代大夫方献夫所发明,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广东著名小吃之一。
敬香,奠酒,仪式礼成。嘉宾肃立迎吕祖出巡,下山与巡游队伍会合,巡游路线从奎光楼出发,经西樵山门牌坊(表演点),到天镇峰公园结束,大约1.5公里。
吕洞宾背着长剑、韩湘子手持长笛、汉钟离掌着葵扇……扮“八仙”的演员走在了巡游的最前列,不时与簇拥在路旁的街坊互动。今年“神仙”的阵容扩大了,西樵镇在“八仙巡游”的基础上,又海选了“财神”“寿星”“土地公”“善财童子”等,跟随八仙同游。
当一支奇幻cosplay方阵巡游经过时,一些年轻的男子甚至吹起了口哨。这群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美少女们,穿着奇装异服,在巡游队伍中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太平墟中谁问仙
佛山禅城的周喻就陪着72岁的母亲赶到西樵山门牌坊,为的就是看巡游表演。“母亲总说,小时候赶庙会如何热闹,前几天上网看到‘大仙诞’预告,机会难得,就陪她来看看。”
扮演善财童子的小付今年仅9岁,白白胖胖的形象很招人喜欢,妈妈付阿姨说,他们是外地人,原籍在西安,感觉佛山当地的传统节庆很多,为了让小孩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特意给他请了假参加巡游演出。而当记者问起付女士知道“大仙诞”拜祭哪位“神仙”时,她摇摇头说:“热闹就好”。
“盖房子,孩子上学,顺德人来这里上香,烧一炷香,许个愿。如果实现了,腊月来还神。”来云泉仙馆已有17个年头的陈德星说:“放开二胎,抱小孩来还愿,求母子平安。上香是形式,祈求国泰民安是内容。”
最近十年,西樵镇和南海区每年都在扩大吕祖“大仙诞”的规模和影响力。今年的“大仙诞”,也是南海区、西樵镇不遗余力打造的民俗精品和文化活动。
脱胎于狗仔墟的大仙诞庙会集市也同步启动,5月8日10时开市,一直持续到5月9日23时。除了庙会集市,主办方还设置了佛山剪纸、草编、西樵大饼制作等非遗项目区,让游客们在节庆期间更方便地了解佛山非遗和民间传统艺术。
西樵镇工作人员介绍,以前的大仙诞,附近乡里的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汇向云泉仙馆朝贺,山门一带摊位贩食渐渐兴起,逐年而盛,形成了珠三角独有的西樵小商品交易会,因最初的墟市贩卖狗仔较多,当地人戏称为“狗仔墟”。
这是西樵镇有名的与民俗结合的市场,给街坊和游客带来视觉上的欣赏,精神上的快乐,还能带来购物的便利。六百年的大仙诞民俗已成年年的时尚。
百花齐放传民俗
今天的南海经济发达,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文化事业也随之得到发展。除了吕祖“大仙诞”,当地还有蜚声粤港澳的南海观音、天湖公园、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桃花园等。
近些年,当地大力开发吕祖“大仙诞”、南海观音文化节、狮王争霸赛、万人斋宴、开笔礼、评花会、新春祈福活动等西樵山特有的民俗活动,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发展经济,收效良好。
南海观音像1998年建成,已成为西樵山的标志性建筑。观音像的材料为铜质,淡淡的金黄色,高61.9米,号称“世界上最高的观音坐像”。南海观音文化节也已举办六届。
民俗中对观音的理解就是救苦救难。要化解苦难,如果物质条件难以解决,就需要一种寄托,从精神层面缓解苦痛,观音信仰就提供了这种精神上的寄托。在民间,还有“送子观音”的传说。在医学相对不发达的时代,“送子观音”对追求多子多福、家族昌盛的百姓吸引力是很大的。
民间传说中的“神仙”“大王”类人物,根源都来自民间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按人的需要而塑造,通常也不是空穴来风。
儒教也把西樵山视作“理学名山”。这得益于四大书房和与书房有关的名人士子。四大书院包括石泉书院、云谷书院、四峰书院。石泉书院由明朝时期的方献夫创办,云谷书院于1517年由湛若水创建,大科书院也是1517年动工,四峰书院于1523年由霍韬创办。
四大书院因湛若水、方献夫、霍韬等大儒的倡学而大盛,这段时期广东名士辈出,成为此后数十年间广东士大夫一个重要的讲游之所,成就了西樵山的“理学名山”的功名。
道教、佛教、儒教都在西樵山相得益彰和谐共处,堪称国人多元文化的缩影。
吕洞宾或许史上确有其人,然而其本来事迹已经湮没于历史中。这个名字更多的是存在于民间古老相传的故事里,并与道教神话相互影响。随着长期的流传,关于他的故事愈来愈多,细节也愈来愈丰富。
一年又一年,从简单的祭拜,到成行成市、规模盛大,到文革期间的短暂停止,到如今西樵镇官方组织,西樵的“大仙诞”起起伏伏,其变迁折射着社会变化,也能从中管窥政府对民俗的管理制度变革。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
“民俗+旅游”
传承岭南节庆
“大仙诞”与“大仙诞文化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仙诞”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信众自发参与、在“云泉仙馆”举行的各种仪式活动;二是“大仙诞”期间从白云洞牌坊-登山大道口一带的“狗仔墟”,摆卖来自全国各地的日常生活用品,无论男女老幼,无论信众还是非信众,都可以参与。
而“‘大仙诞’文化节”则是政府依托传统诞会活动打造的节庆活动,这类活动有点类似欧洲的“嘉年华”(Carnival),主办方可以将各种本土的、非本土的文化元素融汇在一起,达到一种狂欢的效果,与传统的“大仙诞”不是一回事。
“民俗+旅游”的模式,只要民众喜欢,积极参与;商家能赚钱;基层政府搭建公共文化平台,为民众提供欣赏民俗文化的舞台,客观上传承了民俗文化和岭南节庆,我个人认为是无可厚非的。
不要纠结于形式是否“本真”,是否“传统”、是否“现代”,关键是人们的信仰还在不在,因为人们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对文化的表现形式作出相应的调适。
小贴士
自驾游线路
(1)广州——西樵镇:广州环城高速/沈海高速广州支线——沙贝收费站——龙江/沙头出口——沙头收费站——右转进入S269——佛山大道——环山大道——西樵山南门/北门。
(2)深圳——西樵镇:京港澳高速/G4——虎门/中山/珠海/G9411出口——莞佛高速/G9411——广州绕城高速(九江收费站)——西樵/南庄——佛山一环/S113——西樵山南门/北门。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