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07 19:44 |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7-06-06 05版 | 查看:994次
首届弥勒论坛在保定兜率寺举行,专家认为:
本报讯(记者吴艳) 5月30日, “大慈弥勒·人间净土——保定兜率寺开山四周年纪念暨首届弥勒论坛”在河北保定兜率寺举行。专家学者、法师、信众和义工共1000余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论坛召开前,举行了由兜率寺住持明月法师倡建的“普慈文教基金”揭牌仪式。该基金将致力于凝聚各方力量,筹集款项和物资,资助家庭困难的贫苦学生,资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资助优秀公益慈善项目、社会救助救灾、国内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事项等,促进文教公益事业的发展。普慈文教基金当天即筹措善款16万余元。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所教授温金玉、雪窦山资圣禅寺监院持定法师等11位专家学者和法师,分别围绕兜率寺与弥勒信仰的关系、唯识鼻祖与《瑜伽师地论》、弥勒圣号的由来、上生与下生信仰、弥勒信仰的重要经典、弥勒造像艺术、弥勒法门、弥勒净土、弘扬弥勒文化的现代意义等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发言嘉宾以佛教理论结合社会实际,为与会来宾带来一场关于弥勒研究的佛学讲座。
专家们从弥勒造像的角度讲述了弥勒信仰中国化的过程。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像,交脚坐式,是印度风格。之后,在中国形成了现在的大肚弥勒佛像。大肚弥勒的形象和蔼可亲、笑口常开,非常符合中国人乐观向上的心性,被广大信众所接纳。
温金玉指出,佛教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不断适应中国文化,中国化的佛教最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弥勒信仰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其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与世俗化的过程。本土化是指弥勒信仰中掺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弥勒由一异域菩萨变成中国化的菩萨,如最常见的大肚布袋和尚的形象;世俗化是指弥勒信仰的目标趋向实用化,宗教色彩减少,世俗成分增多。温金玉认为,弥勒信仰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弥勒“乐”的精神、入世的性格和施教方式,都特别具备现代意义。弥勒信仰所说的弥勒净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的原始范本。弥勒信仰入世、服务社会和大众的精神,也符合当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主题。
明月法师表示,4年来,在十方信众的护持和广大义工的无私付出之下,兜率寺硬件建设有序推进,弘法事业蓬勃开展。本次弥勒论坛的成功举办,使得兜率寺文化建寺、文化弘法事业得到质的提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