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奠定中华民族的底色(图)

发布时间:2017-06-05 20:44 | 来源:学习时报 2016-09-01 第A7版 | 查看:1183次

  闻闻

  近年来,多有高校校长为新生准备礼物,且各有新奇,有些高校校长的新生礼物是书籍,希望大学生们能够“好读书,读好书”。推荐大学新生书目看似简单,其实有着背后的不简单。到底推荐读什么书,引导着学子们的价值倾向,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模式,进而带来系列的行为导向。用什么来奠定高校学子的生命底色,关乎中国文明标杆的树立,决定着国家文化的品质与境界,其意义与价值既重且远。为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自信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中国的自信,说到底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有自知才会有自信,有了解才会有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笔者看来,现在的当务之急在于解决“自知”的问题。阅读当然是重要的途径,读什么又特别重要。高校作为思想的诞生地,天然的排头兵,当是率先响应文化复兴之序曲。作为中国的高校,能否向新生们推荐能够传承中国精神,代表中国气质的书?能否为中华学子打开一扇通往文化自知的门径?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哪类书能够传承中国精神,代表中国气质,增强中国文化自知?这个问题,在很多人那里可能是个问题,但笔者以为,高校应该成为这个答案的提供方。

  中华文化浩荡绵长,在以经、史、子、集堆积起来的文化高原上,巍然耸立着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文化高峰,他们给我们树立了价值的导向。正因为我们文化之土壤肥沃殷实,生发出的枝叶花果才光灿无比,撷取任何一朵都芬芳四溢,沁人心脾。即便窥其一堣,也会被深深吸引,也许这就是血脉的力量,天然而有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谷物生长于厚土之上,莲子之类才可在水中扎根。中华经典蕴含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价值体系,我们应该信仰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警醒什么?为何而喜?为何而忧?一目了然,它照亮生命之路,更是对炎黄子孙有切骨的滋养。文化的传承与生物学上的遗传同理,中华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遗传密码,传承它,破译它,表达它,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使命。唯有领悟践行中华经典的内涵要旨,方可真正奏响文化复兴的清韵华章。也只有以中华经典为核心门径,方可引导国人的文化认知走向纵深,奔往辽阔深远的古代文明,人们将自然为中国文化的立体动感,为其大而美且持久的特质而惊叹震撼,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荣耀将从心底涌动,灵光自透,坚定有力。

  其次,看似确立同样的目的地,路径选择不同,会产生很大的认知偏差。比如,在当下的环境中,有人提出要引导学子们宁静,之所以引导学子们宁静,或者源于看到了不宁静,在喧嚣之中追求宁静很重要,但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宁静?请看我们的国语表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真的是天然典雅,属于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美。

  上古时期的辞章清扬激越,“卿云灿兮,虬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在表达时光,但不仅仅在表达时光,更不是“时光”能够表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在表达思念,但不仅仅在表达思念,更不是“思念”能够表达;“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表达欢迎,但不仅仅在表达欢迎,更不是“欢迎”能够表达。中华文化厚重典雅,我们可以向外国友人清楚地表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令对方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境与情韵。现在的问题是:当下有些国人并不缺少世界眼光,缺少的是中国意识。面对中国文化的意境与情韵,我们的国人还有几分切骨的体会?坚定文化自信,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不是狭隘的民族情节,是理性觉知与苏醒,如木之向阳,蝶之恋花,本性使然。中华文化润养中华儿女洋溢、通透、发扬而富有光辉,对于周边的一切怀有敬意与柔情,它温润而泽。反之,若背离了滋养我们的母体,即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孤立而单薄。而孤立的无助感,最容易带来的是对周边的挑剔、刻薄,对过往的纠结,对未知的恐惧。有人言:丢掉了宝藏,丢掉了民族的魂,丢掉了未来,丢掉了希望,终为精神家园的流浪者,四处飘零,哀哉!

  中国文化之妙,妙在它的意境与情韵,却又远远超越意境与情韵。中华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对以往数千年思想文化的凝练与总结,又经过了以后数千年历史与生活的选择与检验,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感悟与人生智慧,它们的本质在表达真理。

  例如,宁静也可以分类,比如有出世之离群索居之“静”,也有入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静”。中华经典所倡导之“静”多属于后者,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的那个“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将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源头,是真的可贵。知止,是讲走往何方的问题。方向明晰,则静亦静,动亦静,行进如驰与心如止水一以贯之。听说,清华园悬挂着这样的门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只有方向明晰,才有能力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都非凡境,洵是仙居。细细品读中华经典,它们是在解决根本性方向的问题,大至天下国家,小至家庭个人,一以贯之。

  最后,我们先人的认知至为清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何要“为往圣继绝学”?因为圣心就是天地心,是万民心,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初心”。此心不能忘。现在的问题不是“初心”有没有忘,而是此心可是曾有佳种下地?若讲“播洒大爱的甘霖,唤醒麻木的灵魂,担起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有些人听着认为是有几许高调的腔腔,但是,高校学子不同,对他们来说,这应该是真正的正音雅乐。

  细细思索,所谓不宁静,根源不恰恰是该高调的时候高不上去(没有信念与追求),该低调的时候又低不下来(不肯脚踏实地),进而产生了有些学子乃至国人变成了庸常之恶的参与者,甚至是引导者、推动者吗?中华经典恰是教给人们该高调时要能高上去,高到“守死善道”,以生命来捍卫正义;该低调时也能低下来,低到“功成身退”,终得大定大静。此乃王者气象。或者,做生命的王者,知道自己应该走向哪里,是中华学子应该塑造之理想自我。中华经典所承载的意义与内涵,便是通往“王者巅峰”的康庄大道,是高调低调完美搭配的正音雅乐。

  当下,“为往圣继绝学”不仅重要,更迫切与必要。当中华民族正处于文化承续之边缘,高校学子当率先响应,这是基本的义务,著名高校更应如此,因为站在了前排。响应只是本分,动作慢了便是过失。为此,盼望着中华经典进大学校园之话题能引发更多人的思索与交流,呼吁中华学子多读中华经典。在中华经典之中,有着对我们民族文化基因的诉说与坚守。它引导国人向上仰望,以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做靠山,向下扎根,与脚下的水土紧密贴近,因相连而产生内生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恒定。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