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生 完美爱心(刘桂华)

发布时间:2009-04-13 20:46 | 来源:芷江政府公众信息网 2006-11-22 | 查看:4786次

——记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残疾农民刘桂华 (转录自湖南卫广)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 

  一个自幼残疾的农民

  在自身遭受重创的时候

  他不顾个人安危

  毅然救出十多位受伤乘客

  谱写出了一曲舍生忘死的英勇壮歌

  他叫刘桂华

  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位残疾农民

  他的完美爱心感动湖南

  今天的《关注2006 》,我们一起倾听刘桂华是怎样走向他人生的精神高地。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南卫广,湖南广播新闻资讯第一台,我是主持人余小武,很高兴又跟大家在同一时间见面。最近呢,在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出了这么一个农民英雄,他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了三级残疾,然而在一场车祸中,在自身严重受伤的情况下,他却毅然救出了10多个受伤乘客;他身残志坚,成为当地率先致富的人,时刻用一颗善良的心回报社会。他叫刘桂华,一个普通的农民,用他残疾却坚毅的身躯站成一个大写的人,走向他人生的精神高地。今天的《关注2006》就让我们走近刘桂华,一同来倾听他的动人故事。

  这是一个初冬的早晨,湖南卫广采访部的办公室里跟往常一样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气氛,突然桌上的热线电话响了:(出录音)

  记者:喂,您好!

  补:请问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吗?

  记:对,我们是卫星频道,请问有什么事吗?

  补:我是怀化芷江县委宣传部,我想向你们提供一条新闻线索。

  记:请说。

  补:是这样的。我们这里出了一个舍己救人的农民英雄,是一个从小就残疾的农民,叫刘桂华。

  记:哦,当时是什么状况呢?

  补: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今年10月3号,刘桂华乘车从怀化西站到芷江的中巴车发生严重车祸,在自己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他一口气救了10多个人。

  记:哦,这样啊,刘桂华现在情况怎么样?

  补:现在还在医院接受治疗,伤势比较严重,我们觉得这个人很有宣传价值,现在请求你们报道

  记:好的,我们研究一下(录音止)

  随后,经过研究核实,湖南卫广决定派记者蒋莉丽深入芷江采访报道。

  冒着初冬的寒风,记者来到了位于湖南西部的芷江县县城。在芷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的206病室,记者见到了刘桂华。这是一个精瘦的中年男人,黝黑的脸庞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尽管身负重伤,但他脸上一直透着一股坚毅的神情,始终洋溢着微笑。

  刘桂华的主治医生彭辉告诉记者,在车祸当中,刘桂华的腰椎、腿和肾都严重挫伤,在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全身是血,已经严重虚脱。(出录音)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样重的伤势是绝对不能运动的,应该立即休息等待救治,但他还强忍着把10多个人一个一个地救出来,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而且他还是个残疾人,我们非常敬佩,也非常感动。(录音止)

  听到这样的赞扬,刘桂华很腼腆地笑着,甚至说起那个车祸,他也一直在微笑。从他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车祸发生的始末。那是10月3日,正是万家团圆的中秋前夕,一辆湘运公司的中巴车,载着24名归心似箭的乘客飞快地穿行在怀化到芷江的320公路上。当车行驶到320国道芷江公平镇孙家冲地段的一个拐弯处时,“轰”的一声巨响,加速上坡的中巴车突然与迎面而来的一辆东风翻斗车撞个正着,顿时,24名乘客倒在了血泊中,刘桂华当时也昏迷了过去:(出录音)那是一瞬间的事情,碰上去的时候,我就被甩到车的底部,滑到那发动机前面去了(录音止)

  清醒过来后,刘桂华下意识地摸了摸后脑勺,发现头上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左边肾的位置剧烈疼痛,腰身几乎直不起来了。出事的中巴车车窗玻璃已经完全粉碎,座位全部翻倒在地,地板上到处是血,车内弥漫着血腥味、焦臭味和浓浓的烟雾。一位受伤不太严重的乘客从窗口跳了出去,刘桂华也想从窗口往外爬,突然,他听到有人喊“救命”。这时,他清醒地意识到,有许多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必须马上抢救:(出录音)紧急制动啊,那个车上好大的烟子,看到这样,我就想,这车子可能爆炸,难怪有人跳车了。本来我也想跳车的,后来我听到有人喊救命,我一看呐,全部人都压在下面,到车子底部了,有些就剩口气在那了,死了一样,血越来越多。我决定不跳车了,尽我的一切力量救人。(录音止)

  容不得多想,刘桂华随即扳开严重扭曲变形的座位,一位20多岁的妇女将两岁多的男孩高高举起递给他。刘桂华赶忙喊早已吓得瑟瑟发抖的女乘务员帮忙,在车下面接住小男孩。接着忍着剧痛把脚被卡住、已经吓瘫了的一位妇女抱出了窗口。“弟弟,救救我……”这时,旁边又有求救声,他发现是一位老太太。他又掀开座位,将被座位压住的老人一手搂腰、一手托住臀部递了下去。当时,他感觉手臂热热的,原来是老人撒了尿。有两个乘客想站起来,试了几下还是不行。原来他们骨折了,刘桂华又轻轻地搂着他们从窗口递了下去。就这样,他连续抱住10多个受伤乘客,一个一个从窗口往外送。而此时,刘桂华全身已经被汗水湿透,疼痛难忍,顿时觉得天旋地转,最后昏倒在地。(出录音)好大的困难,一边要把位子搬起来,一边要把人拉起来,好为难的。(录音止)

  接到报警后,芷江县公坪交警中队的交警赶往事故现场,参与救援的谢恩警官回忆说(出录音)现场很混乱,我们忙着拦车送伤者,只看见躺着一个满身是血的中年男子,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土桥乡的残疾农民刘桂华。他不顾伤痛,不顾自身安危,救了车上的伤者,为这次事故减少了人员伤亡,他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录音止)

 芷江麻缨塘乡黄公坡村54岁村民谭美珍也在这场车祸中受伤了,此时也正在芷江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出录音)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见,都没有声音了,个个都昏睡过去了,后来我就醒过来了……是到底是车子爆炸了还是车子压下来了,一点都没看见。后来有个人走过来,他说,大姐,我先把你抱下(录音止)

  同时被救的还有芷江县晓坪乡枇杷缨村54岁村民江雪英。车祸发生时江雪英坐在车上右边第三排,一声巨响后,她疼痛难忍,当场昏死了过去,一点都不知道是谁救了自己(出录音),这个手臂断了,这断了,这也断了,浑身是血,他们把我抱下去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录音止)

  后来有人告诉她是一个叫刘桂华的残疾农民救了她。说起救命恩人,江雪英显得很激动(出录音),他讲是一个姓刘的救你下来,如果不救你下来你就很危险,那个姓刘的很好,对我们很好,他是活雷锋。要向他学习,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录音止)

  刘桂华,一个先天残疾的中年农民,他不顾自身安危,凭着顽强的意志、奋力抢救他人,为他们得到及时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谱写了一曲舍生忘死的英勇壮歌。人们听到他这种舍己救人的义举,莫不交口称赞(出录音)

  1 他是一个活雷锋,在那样的情况下,身体健康的人都很难做到,然而他作为一个残疾人却做到了,非常值得敬佩。

  2 很感动,如果人人都像他一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他是一个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刘桂华的事迹应该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如果人人都向他学习,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桂华有这样的英勇壮举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右腿残疾,他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然而,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用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乐观豁达、助人为乐的精神也已经深深溶入了他的血液中。

  1958年,刘桂华出生在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土桥村上一户贫困农民家庭,他先后当过缝纫匠、砖瓦匠,做过贩卖蔬菜、摩托、皮鞋、布匹等等生意,而且干一行会一行成功一行。回忆起开缝纫店的经历,刘桂华记忆犹新:(出录音)那时候流行军帽,我就买来一顶帽子,把它拆开来研究,再按照式样做出来,还挺好看,好多人都喜欢,都跑来做。(录音止)

  因为手艺好,顾客多,刘桂华赚到了不少钱,于是很多人便想来拜师学艺。

  与他的师傅不同的是,刘桂华不怕抢饭碗,他要把自己的手艺传给更多的人,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也像他一样吃上手艺饭。他广收门徒,凡是来学的,他都倾囊相授,还在土桥乡、新晃侗坪乡、沅江举办缝纫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达300多人,对和他一样的残疾人,有的免费、有的减少收费。

  当记者问到他为什么要这么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人时,他停顿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出录音)因为曾经有很多善良的人帮助过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那些有爱心的人们(录音止)

  刘桂华乐于助人的事迹当地人如数家珍:没有资本的他先垫付,找不到货源的他帮忙,做生意不得要领的他指点。浪子张斌曾经因为游手好闲几乎贫困潦倒,在刘桂华支助1000元现金并且手把手教会做布匹生意后,把店子开到了江苏、浙江;邻居杨竹英在刘桂华的劝说下做布匹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很快盖起了三层楼的小洋房;下岗工人张安吉无偿学会刘桂华的做凉菜手艺后,在县城菜市场独立门户,如今生意红火,而当张安吉不小心摔伤后,他又跑上跑下为张家搞募捐,帮助度过难关。

  在芷江县城河西农贸市场,记者在一个小摊上见到了张安吉夫妇。谈起刘桂华对自己家的帮助,张安吉的爱人蒲爱梅充满了感激之情:(出录音)我们很感谢他,他是一个大好人,帮我们全家度过了难关,现在他又救了那么多人,我们都很敬佩他,希望他的身体能早日好起来(录音止)

  而对于刘桂华这样毫无保留地帮助别人,妻子吴菊仙竟然毫无怨言:(出录音)能够帮到人就帮一把。我很支持他,很多人都感谢他,我也觉得骄傲(录音止)

  时光磨去了生活中无数的细枝末节,然而磨不掉的是刘桂华一颗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爱心。在近30年的经营中,别人拖欠他的债务高达5万多元。他想到这些欠钱的不是贫困户就是残疾人,因此,在前年,他将帐本烧了。他认为,放弃这些债务,也算是为贫困家庭提供了一点小小的帮助。目前,刘桂华又准备和残疾人联合会无偿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将他近30年来探索积累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和他类似的残疾人,以帮助他们走上自立自强之路。

  刘桂华作为一个残疾农民,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用他的涓涓爱心、拳拳赤诚、浓浓情怀,诠释了人间自有真情、人间自有真爱的真谛,谱写了一曲舍生忘死的英勇壮歌,凭借他自幼残疾的身体走向了他人生的精神高地!日前,芷江县委已经作出了向刘桂华学习的决定,县委书记黄东红认为刘桂华奏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强音:(出录音)学习刘桂华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很多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身残志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奋不顾身,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奉献精神,树立这样的先进典型有利于推动和谐芷江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录音止)

  好了,今天的《关注2006》到这里就结束了,节目监制何良璋、宁炜,责任编辑何发林,记者蒋莉丽感谢您的收听。再见。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