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剑”微信公号运营揭秘

发布时间:2017-04-09 16:40 | 来源:新华网 2016-09-28 07:20:56 | 查看:993次

  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 近日,政法自媒体“长安剑”周年庆座谈会在京举行。借“长安剑”运营一周年之际,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从新媒体运维的角度问道“长安剑”幕后团队负责人,披露政法自媒体大号炼成的独家秘笈。

    问:外界对“长安剑”背后的团队一直都很好奇,可不可以介绍一下,做长安剑的是一群怎样的人?做这个公号的初衷是什么?

  答:“长安剑”是2015年9月24日创立的。初衷是有感于目前微信平台上,就政法领域而言,能够起到弘扬法治精神、沟通舆论场作用的公号不多,表达上也不够鲜明、鲜活。长安剑自创立起,宗旨就是“民间身份,官方立场,法治视角,网络表达”,期待用网民的角度,官方的信息源,法治的态度,来点评热点、解读政法工作、弘扬法治精神。

  长安剑的编辑团队,由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组成,多数有法学背景。有的是从中央媒体的法治编辑记者中转型而来,有的则是资深“论坛版主”。也有媒体从业多年、屡获中国新闻奖的前辈指导把关。此外,长安剑在法治、经济、国际、网络等各领域,有一批顶尖作者。这是我们的核心财富。

  问:“长安剑”的目标读者是谁?在实际的运营中,读者的年龄、地理位置和职业是怎样分布的?能否分享一些关于公号运营状况的数据?

  答:长安剑的目标读者,是对法治感兴趣、对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的普通网友。实际运营中,长安剑有微信公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腾讯企鹅号和搜狐这几个平台。此外,因为中央新闻媒体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经常转载长安剑文章,综合起来,头条文章的单篇阅读量一般在百万和千万级。订阅长安剑微信公号的粉丝中,不从事法律工作的读者占到半数以上。这也是长安剑希望的一个比例——不只是在法律人圈子里传播,而是向普通网友宣传法治精神。年轻粉丝(39岁以下)占绝对主流,地理位置上的分布较为均衡。

  问:“长安剑”的头像是瞄准了年轻的读者群体吗?能不能讲讲这个头像的设计理念?

  答:当初设计logo时,没有刻意瞄准哪个群体,只是希望有一个鲜明的标识度。长安君的自我定位是:30岁左右、爱国,有法治信仰的青年。长安君红黄相间的衣服取的是国旗的颜色,胸前有五星图案,火炬发型、黑框眼镜,身边有一个象征司法公正的神兽獬豸(俗称独角兽)。用《人民日报》的报道形容,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中国超人”。

  后来的运营证明,这个logo效果不错,小伙伴们很认可。长安剑创立不到3个月时,有一次编辑穿着印有logo的文化衫去讲课,台下一个观众大声喊出:“长安君!”这一刻还是很骄傲的。

  问:“长安剑”时常发布一些政法领域的独家干货,可不可以讲讲这些干货的来源?我们在呈现这些以往比较枯燥和坚硬的内容时,有哪些吸引读者的窍门?能否分享一个你们做得比较成功的例子?

  答:政法领域的独家干货,当然只能来源于政法部门。拿到这些“干货”并不容易,开始的时候,政法部门能接受采访,估计还是因为“长安君”有中央媒体法治记者的经历。在舆论场做出一定影响力之后,现在的长安剑在政法各单位发布重要信息时,也常会获准采访。

  在一般认知上,很多政法领域的“干货”是枯燥而坚硬的。为了吸引读者,长安剑主要做到了3点:一、速度;二、独特;三、时尚。

  新媒体的生命力之一在于快速。长安剑力图不仅快于传统媒体,也要快于绝大多数新媒体,力争成为政法议题在新媒体端口的第一“信息源”。

  独特是指长安剑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已经说过的话,追求把“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法理、道理、情理点透。很多人以为长安剑独家信源很多,其实多数时候,依据的都是公开报道。长安剑的文章,胜在不仅要敏锐地抓住网友的关注,还要能把握住全网刷屏背后的社会背景、民众心态。长安剑的思考,追求有“历史的纵深感和时代的大局观”。

  时尚,考验的是讲故事的能力。在自媒体平台上,读者的阅读是轻悦化的,去抽象、去宏大叙事。但长安剑的“时尚”,不仅是会灵活使用“洪荒之力”或驾驶“友谊的小船”,更要能做到“观点故事化,故事细节化”。出身传统媒体,具有长期新闻训练的长安剑采编团队,用接地气的,直指人心的方式“讲好法治故事”,是其根本要求。

  举例而言,比如用“剧情大片”的主题,串起2016年两会期间最高法、最高检的工作报告;比如,用“贪官朋友圈截图流出”的创意,模拟了最高法关于贪污贿赂的司法解释出台之后,给贪官造成的打击,等等。

  问:怎么看“长安剑”这样的公号在司法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您认为司法舆论引导的难点在哪里?

  答:长安剑一直是迎着舆论的风口浪尖,希望能在旋涡中发出理性的声音,维护法治的精神。

  比如,魏则西事件喧嚣尘上时,“吊打”百度、莆田系,是最讨巧的做法,但长安剑没有跟风。在事件行将落幕时,长安剑刊发了一篇《“魏则西之死”: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最本质的问题在这里!》文章从法治角度,重新分析了百度、莆田系、军队医院等各方在其中的责任,“在将魏则西推向死亡的这一路上,环节太多、犬牙交互。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舆论大潮澎湃汹涌,主角决不仅仅是站在前台的这几个,谁在趁火打劫?谁在煽风点火?谁在推波助澜?谁在趁机把祸水引向政府和体制?在被情绪左右的时候,我们容易看不清楚。让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让法律作为唯一的标尺,很多事情能看得更清楚。”“再喧嚣的热点都有退潮的那天,如果这件事能让各方检讨改进,而不是又淹没在公众的遗忘症中,21岁的魏则西,其生命就不仅定格在历史的瞬间,还将在未来光辉持续。”

  很多人说,现在标题党和辣鸡汤更容易霸占网友的手机屏幕,理性克制的声音不容易在舆论场脱颖而出。而长安剑一直坚持自己的追求没有改变,相信互联网的自净能力,相信舆论场的正能量正在生长。事实上长安剑越来越被更多网友认同,也说明了长安剑的坚持和对网络舆情的判断是正确的。

  问:我们注意到长安剑刚刚推出了第一个原创视频,再次在舆论场“刷屏”,也让很多年轻人看哭了,长安剑以后的表现形态会转型吗?

  答:我们刚刚推出的是一个5分钟的视频:《八年·中国·我们》。

  此前两周,全民全世界热追奥运,在看里约奥运的同时,不停在我们脑海中回闪的是8年前的北京奥运,网上也有很多文章在对比北京奥运。那么“长安剑”该怎么做?8年,我们不仅是从北京走到了里约,8年里,国家和我们每个个人,都有不容易的艰难,都有难忘的经历和成长。长安剑团队经过几天的热烈讨论,这个脉络逐渐清晰,考虑到视频的传播力,决定推出长安剑的首个视频。制作的过程很辛苦,光配乐就试了一百多首,连续一周的通宵达旦,拿出了我们首个视频处女作。在女排决赛的时候,视频还在做最后的修改,中国女排夺冠,我们的视频也正好修改完毕。含着热泪推出的视频,承载着我们对“奥运”、对祖国、对自己的回望解读和深深祝福:“北京奥运是这一代中国青年的成人礼,是中国崛起的加冕礼。从北京到里约,八年,这一代中国青年和这个国家风雨同舟、顽强前行。我们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和见证,我们就是中国的信心!如今,国家的荣耀不再脆弱到只靠一两块金牌。成就以外,更重要的是大国心态,盛世国民:坦然、坦诚、坦荡!”

  视频上线之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团中央等官微都转发了,24小时内播放数已经超过500万次,很多小伙伴说“看哭了”!还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这八年,有网友说:“8年前我23岁,去汶川救过人,去北京当过志愿者,8年后的今天我有了自己的企业,家庭,房子,车子,一对双胞胎儿女,父母健在,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我今天所拥有的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有一个稳定的国家,所以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那些为了保卫我们国家而付出辛劳甚至生命的人,衷心感谢!”

  对于表现形态,长安剑并不会拘泥于一种或者几种。以后也还会尝试包括视频在内的其他表现形式,不变的是我们的宗旨和原则。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