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8 08:29 | 来源:健康时报 2016-10-25 23版 | 查看:1195次
健康时报记者 徐 瑶
人去世后会去哪儿?有种方式,是去到另一个人的生命里。
今年过去的9个月里,有近3000人自愿捐出自己的器官,挽救他人生命。过去的十年,中国的器官捐献事业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走向阳光和公平。
10月17日到19日,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暨国际器官捐献与移植高级研讨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国际性器官捐献与移植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大会发表书面致辞。
从0.03/100万到2.6/100万
自愿捐献数量大幅提高
在2010年以前,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率只有0.03/100万。现在,这一数字已增至2.6/100万,器官捐献数量居亚洲国家首位,每年器官移植手术量仅次于美国。放在庞大的人口基数背景下,这一增长幅度十分不易。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器官捐献已不陌生。去年1月,歌手姚贝娜在逝世后将眼角膜捐献给两名患者。
一周前,29岁的贵州籍武警战士袁明贵,在因病离世后,将除眼角膜外的器官全部捐出,换来了四名重症患者的新生。
当一个人被诊断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且家属的同意,可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同时,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或部分肝脏捐赠给亲属或配偶。
此次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6年9月30日,中国大陆已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8866例,捐献大器官近2.5万个;其中,2016年前三季度累计捐献2950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0%,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捐献总数。
世界卫生组织器官移植主管官员Jose R. Nunez表示,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00万到200万人等待着器官移植,但现在捐献的器官数量仅能满足这一需求的10%,器官资源极其珍贵。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率逐年升高,今后器官移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取消死囚器官来源
移植迈入法制化进程
2014年5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进行的一项(41230人参与)调查显示,44.7%的受访者表示愿为捐献器官志愿者,但61.8%受访者不信任目前的捐献体系。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说,这一结果说明我们的系统还需要更加完善,世界先进国家花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去建立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我国的这条路才刚开始走,我们要加快步伐,确保这项工作在法制的情况下更加阳光和公平地进行。
自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死囚器官作为器官移植的来源,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司法的进步,也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中国器官移植终于可以告别沉痛的过去。
现在,我国已经建立器官移植管理的核心系统,实现移植器官的可溯源管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相关负责人王海波介绍,这一系统是以患者的医疗状况紧急程度和器官匹配程度等医学需求作为器官分配的唯一准则,实施自动分配和共享,向国家和地方监管机构提供全程监控,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干预。
20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实施,明确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遵循自愿无偿、知情同意、器官科学公平分配等原则。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目前,国家已批准中国红十字会设立了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并在各地设置有管理机构。器官捐献协调员已达1513名,能开展器官移植的医院有169家。李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依法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机制,如通过国家谈判,降低免疫抑制药物价格,建立对捐献者困难家属的救助机制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