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递“中国之美”

发布时间:2017-02-18 23:1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2-08 | 查看:1123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文明网)

  不难猜想,很快我们将迎来一次全方位的“传统文化热”。对社会而言,“文化热”无疑是令人期待的,对亟待保护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必将是一桩盛世。对学校而言,这种“文化热”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对于促进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而言,必将是一种力量。

  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最佳场所和前言阵地,具有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作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负有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教育的责任。因此,我们应把国学经典、民俗文化、传统礼仪等“传统文化精髓”回归到青少年群体之中,传递“中国之美”,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每一名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小说家金庸先生也曾说过: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

  这些名家的观点表明,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使之受到国学经典的浸润,宜早不宜晚。所以,校园里应当兴起诸如“经典诵读”热潮,把传统文化精髓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这样既有利于小学生成长,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有利于社会好风尚的弘扬。

  中华民族各种民俗文化是精彩纷呈的,诸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俗节日,呈现的文化元素蕴涵着博远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精髓,非常值得传承与弘扬。如果让青少年及早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发扬下去,那么就能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提升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那些洋节日也就逐渐退出青少年的思想阵地。

  诵读经典可以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涵养,浸染民俗文化可以传承民族元素。同样,学习传统礼仪,同样也能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意境和丰富内涵,如汉服传统成人礼,让每一位成人者经历“三加”、“三诵”、“三礼”、“三成”仪式过程,宣告成年,成人子、成士子、成君子,以独立人格承担家庭、祖先、祖国授予的人生使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教育青少年不仅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且还要学习领会,重在践行。当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长期坚持,并通过具体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做到用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滋润全体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来自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之美”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阚亚玲)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