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出炉(图)

发布时间:2017-01-28 09:56 |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6年12月31日 13:43 | 查看:1023次

苏琳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1日讯 (记者 苏琳) 12月31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组织专家学者评选的“2016年度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结果出炉。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2016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位列前三。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慈善法》是首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社会保障领域法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标志着中国慈善事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健康中国2030”因规划了全体人民美好的健康蓝图而让所有人充满了期待;而来自国际权威机构的奖项表明了国际社会保障同行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认可。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被评为2016年度十大事件的还有:国务院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为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了有力指引,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过去的三元结构变成分别覆盖职工与居民的两大制度,从而为最终建成统一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迈出了实质步伐。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河北邯郸市等12个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城市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表明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开始进入了适应制度变革的调整阶段。国务院颁布行政法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为日益壮大的社会保障如何实现保值增值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为残疾人群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明确了具体政策支撑,也为全体残疾人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是对援助最困难群体的保障制度的完善。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表明儿童保障问题开始引起重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这一新的社会保险项目已经正式提上日程,这是对老龄社会加速行进条件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新社会保险制度的尝试。

  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评选社会保障年度十大事件,是中国社会保障学界自2009年开始的一项例行活动,目的是为了客观记录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历程,并评估社会保障发展情况。他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年份,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与重大政策也密集出台。本年度大事件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涉及面广泛,几乎惠及各个群体与社会阶层。既涉及到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法定社会保障,也涉及到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涵盖了各个社会群体,而低收入困难群体、残疾人群体、困境儿童等备受关注。二是于法有据渐成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前置条件。2016年不仅由全国人大制定了《慈善法》并于当年正式实施,而且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试点的方式来推进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并制定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专项行政法规。三是立足中长期发展,注重优化制度结构。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残疾人小康进程“十三五”规划、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均是基于中长期发展目标,而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则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四是由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不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际荣誉,而且会促进世界各国关注、重视、借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经验。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参与2016年度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评选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会成员与青年委员会成员,采取通讯评议的方式进行。参与投票的社会保障专家学者有丁元竹、丁建定、王延中、王振耀、王杰秀、仇雨临、邓微、卢德之、叶静漪、申曙光、丛树海、左停、吕学静、关信平、贡森、李玲、杨立雄、杨燕绥、何文炯、宋宝安、张思锋、青连斌、林义、林闽钢、林卡、岳经纶、金维刚、周弘、郑功成、钟仁耀、席恒、梁鸿、童星、褚福灵等34位常务理事,以及杨俊、鲁全、朱俊生、胡秋明、张翔、乔庆梅、姚建平、郑雄飞、边恕、翟绍果、彭浩然、张建伟、黄晓燕、张金峰、单大圣、江宇、严新明、彭宅文、封铁英、王立剑、张浩淼、曾桂林、白维军、孙守纪、郭林、陶纪坤等26位青年委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