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9 16:28 | 来源:腾讯文化 2016-04-17 14:50 | 查看:4368次
饶毅
[摘要]这些人并非个个为了救袁隆平于水火,初衷皆是认真工作。但是,在昏乱的环境中能够保有认真的态度,不仅是责任心和使命感使然,也是人性的光辉在发挥作用。
袁隆平论文手稿及发表截图
前言:
袁隆平关于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发表于文化大革命前夕,这篇论文后来受到了国家科委的重视,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及时挽救了他的科研生涯。文革中被批斗的袁隆平突然得到自上而下的支持,得以在政治挂帅的艰难环境中展开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并最终造福了中国和世界。
1966年4月15日,英文版的《科学通报》发表了袁隆平先生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篇论文是《科学通报》编辑部摘译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于其中文版的论文。
一个月后的1966年5月16日,指导文革的纲领性文件“516通知”获得通过,全中国正式掀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袁隆平的论文,对其科研工作有何意义?对个人命运,又有怎样的影响?
在黑暗中,光辉何在?在狂热中,智慧何来?
袁隆平,1962年。图片来源:Wikipedia
01. 光辉来自人性
袁隆平的论文对他个人的命运有着显著且出乎意料的影响,成为他科研生涯的关键节点。
袁隆平的论文发表得恰逢其时:其一,如果晚至1967年,袁隆平就发不了论文了,因为《科学通报》会和全国所有的科学刊物一样被遭停刊。《科学通报》中文版1973年复刊,英文版直到1980年才复刊,这些皆为伟大的文化大革命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但对袁隆平这样的科研人员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二,若无人读袁隆平的论文且支持他,他的科研可能很快夭折止步。
文革初期,袁隆平即是“牛鬼蛇神”的候选人,因为他说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应该加上“时”字而被批判为胆敢修正“最高指示”。因为他不重视政治而重视业务被批判为“引诱贫下中农的子女走白专道路”。正待被关进牛棚的袁隆平却突然得到支持,就是这篇论文救了他。
在“政治挂帅”、科学普遍被践踏的情况下,什么人帮助袁隆平,让他得以继续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九局的熊衍衡读到袁隆平的论文后,推荐给了九局局长赵石英,赵认为很重要并进而得到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的支持。1966年5月国家科委给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发函,要他们支持袁隆平的工作。而工作组在进一步处理袁隆平并查看他的档案时,发现了这份函件,工作组组长决定停止批斗袁隆平,转而支持他的科研工作。
这些人并非个个为了救袁隆平于水火,初衷皆是认真工作。但是,在昏乱的环境中能够保有认真的态度,不仅是责任心和使命感使然,也是人性的光辉在发挥作用。如果国家科委的行政干部熊衍衡只关心权,就不会积极读《科学通报》;赵石英看到这篇文章也不必特意支持在偏僻的湘西山沟里工作、默默无闻的袁隆平;聂荣臻元帅在领导两弹一星等国家大力支持的、很多大科学家参与的大项目之余,也支持形单影只的小人物进行当时无需国家大量经费、距成功遥遥无期的杂交水稻研究;至于工作组的王组长,更是完全可以和安江农校的领导一样,对国家科委的来函视而不见,或因政治运动冲乱正常工作而无暇顾及科研工作。
湖南省科委自此长期支持袁隆平的工作。1967年2月派人去安江农校调查了解,问袁隆平需要什么,并作为省级项目下拨四百元人民币,6月成立袁隆平的科研小组,匹配助手,8月16日再给安江农校发函:《请继续安排“水稻雄性不孕性”的研究》。
没有这些人和当时的湖南省委领导华国锋等人的支持,一般人实难以顶住当时的诡异政治压力,难以克服中国人的奇葩妒忌心理。有这些力量的支持和自身的坚强,在以后听到“袁隆平是地地道道的科技骗子”、“骗国家的科研经费”等言论,在他人偷偷摸摸毁灭其试验田后,袁隆平仍然顽强地继续研究。
人性的光辉使袁隆平的重要工作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开展。
02.智慧源于科学
袁隆平的研究传承了孟德尔的科学,应用了现代遗传学。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虽然因为中国当时一边倒学苏联,大学的遗传学课堂被米丘林-李森科伪科学所统治,但1957年成为右派、文革中自杀的西南农学院管相恒教授在1950年代初期鼓励、帮助袁隆平课外自学孟德尔-摩尔根创立和发展的遗传学,使袁隆平不是像大多数同期中国学生一样隔绝于现代遗传学。
1956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初任教师的袁隆平开始做研究。他“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理论搞了三年,终于是一事无成”。1958年他重拾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用其指导育种。1960年他开始研究水稻,1961至1962年在水稻的研究过程中他以自己获得的数据体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性。1962年,袁隆平到北京请教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鲍文奎教授,后者于1940年代博士毕业于摩尔根创立的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鲍文奎不仅指出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为正确和米丘林-李森科为谬误,而且帮助袁隆平在农科院的图书馆看文献,了解国外研究进展有助于袁隆平的研究。
袁隆平从前人的科学积累中得知杂交优势,得知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的成功,得知水稻不育现象,得知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对杂交水稻的尝试。
袁隆平1964年开始找雄性不育系,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对先前文献有继承、有突破,长期艰苦努力后,到1974年得到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很快得到推广。这时距他开始科研已经十八年、找杂交水稻逾十年。
依据科学理论、继承科学传统、努力农田实践、敢于研究创新——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长期认真的工作带来了水稻的增产,也造福了中国和世界。
袁隆平中文手稿第一页,图片来自袁隆平口述自传
袁隆平《科学通报》全文
袁隆平英文《科学通报》全文,网络版
湖南省科委函,图片来自袁隆平口述自传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