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人社会 提升“好人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2016-11-27 15:1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8-22 | 查看:837次

从2014年开始,吉林省在全省1家省级电视台、10家市州电视台、43家县级电视台设立“好人发布厅”,按月发布,栏目化运作。两年来,全省已经涌现4.1万名好人,覆盖所有城乡基层。好人评选已经从最初推出“好人典型”进入到全面建设“好人社会”的新阶段。(8月21日《光明日报》)

自2008年5月中央文明办在全国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各地在积极响应组织好活动的同时,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好人宣传的影响力。吉林省通过设立“好人发布厅”宣传好人事迹,实现了从最初推出“好人典型”到全面建设“好人社会”的重大转变,就是一种拓展和创新,此举的亮点在于进一步提升了“好人文化”价值,在全社会树立学好人争做好人的价值导向。

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从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到中国文明网开辟“好人365”专栏集中宣传“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其根本初衷就是通过发现好人、推介好人、宣传好人、褒奖好人来张扬“好人文化”。各地抓住契机,紧密联系本地实际,用一个个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身边好人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使“好人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旋律,生动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好人文化”打造成经久不衰的亮丽名片。

不断探索创新才有生命力。最初的推荐“好人典型”是建立“好人文化”的基础,主要是发挥好人典型的道德引领作用。当这个引领作用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社会需求就发生了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好人典型”的效应不仅要扩大,更要向纵深发展,于是各地坚持把道德实践引向价值探索,坚持不懈树典型、育美德、抓建设,向更高层次推进。比如,吉林省纵向联动、部门协动的“立体化”传播,为各地、各行业系统抓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实现了“吉林好人”从“一枝独秀”到“群星灿烂”的转变。一大批好人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一个个典型带起了一个个群体,逐步形成了道德建设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动局面,促使群众从“向善”向“乐善”转变。

建“好人社会”要形成联动效应。从“一枝独秀”到“群星灿烂”,需延伸触角,做更多更细的工作,不仅有料还要有深度,通过上下左右互动呼应,实现“全面叫响、持续感动”。为此,严格要求其发布的品质,为了做好节目,吉林电视台依托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拍摄团队,跟踪拍摄典型人物。还专门制作了主题歌曲,并把“好人发布厅”固定为月播的常态化栏目,锁定在晚上黄金时段播出。每次发布活动后,全省各级报纸、广播、电视各相关栏目都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二次报道和广泛传播,在网站设立专题页面,在微博、微信等进行全媒体刊载。各级“好人发布厅”还将好人事迹在各中心城市广场大屏幕同步播放。这些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都是细活。好人的宣传能够常讲不厌坚持下去,并受到群众的欢迎,就在于细致入微接地气,符合群众的口味,在群众中能够产生共鸣。

从推“好人典型”到全面建设“好人社会”,不仅是量的扩张,而重要的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好人文化”已经成为各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许多城市通过创新模式,有效地推动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极大地拓展“好人文化”的价值,促进风清气正的“好人社会”文明进步,充满灿烂的阳光!(昕言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