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织毛衣、捡破烂 12年不遗余力资助贫困儿童

发布时间:2016-11-02 18:38 | 来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2013-03-07 | 查看:916次

《百姓生活故事》之《点亮希望》

  2013年3月6日

  牛月茹:这个是甘肃定西县,下面这是湖南张家界是慈利县杨柳铺乡,这是湖南省兴化县温塘镇赵龙村的一个孩子,这个是安徽省霍邱县姚里镇漫流河村。

  记者:这是一份清单,一份记录着十三个孩子通讯地址的清单,密密麻麻地写在牛月茹的笔记本上,有些地方勾了又画,画了又勾,字迹也很难辨认,但牛月茹却把他们牢牢记在心里。

  牛月茹:这个是湖北省黄石市的陈家湾的一个孩子,被亲生父母丢弃的,被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捡到的这一个孩子。

  记者:这些都是,都是什么信息呢?

  牛月茹: 我本子上都是我往出寄钱,因为我就怕忘了嘛,我就把这些信息呀,我都记在上头,这些都是后来一直在资助的这些孩子们。

  记者:牛月茹是海淀区上地南路社区居委会的副主任,这些受她资助的孩子一共有13位,小到小学,大到初高中,牛大姐回忆说2001年的夏天,因为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辍学孩子的艰难生活。从那之后,她再也坐不住了。

  牛月茹:2001年我就是看到电视上有的小孩上不起学呀,我就想如果说我从我生活上节俭一点,能去帮助帮助别人,我也许就改变这些孩子一生的命运。我有了这种想法以后,我就到北京市青少年基金会,在官园那块,我就说我想去帮助一个外地的孩子,人说北京郊区也有很多困难的孩子,我当时的要求我就跟人说,我说那最好资助一个女孩,那我就把钱就搁这儿吧。过了得有,真是有两个月了,才把收据寄过来,我才知道这是结对子一对一这个是门头沟的。

  记者:随着当时每个孩子的资助标准是四百块钱,但牛月茹还是给搁了五百,而2001年那会儿,她还在一家出租车公司工作,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一千五六百块,就这样牛大姐资助了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三年时间。在那之后,牛大姐对贫困孩子的资助便一发不可收拾,她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需要资助孩子的信息。

  牛月茹: 比如外地的吧,我说我是通州,是电视台演出来的,我就找这个电视台,我说什么基金会,像什么以前青海的、宁夏的什么的我都先找基金会,找完基金会以后,基金会再想办法联系上这个孩子,反正我通过什么渠道都有,像中央电视台的《人与社会》,湖南电视台的《真情》这些我都找过。

  记者:拿到这些信息后,牛月茹只要跟孩子结上对子,就会有一项承诺,就是至少资助他们三年时间,偶尔有一些还会延长资助,每年开学前后都是她最忙碌的时候。

  牛月茹:我现在连我以前帮助过的,我现在一共三十多位孩子,目前来说还有十三位,现在每年要寄钱的,一年两次,都是两次开学,暑假、寒假两次开学。

  记者:每次大概都寄多少钱,还是说不一样?

  牛月茹:就是说基本上定的这个湖南的这个张家界的这个一年一千,一年一千那个孩子是一年一千,有的是一年六百的,有五百的,有三百的,我一年下来我总的要寄出去一万左右。

  记者:算起来这一万多块钱,相当于牛月茹每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尽管收入微薄,但她仍不忘拿出一部分去兑现她的承诺,十二年来,这些孩子在她的帮助下或重返校园,或完成学业,这些孩子牛月茹都没有见过。而孩子们也只知道在北京有这么一位陌生但胜是亲人的阿姨。除了寄钱,空闲的时候牛大姐还会给孩子们做点别的。

  牛月茹:我 以前我挺喜欢这个织毛衣的,后来人家给我两斤毛线都是新的,当时我自己呢,也没想我自己再织再穿,我说这两斤多毛线我能织,最起码能织两件毛衣,刚才提到的陕西的宁陕县这小姑娘,陕西那个大洪水,发洪水以后,她家也给冲垮了什么的,当时我找基金会资助完她钱了以后,我又给她买了点小衣服,我说我用这个线我就先给她织了一件,当时这个小孩可能得有七八岁、八九岁那样,她就给我来信写的歪歪扭扭的字体,她就说阿姨我长这么大还没有穿过新衣服,您给我寄来的新衣服,我多么多么地高兴,看来我就觉得这件事我干得挺好的,什么事我这人一引上头以后,我可能就不可收拾,我就开始七年的时间我完成了120几件吧。

  记者:120件,相当于每个孩子有四件毛衣穿,可这一百多件毛衣,也让牛大姐染上了手指关节病,除了织毛衣,牛大姐还会捡拾废品,希望能给孩子们多寄一些钱。

  牛月茹:这个什么我每天在不停地织毛衣,我再去捡点什么废品、纸板什么的,也有人给他吧,基本上我都是马路上我不管在什么地方,我看垃圾桶里有俩瓶子我都给捡起来,随便走到哪儿有就装到车筐里头,老戴着一个书包,你比如说这个盒,你看我这个底下,我就连超市小票,他们撕的废纸我全给捡到这里头,满了以后我给它封箱拿到废品站,我现在一年我能卖一千多块钱呢,跟工资一块就全寄出来,比如说这个破烂钱多什么的,就给孩子们多寄一百。

  记者: 寄钱也好、织毛衣捡破烂也罢,采访时牛大姐不止一次地说,自己所做的没有什么,只是尽一份绵薄之力,但正是牛月茹十二年的坚守才为这些孩子点亮了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的另外一个笔记本上已经开始写上新的资助信息。

  牛月茹:这个今年又增加了两个这个,我已经给他们都寄出钱去了,我承诺他是五年,每年不少于六百。这个是贵州紫云县水塘镇葛井村,他这说明是全家四口人2.5亩山坡地,去年收苞谷四百公斤,红薯五十公斤,全家三个月无口粮,六个月没油吃,家无牲畜,丈夫2月份外出打工,8月份回家仅带回280元,这个也是跟他是一个村子的,是全家四口人,山坡地2.3亩,全家收入苞米350公斤……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