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17 15:48 | 来源:华商报 2016年06月14日 A5版 | 查看:758次
他叫石志光,中国石化西安分公司一名退休工人。从1977年起,他自己买来放映机,自己掏钱租影片,自己拉着设备到各个放映点去,然后爬高上低挂银幕,放映完了自己再把这些沉重的设备拉回来。有人给石志光计算过,39年来,他义务放映电影的行程达10万多公里。他放映电影不只给大家带来娱乐,放映前还会根据观众的特点,精心准备反映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道德文明等主题的PPT和专题教育片,利用电影开场前的时间对观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件事情能够坚持39年,这样的执着和坚守在今天的确难能可贵,某种意义上,也是缘于基层群众对于优秀文化的巨大需求。要承认,尽管目前总体上物质相当丰富,但基层群众对于石志光老先生的免费电影却秉持“不抛弃、不放弃”之态,这背后恰恰说明,基层群众是有很大文化需求的,需要有人落到实处。
客观地说,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还比较单调,尤其是村镇、社区以及农民工及弱势人群集中的企业、工地,精神文化生活普遍匮乏,由此产生的价值迷茫,信仰危机等问题较为突出,这反过来正呼唤着基层文化建设的加强和改进。
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一个国家的兴盛,或者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均衡发展。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没有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可以这么说,没有基层文化的繁荣,就不会有整个文化的繁荣;没有文化的小康,亦不是真正的小康。所以,重视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基层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锻造一支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根植基层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也是当下之必需。近些年,陕西涌现出了包括石志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基层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代表,用一腔热忱坚守着基层文化事业,他们甘当“苦行僧”,甘做“螺丝钉”,尽心尽职,默默无闻,引导基层群众创造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任何一项事业的兴盛,都离不开一大批真正“做”事情的人。基层文化的建设,亦是如此。杨鹏 (相关报道见A06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