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因偷鸡腿“反转”而感到冒犯(图)

发布时间:2016-06-05 19:03 | 来源:凤凰评论 2016.06.03 | 查看:831次

如果你恰巧被感动了,伸出了援手,知道真相后,也不要矫情地“眼泪要掉下来”。整体的真相,其实更残酷,而我们要做、能做的,也更多。

和很多网络热点一样,不少人认为,南京那位在儿童节为孩子偷鸡腿的妈妈,故事也出现了反转:据超市营业员介绍,这位妈妈不是第一次偷东西了,她发现的就有三次,偷的都是一些食物。换句不好听的话说,她可能是惯偷。

偷东西这种行为,除了获利之外,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快感。所谓惯偷,大多是被这种心理所俘获。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听说过一个富二代,偷了一些小东西藏在宿舍。这样的偷盗,其实是一种心理失控,但是,这位妈妈却明显不属于这种失控,尽管多偷了三五次,她拿的都是一些食物,对孩子来说,这些都是要活下去的必需品。

偷鸡腿的事情被曝光后,南京警方发了一条颇为感人的微博,在雷洋事件给公众造成的畏警情绪还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南京警方的“善举”引发好评,媒体把儿童节、偷鸡腿的妈妈与生病的孩子这些元素进行了强化,这位妈妈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关注和捐款。

医院对等着鸡腿吃的孩子格外关注,服务变得非常周到,但是,同样的病房,也还有另外一些处境悲惨的儿童;超市的老板不但不怪罪这位偷盗的妈妈,还带上现金去看孩子,但是,丢失的货品,营业员还是要赔偿——人们想释放善意,但是却小心翼翼地把善意局限在这个离奇的故事上,局限在这位妈妈和她的孩子身上,而不想管得太多,可能也没能力管得太多。

这种所谓的剧情反转,其实只是自己的内心戏。我们要过一个美好善意、饱含爱心的儿童节,只是被某机构称为宝宝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偷鸡腿这个场景,需要这样一个被剪辑短视频,而不是全部真相。

因此,对有些人来说,发现这个妈妈多偷了三五次,就感觉受到了冒犯。如果她不是在儿童节偷鸡腿,捐款数绝对会大打折扣。但是,对这位妈妈来说,在窘境改变之前,她的决心是一贯的。她知道偷东西是错的,她不会教自己的孩子这么做,但是,她自己只能如此选择。

她偷得越久,我们应该思考的就越多。其实我们知道,病房里还有别的儿童;我们也知道,超市的营业员,日子也并不好过,如果她们生病,照样会陷入困境。自我感动和捐款不能改变这一切,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真实写照。但是,借儿童节这个机会,我们可以呼吁改善儿童的处境,比如,儿童生病的报销问题,异地医保报销问题,这些都是国务院提过很多次的改革,各地也都承诺,尽管落实——我们可以呼吁,让这一过程更快一点。

我们还可以让自己变得成熟一点,别再莫名惊诧。什么一个偷鸡腿的母亲获得捐助,对那些没有偷鸡腿的、困难的母亲来说是不公平的;什么早知道她是惯偷,不会同情她——这样的感叹,过了儿童节就显得有些幼稚了。如果你恰巧被感动了,伸出了援手,知道真相后,也不要矫情地“眼泪要掉下来”。整体的真相,其实更残酷,而我们要做、能做的,也更多。

  作者:张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