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承诺 感人的阐释(新作速览)——评话剧《春天的承诺》

发布时间:2016-05-04 22:09 | 来源:人民网 2016年05月03日08:09 | 查看:660次

——评话剧《春天的承诺》

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总能让人更深刻也更形象地理解它所表现的那个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剧作家孙德民在话剧《春天的承诺》中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做出有成效的努力,使这部作品更形象、更感人地阐释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产生的历史时刻——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节点,在这个节点里饱含着历史的深刻教训。

《春天的承诺》精心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戏剧结构,一实一虚两条线索时而并行、时而交叉,不仅编织出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风貌,更敏锐地解析了产生历史骤变的力量之源。

虚者,作者设置了主人公毛泽东与当时行将垮台的蒋介石的三次精神对峙,在国共正处在“调个位置”的历史关头,两人的肺腑之言尖锐对立。直至最后,蒋介石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并大声质问,一旦共产党人尝到权力的甜头,又会怎样。而毛泽东的回答,则是发出了春天般的承诺,那就是两个“务必”。嗣后至今的历史证明,那个春天的承诺重如高山。

实者,主人公毛泽东与西柏坡一家农民的命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无意中救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斗中英勇捐躯的烈士李铁的遗孤。此后,却发生了始料不及的戏剧性变化——英雄李铁没有牺牲,重伤治好以后,参加了土改。他虽然在战场上抵过了枪林弹雨,但没有经得住地主四姨太的糖衣炮弹,违反了党内纪律,即将被处决。这时,与毛泽东相识的李铁的母亲和妻子找上门来,但她们不是来求情,而是来赔罪。这位曾把三个儿子送上革命战场的英雄母亲的沉重话语,与始终回荡在西柏坡历史天空中的歌声交汇成了人民的心愿:“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也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的现实根基和历史意蕴。

这部话剧将毛泽东塑造成一位和蔼可亲的隔壁邻人、一位睿智深沉的长者、一位忠实的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一位高瞻远瞩的革命领袖,可敬又可亲。配上简洁而丰富的舞台呈现,一座山、一株杏花树、半张军事地图,多种运转角度,竟任凭大时代的风云在这个小山村的天空上聚合、变幻、飞扬、舒展,让观众管窥历史转折中的世间风采。

值得讨论的是,话剧尾声中李家婆媳最后长长的探监是否有些多余。这场戏确实引人泪下,但是不够节制,且容易分散全剧主旨。不过,从整体上看,《春天的承诺》对西柏坡1949年的春天做了很生动的阐释,经过不断的锤炼,或许可以与历史教材并存。

欧阳逸冰《人民日报》( 2016050314 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